從「死亡」之旅反思在世意義 無名老師的一堂課:不留遺憾

撰文:蔡靜心
出版:更新:

忌諱死亡,並不能令人逃過死亡。凡人如我及你,總會有那麼一天。有機構今日(10日)主辦活動,約130名參加者連同超過60名義工分三路經歷一個「禁忌之旅」,揭開死亡面紗:不因獵奇,只求生有意義,不留遺憾。

參觀「大體老師」計劃解剖室,機會難得。(蔡靜心攝)
活動為參加者展開一場世與死的教育。(蔡靜心攝)

在世者一步一步,走過與死亡息息相關的地點,上了一課生與死的課堂:先人長眠的墳場、每日拯救生命卻又無可奈何有人離開的醫院、出殯時送別親人的分別之地永別亭、無私貢獻醫療及科學的「大體老師」計劃解剖室、百餘年來寄放無數靈柩的東華義莊。

創辦人:勿因「怕死」留遺憾

「心繫心生命教育基金」今日(10日)主辨「死旅‧圖生」活動,參加者透過參觀一個個跟死亡有關的地點,探討生死。基金創辦人李昕表示,不少港人對死忌諱,但死亡是人生必經階段:「唔講唔係唔會死。」正因為不可避免,她更希望大家正面死亡:她曾經歷男友驟逝,因此更珍惜當時患病的母親,「所有嘢都做到加零一」,到了母親離開時,她心中已沒有遺憾。愛要及時,她希望大眾可以在家人朋友仍在時好好表達愛,不要因為「怕死」而留下遺憾。

基金創辦人李昕希望大眾可以在家人朋友仍在時好好表達愛,不要因為「怕死」而留下遺憾。(蔡靜心攝)

慎入!以下相片涉及人體標本及模型。

+2
港大醫學院解剖學副教授陳立基表示,自己亦是計劃的登記者,常反思生存意義。(蔡靜心攝)
參加者對解剖室擺放的標本並不懼怕,反而十分好奇。(蔡靜心攝)

大體老師:每年​數十無言老師

活動參觀的其中兩個地點,平日並不對外開放,其一是「大體老師」遺體捐贈計劃的解剖室。參加者對解剖室擺放的標本並不懼怕,反而十分好奇,有人說:「好難得,睇多兩眼。」而對遺體的處理存放等細節亦大感興趣,不時發問。在冷冰冰的解剖台邊上,想到捐贈者的無私,反而感受到一絲暖意。

解剖台上的「無言老師」,是醫學生接觸人體,了解死亡的首道大門。計劃項目統籌、港大醫學院解剖學副教授陳立基表示,十年前開展計劃時曾擔心「無人捐」,但現時的捐贈數字很高,有時候更因殮房空間不足而暫停接收遺體。兩年前一個調查顯示,受訪800多名普通市民中有8成知悉計劃,當中有一半人表示願意考慮捐贈遺體,比率較他想像中高。他又指,港大每年需要最少29具遺體進行教學,總需求則視乎該年度的醫學培訓計劃;在過往數年,每年約收到60至70具,甚至100具遺體。

生命不是無限,在完結前如何好好利用有限的時間呢?
港大醫學院解剖學副教授陳立基
陳立基希望參加者正視、認識死亡,反思生命。(蔡靜心攝)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陳立基坦言,自己亦是計劃的登記者:「我每日近距離接觸(大體老師),很多時我會想,我眼前的遺體,跟我自己的身體,有甚麼分別呢?其實在物質上是沒有大分別的,但生與死的分別卻很大……我真係唔知幾時會變做一具遺體,在這個時刻發生前,我(應該)如何利用自己的生命?」他希望藉著今次活動,讓市民正視、認識死亡,反思生命:「知道生命不是無限,在完結前如何好好利用有限的時間呢?」

現存的義莊建於1899年,是寄放靈柩之地。(蔡靜心攝)

東華義莊:靈柩中轉站

另一個只供團體登記參觀的,是歷史悠久的東華義莊。由大口環道大口環村的路牌往下走,參加者會到達本港僅存的義莊。義莊由1899年遷於上址,同時由東華三院接手管理,自此成為寄放無數靈柩之地。上個世紀初,它是海外華工「回家」的中轉站。

東華三院助理策劃主任(廟祀服務)梁中杰表示,希望市民透過活動,了解以前華人喪葬的困難。(蔡靜心攝)

當時有不少華人,於本港及海外工作,一旦他們離世,遺體會分別以陸路及水路運往義莊,而義莊則為他們安排運送回鄉,令貧苦大眾亦有機會回鄉安葬。東華三院助理策劃主任(廟祀服務)梁中杰表示,希望市民透過活動,了解以前華人喪葬的困難。

最長歷史棺木存放110年

時至今日,東華義莊每年仍然有約20至30具遺體存放,通常因揀吉日下葬或要運往外地,才於上址暫存。此外,義莊內仍有30至40具華工遺體長期存放,當中最久已存放110年:「(先人)棺木是後人交託給我們,即使後人至今或者已經不再出現,但我們若非迫於無奈,後人以棺木加遺體的狀態交給我們託管,我們就要保護在這個狀態。」雖然存放多年,但遺體並不作防腐處理,而是以「打銃」方式,用銅油溝石灰密封棺木,新入莊的棺木則會以玻璃膠密封。

義莊竭力保存先人遺體,絕非無用之功。去年有女子查證到去世已70年的爺爺遺體存放在義莊,雖然一家人早已移民海外,但孫女特意回港,安排運走爺爺遺體,以完成嫲嫲與丈夫合葬的心願。

陳小姐跟六旬的媽媽參加活動,參觀「大體老師」遺體捐贈計劃的解剖室。(蔡靜心攝)

感悟:人總有日會死

陳小姐與六旬的媽媽參加活動,皆因爸爸早前突然離世,使她對生死有更多感悟。媽媽陳太亦指,自己曾在老人院工作,以為已經習慣生生死死,但原來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感覺截然不同:「我覺得好驚。」本來她不想來,但亦因此想多了解死亡、想來看看。「人總有日會死」,她說,或許已想開了一些。

李先生偕朋友參加活動,於尾聲時的攤位勇敢地往環保棺材上一躺,成為活動中惟一一名試瞓的參加者。他說「瞓落去無乜嘢,軟淋淋」,更笑稱瞓得慣:「屋企張床都唔大!」他指自己有信仰,加上環保棺材跟傳統中式棺木並不相似,因此並無禁忌,亦不感恐懼。他又指,活動令他感受到中國人對殯葬的重視,不過他就反思有無如此需要:「因為我認為生存的事比起死亡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