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校社工有助處理幼兒情緒及行為問題 明愛促明年全面開展服務

撰文:賴雯心
出版:更新:

新手父母面對幼兒情緒及行為問題,除了可向學校老師求助,原來駐校社工輔導更可改善幼兒與父母關係,獲得更全面支援。
香港明愛社會工作服務今日(14日)發佈有關駐校社工處理幼兒在校問題的成效調查,發現九成受訪者認為,駐校社工可協助處理新手父母普遍遇到的問題,如幼兒情緒問題、學習問題、家人關係及特殊學習需要問題,反映駐校社工是支援家長的重要渠道。

有調查發現,九成受訪者認為駐校社工可協助處理新手父母普遍遇到的問題,如幼兒情緒問題、學習問題、家人關係及特殊學習需要問題。(賴雯心攝)

明愛教育研究小組在18年1月至3月期間收回1,017份問卷。調查探討幼稚園駐校社工服務模式、經驗及成效。結果顯示,逾半新手父母普遍面對家庭經濟問題及家人關係問題,約七成半子女則面對情緒、學習、行為及特殊學習需要問題。報告指出,家長求助對象主要是學校老師及駐校社工。

明愛油塘幼兒學校主任林慧舒指,駐校社工能與老師跨專業合作,能支援教師辨識和處理高危個案,如懷疑虐兒、家庭暴力等。她又指,幼兒熟悉校園環境,不需重新適應,社工能透過遊戲形式輔導孩子情緒,及早支援及處理潛藏家庭問題。

社工能輔導孩子情緒亦能助家長與學校溝通

她認為,社工亦是家長與學校溝通渠道,當家長面對孩子管教問題,向社工求助可助檢視管教方式,並從而分析子女性格特徵,助孩子調整學習模式。明愛家庭服務總主任林綺雲指,家長可透過社工得知如何獲得支援或轉介服務,如可如何管教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幼兒。她指,社工亦可提供夫妻相處建議,助父母明白夫妻關係對幼兒成長有莫大影響,從而增加彼此溝通,加強親子關係。

因社工介入探討女兒心情 父母調整管教方式 改善親子關係

曾使用服務的徐氏夫婦表示,駐校社工改善父女關係及解決其行為問題。女兒於接觸服務前有情緒及行為問題,時常無故大發脾氣,令夫婦非常頭痛。徐太太指,經社工介入,明白女兒是想要他人關注,自此調整管教方式,問題迎刃而解。徐先生則指,接觸社工前與女兒關係惡劣,女兒曾表示「唔鍾意爸爸」。社工透過遊戲方式介入,發現玩玩具屋時,家庭裡並無父親角色,才驚覺是與自己常直接指責女兒有關。他指,現時社工提供輔導及特別親子時間,改變了親子關係。

他又指,社工的建議有助女兒適應校園生活。他採用社工「女兒從床上直接抱上的士」的建議,讓女兒明白必須上學。女兒現已適應,亦享受校園生活。明愛幼兒學校社工駱融融指,之前曾接觸一個案,一年輕單親媽媽的兒子輝仔甚少上學,經社工介入後發現其行為問題與母親管教方式有關,社工及時提供支援,現其母努力學習,為孩子健康成長努力。

香港明愛青少年社區服務總主任黎永開指,樂見政府積極回應保護兒童迫切性。他指,雖政府現計劃透過獎券基金撥款推出幼稚園社工服務先導計劃,然而,政府建議分三期進行,令有幼稚園需等待兩至三學年才有駐校社工服務。他認為,本港社福制度成熟,政府應縮短先導計劃試驗期,在2019/20學年已可讓所有幼稚園享有駐校社工服務。

他又指,政府初步建議一名社工服務六百名學生會令社工駐校時間不足,影響服務質素。他建議政府重視社工與學校緊密關係,以兩校一社工為服務標準,保證每校獲每週駐校最少兩日服務。他認為,長遠而言,應為全日服務幼稚園提供一校一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