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青年」精神健康大使頒獎  籲減少歧視精神病患者

撰文:李奕鳴
出版:更新:

「米青年」精神健康大使計劃今(14日)舉行頒獎禮暨第三屆計劃起動禮。主禮嘉賓食物及環境衞生局副局長徐德義表示,建立對精神病患者友善的社區不能單靠政府,要與非政府團體成為「夥伴」,減少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歧視。

「米青年」精神健康大使計劃今(14日)舉行頒獎禮暨第三屆計劃起動禮。(李奕鳴攝)

「米青年健康大使計劃」由香港精神科學院主辦,目的是向中學生分享精神健康及健康疾病的知識,並提供與復原人士接觸的機會,減低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歧視及偏見。徐德義指出,計劃提供與精神病復原人士近距離的機會,讓學生了解精神病患者的需要,減少對他們的恐懼、誤解及歧視。

曾加學生:起初以為精神病康復者會做怪事

在計劃中取得三星成績的其中一組參加者、中五學生譚芷恩稱,一開始對精神病康復者有偏見,認為他們會做一些奇怪的事及難以相處。但是在參與義工服務之後,和他們多了接觸和溝通就對他們改觀,例如和他們一起到西貢行山、做蛋糕及到赤柱遊覽等。她指,後來「已經忘記了一開始對精神康復者的偏見」。

同組的梁可宜則指,初時對精神病康復者沒有實質理解,所知道的社會主流訊息是要疏離他們。她指在活動期間會和精神病康復者一起做手工藝,慢慢相處後會像朋友一樣聊天,例如精神病康復者會向她分享大學生的資訊,她認識到,「原來我們也是差不多」。

另一位組員黃曦桐表示,在活動期間其中一件最難忘的事是,有一位精神病康復者畫了一幅他最害怕的事的畫,畫中是他自己一個人,而其他人避開他。她指,當時其他人所畫的害怕的事都是蛇蟲鼠蟻,而他害怕其他人不接受他,這令她更了解精神病康復者。

譚芷恩(右)及黃曦桐(中)皆認為要改變社會對精神病康復者的歧視,親自接觸比教育更好。(李奕鳴攝)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長陳友凱表示,病人面對歧視問題,因而認識到只治療精神病人並不足夠,更需要肩負社會責任,推動減少社會上對精神病患者的標籤與歧視。

徐德義為在計劃中取得三星的中學生頒獎。(李奕鳴攝)

徐德義:將普查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

徐德義表示,改變市民對精神病患者及康復者的看法需要長期做功夫,又指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會推出一些反歧視的活動,令市民認識更多精神健康的資訊。他又表示,委員會亦會根據之前提出的精神健康檢討報告,對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做大型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