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宗鼠傳人戊型肝炎 男患者寓所近垃圾槽 黃大仙老鼠有肝炎病毒

撰文:陳倩婷 陳芷昕
出版:更新:

香港大學醫學院今日(28日)公布一項最新研究結果,研究團隊發現一名56歲肝移植男病人的臨床樣本中,含有大鼠戊型肝炎病毒(大鼠HEV),首次證明戊型肝炎可經老鼠傳染給人類,病人的肝功能經治療後已回復正常。
患者住在黃大仙區,研究團隊指,患者住於低層,住所附近的垃圾槽中發現老鼠糞便,周圍有鼠類出沒,雖搜集得來的鼠糞樣本無發現大鼠HEV,不過該區的大鼠樣本檢測到大鼠HEV,證明病毒於本港鼠類流行。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圖左)及臨床助理教授Siddharth Sridh(圖右)(張浩維攝)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將聯絡瑪麗醫院了解個案詳情。本港在2016、2017年分別錄得96宗、64宗戊型肝炎個案;今年截至9月27日有34宗個案。

患者糞便、血液及肝臟組織含病毒

負責今次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臨床助理教授Siddharth Sridh(薜達),向傳媒發表研究結果。

團隊於調查戊型肝炎病毒對免疫力受抑制的肝移植病人影響期間,發現該名56歲男肝移植病人的肝功能持續異常,其糞便、血液及肝臟組織均檢測出大鼠HEV。

患者家居外環境(陳倩婷攝)

病人肝功能已回復正常

病人於去年5月接受肝移植手術,同年7月發病,至9月確診,並獲處方藥物利巴韋林治療。袁國勇表示,由於今次首宗發現人類染上大鼠戊型肝炎,幸好病人對利巴韋林有反應,服藥後肝酵素及體內的戊肝病毒數量持續下降,去年已出院,至今年3月體內病毒已全然不見,肝功能現時已恢復正常。

袁國勇指,病人確診後,團隊曾經檢驗捐肝者及移植手術所用的血液樣本,排除了由器官捐贈感染肝炎的途徑。袁續指由於病人被驗出有戊肝抗體,但其體內病毒常見人類會感染的戊型肝炎病毒相差很大,最終發現病人體內病毒與大鼠HEV病毒相似,有理由相信是經大鼠傳播戊型肝炎。

薜達則表示,港大為今次個案研發了新的測試,專門檢測大鼠戊型肝炎,測試最快4至5小時內可得出結果,目前全港僅瑪麗醫院提供此測試。

黃大仙區老鼠樣本 被驗出含大鼠戊肝病毒

研究團隊亦有到過患者居所附近視察,發現其住所很近該樓層的垃圾槽,衞生環境不佳,屋外有水渠位讓老鼠易於匿藏,地上亦有老鼠糞便,袁國勇指患者住在較低層,又引述患者表示未曾在屋內見到老鼠。他強調難確切肯定患者如何染大鼠HEV,但推測有三個可能性,第一是進食受鼠糞污染的食物、第二是老鼠走過患者的枕頭令鼠糞沾染患者、第三是直接被老鼠噬咬。

流行病學調查雖未發現患者住所附近的鼠糞樣本含大鼠HEV,惟該區有大鼠樣本檢測到大鼠HEV,證明該病於本港鼠類流行。

薜達透露,上述樣本來自港大與食環署合作的計劃,於2012年至2017年收集了各區老鼠樣本並冷藏,今次事發後,研究團隊取出患者居住的黃大仙區搜集的27個大鼠樣本,發現其中一個樣本含大鼠HEV。

據食環署的鼠患指數顯示,黃大仙區今年上半年的指數為1%,袁國勇認為指數不算高,但不清楚指數對反映該區實際鼠患的效用。

團隊形容研究有重要意義,突顯了新型人畜共患的感染性疾病,對免疫力較低人士的影響。

香港大學醫學院今日(28日)公布首宗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病毒(HEV)個案。(陳倩婷攝)

袁國勇:「老鼠仲大過隻貓!」

世界衞生組織的網站上指,戊型肝炎感染通常具有自限性,病人在感染2至6周內會自然痊癒。但袁國勇強調是次案例是動物傳人,提醒市民要小心,切勿輕視。他又表示是次情況有可能是過往曾出現戊型肝炎誤診,有機會發現更多案例,但亦有可能只是獨立事件,強調要檢查清楚,不能掉以輕心。他以1997年爆發H5N1為例,指最初僅有一個小朋友死於H5N1,當時很多專家指很小事,但後來爆發感染,18人因而死亡。他指香港整體環境衞生感覺上變差,又有人亂拋垃圾,更表示鼠患普遍:「沙士(2003年疫症)過咗嗰陣條街好乾淨,因為個個都好驚,後巷好乾淨;但而家後巷污糟到不得了,有好多垃圾,你見到啲老鼠真係大過隻貓。」

袁國勇提醒市民不要恐慌,但亦不能當沒有事發生,市民必須保持家居衞生,不要亂拋垃圾,垃圾亦應蓋好。他又指應該加強鼠患監測,未來會和食環商量加強戊型肝炎監測。他又表示已和醫院管理局商討,若有市民出現戊型肝炎,但未能查出原因,可送到醫學院測試。

本港出現全港首宗鼠傳人戊型肝炎(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食環署首八個月接獲148宗黃大仙區鼠患投訴

食環署回覆表示,就有關個案,食環署人員已向彩雲(一)邨屋邨辦事處提供防治鼠患建議,包括在有需時放置毒餌、捕鼠器及毀滅鼠洞等。

署方指出,為監察鼠患情況,自2000年起每年在全港進行鼠患參考指數調查,在選定範圍放置鼠餌,統計鼠餌被老鼠咬囓的百分比,作為鼠患參考指數。食環署在黃大仙區共放置約一百個鼠餌作監測,當中包括彩雲邨。署方指,上年及今年截至8月底,分別接獲263宗及148宗有關黃大仙區鼠患的投訴。

此外,食環署每年分兩期舉辦全港性滅鼠運動,聯同各有關政府部門,針對性地加強鼠患地點的防鼠及滅鼠工作,今年會繼續在兩期全港性滅鼠運動之後,進行各自為期兩個月的目標小區滅鼠行動,而第二期目標小區滅鼠行動將於10月8日至12月7日進行。

下周三辦清潔行動路展

房屋署發言人表示彩雲(一)及(二)邨之辦事處過去幾個月,並沒有收到居民有關屋內發現鼠蹤的投訴。然而,在得悉港大研究發現之後,即日下午已到邨進行聯合清潔工作,並督促清潔承辦商加強屋邨清潔工作,定期清洗公用地方及設施;並已在適當位置加裝鼠擋,防止老鼠進入屋內。署方稱,彩雲(一)及(二)邨地下及各座樓層垃圾房均上鎖,只供清潔工人使用,居民不可擅自進入。

發言人稱,食環署及民政處將於10月3日(下周三)在彩雲(一)邨舉辦清潔行動路展。同日,食環署會安排人員提供有關防治鼠患工作的技術指導,以加強防治鼠患的成效;同時,屋邨辦事處已經提醒附近街市的業權人加強其街市、店舖及垃圾收集站的清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