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醫護不吃不喝20小時減感染風險 只為接滯湖北港人

撰文:陳倩婷
出版:更新:

身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核心-武漢,封城42日,當地港人終於3月初盼來政府的包機,這日受訪的四名醫護,正是隨接滯留人士返港的一員。外人或早已將武漢港人標籤為高風險,但對每日在醫院穿梭的他們而言,上機的風險與平日工作面對的風險相距不遠。
「入得team就預咗要出team」,受訪護士所言的「Team」是指醫院管理局境外緊急行動醫療隊,對眾人而言,當前的任務是要順利接回港人,不過有醫生坦言未料到對體力充滿挑戰,他們由出發往武漢的一刻停止飲食,不吃不喝逾20小時,為的是避免卸下保護衣物,憂增加感染風險之餘,亦為免浪費裝備。對下周二(24日)再有包機往武漢接人,他們對下班機醫護的提示如下:「去武漢嗰程,離開機艙前要食飽啲」。

▼3月4日港府首兩班包機 武漢現場圖片▼

+21
瑪麗醫院顧問護師(創傷服務)黃熙締認為,武漢之行汲取了接載日本鑽石公主號港人的經驗,事前準備功夫做得更足。(歐嘉樂攝)

醫管局境外緊急行動醫療隊每年均會招募合資格的醫護入隊,一般是有急症科經驗的醫護,按編更「出隊」應付海外突發事故,之前已有出隊經驗的瑪麗醫院顧問護師(創傷服務)黃熙締分別參與了2月18日接日本鑽石公主號港人包機,以及3月4日接武漢港人回港的任務,隨時候命應付機上的醫療需求。

「只要香港人有需要香港嘅護士,我做護士,我okay」

她指,到包機支援面對的感染風險與平日在急症室工作類同,又坦言入隊時不會預知到今年會有疫情爆發,但早在加入境外醫療隊時「預咗要出team」,沒有多餘的掙扎,「只要香港人有需要香港嘅護士,我自己做護士,我okay」。日本與武漢的包機,不同之處在於日本那次無前車可鑑,醫護不清楚當地港人的病歷,事前準備醫療物資靠醫護之間的商討,而武漢一程則汲取了經驗,事前已大略得悉滯留人士的病歷,可準備或派得上用場的藥物。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急症室顧問醫生蕭粵中稱,以往行動較需要處理創傷,今次行動則需做好防止感染措施。(歐嘉樂攝)

同樣有「出隊」經驗的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急症室顧問醫生蕭粵中認為,過往到外地主要因當地有突發的意外如交通事故,需處理的較多是創傷,且傷者人數較少,約數人至十多人,醫療隊到場需負責協調的工作。但今次接港人回來人數以百計,加上當中或有人帶傳染病風險,需做更多個人防護的準備,亦要先了解所照顧的市民的醫療需求。

對於武漢之行,他認為「無乜特別驚」,平日在急症室亦需處理不同病人,家人本身是醫護,亦相當支持其決定。

廣華醫院婦產科副顧問醫生劉展豪表示,到武漢支援期間需不吃不喝逾20小時,但仍對自己為抗疫出力有滿足感。(歐嘉樂攝)

有孕婦懷胎將近足月 需做緊急分娩準備  

首四班包機接載了469人回港,當中14人是孕婦,這正是廣華醫院婦產科副顧問醫生劉展豪加入醫療隊的原因。劉展豪直言,婦產科並非境外醫療隊常規成員,亦不算對抗疫症的最前線,但參與行動為他帶來滿足感,有感自己在醫護抗疫出了一分力。他笑言回港後,同事自製了一張「展豪同志歡迎歸來」的橫額,倍感部門同事對其決定的支持。

14名孕婦當中有早孕期有晚孕期,最接近臨盆的一人已懷孕36周,劉展豪透露,最令人擔憂的是她們在當地因怕被感染,均無到醫院接受定期產前檢查,這對孕婦而言已屬高風險,因此出發前需做更多準備,例如應付萬一有人需在機上分娩的裝備,倘生產過程有併發症如產後大量出血,亦備有產科的止血用藥物。所幸的是全部孕婦均無大礙,平安抵港。

為減感染風險不吃不喝 不脫口罩保護衣

武漢到香港,一個半小時的機程看似不長,但添了防感染風險的一環,令每個細節需處理得更謹慎。蕭粵中表示,今次任務雖然是「早機去晚機返」,但對體力而言是一大挑戰,絕非「遊機河」。首兩隊醫療隊於當日的清晨4點需起床,準備出發往武漢,至早上10時抵武漢後開始工作,第二班包機至當晚8時許才起飛,抵港後完成所有工作已是翌日凌晨1時。

劉展豪分享稱,自己從清晨4時起不吃不喝至翌晨的2時半,終於有公仔麵下肚,只為減低出隊期間的感染風險:「每次食嘢、飲水都要除口罩,每次放嘢入口都係一個風險」。而若因喝水太多需如廁,更需更換保護衣,增風險之餘亦會浪費物資。

下周料再有醫護隨包機往武漢接港人,眾人笑言,「去武漢嗰程機乾淨,離開機艙前要食飽啲」。

落機前無人爭先恐後 近年最大規模境外支援

瑪麗醫院急症室顧問醫生蔡振興透露自己首次參與境外支援,記得客機於晚上著陸的一刻,全機港人開心及感恩之餘,亦全部守秩序,無爭先恐後下機,有乘客離開機艙簡單一句「唔該晒」、「多謝你哋」最教他記住,「尤其係咁辛苦嘅時候,有人講多謝係好窩心」。

醫院管理局重大事故控制中心統籌主任龔澤民稱,境外醫療隊每年會在七個聯網分別招募2名醫生及2名護士,輪流編更應付突發的事情,包括急症專科醫生、護士及臨床心理學家等,過去15年間曾出動約7次,包括南亞海嘯、四川大地震、菲律賓人質事件等,但今次的包機撤離境外港人是最大規模、需最多醫護前往的一次,他形容之前的行動順利,未來將繼續派醫護隨團助接滯鄂港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