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轟院舍人均面積僅增至9.5平方米不足 社署:須考慮各方意見

撰文:黃詠榆
出版:更新:

立法會長期護理政策聯合小組委員會今日(23日)召開會議,討論修訂《安老院條例》、《殘疾人士院舍條例》。席上多個團體關注院舍人均面積問題,不滿僅建議增至9.5平方米,直言在近月見到因空間不足,致容易爆發疫情的危機,認為應調高院舍人均面積至16平方米。
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牌照及規管)黃燕儀回應指,上述旳人均面積指引是檢討小組在平衡各因素後定出。勞工及福利局副秘書長(福利)黃宗殷又強調,明白公眾對人均面積有不同意見,惟需考慮可行性、對現有住戶影響等,「唔想導致減少宿位太多,對現時住的老人家影響不可預期。」局方沒回應會否進行18區公眾諮詢,僅稱下周將舉行第4場諮詢會,歡迎持份者出席。

嚴重弱智人士家長協會主席黎沛薇指,不少病患如自閉、過度活躍症需長期住院,狹窄環境對患者狀況不好。(資料圖片)

團體斥「人命不及一架車」

多個關注院舍權益的組織於席上發表意見,安老服務倡導聯盟發言人鄺永泰指,工作小組檢討後只是將人均面積提升至9.5平方米,怒斥有錢人車位亦有12平方米,「人命竟然唔及一架車。」他認為,夜更人手編制方面,只是由1比60變1比40,形容「只是爬了一小步」,完全漠視長者訴求。他建議,人手比例應大幅增加,而不是「小修小補」,其後亦應定期檢視政策,並在18區進行廣泛諮詢。

空間狹窄 疫情下難保持社交距離

嚴重弱智人士家長協會主席黎沛薇亦批評政府欠長遠規劃,她引述最新數據指有嚴重弱智人士宿舍輪候時間達十多年。她指,院友「一住是要住幾十年」,礙於身體障礙,不能常常外出,但不少病症如自閉、過度活躍,生活於狹窄環境對患者狀況不好。

亦有團體、社福機構代表直言,在疫情下發現空間不足,如沒有獨立房間進行隔離、院友間無法有足夠1.5米的社交距離,認為人均面積應達到16平方米。另外,亦有團體促請將藥劑師、配藥員納入人手編制。
 

小組早前建議將中度及低度照顧院舍、高度照顧院舍,人均面積分別增加至8平方米及9.5平方米。(資料圖片)

社福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亦批評,在高度照顧院舍方面,現時最低人手要求是1比20,質疑一名護理員照顧20正常人已很難,何況是高度照顧需要的院友,形容如「無可能任務」。

人均面積需考慮現時住客需要

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牌照及規管)黃燕儀回應指,根據小組早前提交的建議,提到在八年寬限期間,將中度及低度照顧院舍、高度照顧院舍,人均面積分別增加至8平方米及9.5平方米。她強調,小組當時考慮到數大原則,包括住客需要、社區承受能力。勞工及福利局副秘書長(福利)黃宗殷亦指,現行是按可行性擬定,「唔想導致減少宿位太大,對現時住的老人家影響不可預期。」針對人手方面,他指已將相關人手比例延長,由8小時增加至10小時,局方亦採取多項政策吸納「新血」入行。

檢討小組成員張超雄亦追問修例時間表。(資料圖片)

已開始法例草擬工作 下年度交立法會

長期護理政策聯合小組委員會主席、檢討小組成員張超雄亦追問,到底會否有大型公眾諮詢,立例方面又會否有明確時間表。黃宗殷回覆指,工作小組當中有14項建議需修例,現時已開始法例草擬工作,期望下年度提交立法會。至於會否進行18區諮詢,他則指小組中已有不同持份者,社署下周亦將舉行第四場交流會,歡迎持份者可到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