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奇則」多 5成住戶無位放傢電 調查揭15%人因而棄資助

撰文:歐陽德浩
出版:更新:

本港劏房處處,住戶住得辛苦,亦為社會安全及衞生帶來隱患。香港社會組織協會今日(29日)發表不適切居所居住質素研究報告,結果顯示,劏房出現老鼠蚊蟲、廚房設在客廳或睡房、受噪音滋擾等安全及衞生問題困擾比率全達6成。
另外,關愛基金雖於去年6月推出為期兩年的「為低收入劏房住戶改善家居援助計劃」,但今次調查顯示,因劏房空間細又窄,部分租戶甚至因尺寸不合而需退還援助計劃中取得電器,怕「得物無位用」下,一成半受訪者索性不參加計劃。社協強調,問題歸根究底因公屋輪候時間過長,呼籲政府真正落實三年上樓目標。

申請公屋受訪者中6成人輪候超過3年

社協今日發表不適切居所居住質素研究報告,當中七成受訪者居於深水埗區,其次為油尖旺及荃葵區域,家庭人數中位數為3人。逾九成受訪者居於劏房,其次為天台屋、板間房等,在約八成已申請公屋受訪者中,近六成輪候了超過3年。

劏房衞生問題一直受大眾關注,最多受訪者家中出現的問題是有老鼠、蚊蟲從天井、喉管或窗戶入屋,佔約六成;其次為廚房設在客廳或睡房,容易發生危險或產生高溫,佔約五成。此外,亦有六成受訪者表示牆身太薄,經常受噪音滋擾。

沒空間放「傢電」得物無位用 放棄參加政府資助計劃

關愛基金去年6月推出「為低收入劏房住戶改善家居援助計劃」,為期兩年,透過津貼讓居住於劏房的低收入住戶,得以改善家居,包括購買傢俬及家用物品、滅蟲滅蝨等,以改善其居住環境。

不過,社協指,劏房「奇則」盡出,可用空間極少,調查發現分別逾五成受訪者均表示,由於室內空間太細,難以放置合適物品,以及援助計劃規定的傢電價錢限額太低,難以找到合適物品;更有一成半受訪者,因居住空間過細,沒空間放置傢俬及電器,而放棄參加政府資助計劃。亦有部分租戶參加計劃,卻因尺寸不合而需退還電器,形容為「得物無位用」。

+5

社協籲切實落實三年上樓目標

社協建議,關愛基金可將該計劃恆常化,並容許申請人直接於供應商購物,並將購買傢具電器、工程、服務三項資助獨立分拆,另外投放資源增加資助。社協又指,劏房問題累積已久,要徹底解決基層面對的住屋困境,歸根究底為提供公屋,並盡快縮短輪候時間,真正實現「三年上樓目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