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城大宿生近距離觀察中華白海豚 海洋考察提高生態保育意識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全球深切關注海洋環境保護的議題,嘗試尋找可持續發展的對策。不過紙上談兵的課本知識,難以引起學生共鳴。為提高學生對生態保育的認識,香港城市大學學生宿舍處聯同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的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舉辦了一個結合傳統文化、自然生態與科研元素的海洋考察團――「豚聚一刻」。活動不只為本地與海外宿生提供了一個文化交流平台,更重要的是通過與中華白海豚的近距離接觸,將海洋保育的重要性植根於宿生心中。

結合傳統文化、自然生態與科研元素 多角度了解香港

「豚聚一刻」獲田家炳基金會贊助,活動並非一般的海上觀光團,三團共六十名宿生加入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的考察團,透過監測香港水域中鯨豚的生理狀態和行為,評估其健康情況,為研究組調查海洋動物潛在威脅時提供進一步的數據。宿生又到訪大澳漁村裡的廟宇,了解當地的傳統文化,並透過珍藏的海洋動物標本,拆解牠們在大灣區的擱淺歷史和原因。有份參與今次活動的城大副校長(學生事務)陳漢夫教授及活動策劃人學生宿舍處處長林健博士不約而同地表示,活動給予宿生一個了解香港的另類機會。「透過這次親身體驗,同學可更了解中華白海豚的棲息環境,從而希望他們反思如何於日常生活中參與保育,明白到人類不單要顧及海豚的生活環境,更要保護大自然。」

城大副校長(學生事務)陳漢夫教授與學生參與研究活動,了解及「近距離」觀察中華白海豚。圖中陳教授 (左) 正與葛博士探討香港海洋保育工作。

難忘經歷體驗本地獨有美態 喚起對大自然的保育意識

中華白海豚雖是香港的「原居民」,但要目睹牠們躍出海面並不容易。本地生嚴同學(Lucas)更是首次親眼目睹中華白海豚,牠們於船邊漫游和躍身的情境更令他畢生難忘,並坦言能夠與非本地生一同觀察中華白海豚及認識牠們現時所面對的威脅,又能了解大澳文化歷史,正正給予他一個踏出舒適圈的機會。「儘管大家的語言文化未必相同,但原來彼此都有共同興趣,甚或一致的人生目標。」Lucas更約定志趣相投的新朋友結伴行山,再次探索香港的自然之美。

本地生嚴同學(Lucas)(前一)透過參與是次活動了解到更多中華白海豚的知識,亦喚起他對大自然保育的意識。

另一位來自澳洲的交流生Gome Madeleine亦表示,參與活動前特別期待看見中華白海豚的身影,結果當日見到接近20條海豚,形容此行大為滿足。「香港的海洋是如此美麗,每當我看見海豚時,都無法抑制興奮的心情。但得知海豚正面對各種威脅,例如牠們有機會被船隻的螺旋槳擊中而受傷,令我感到痛心。」Madeleine認為在推行環保上,香港較澳洲落後,尤其是較多使用即棄塑膠但缺乏回收意識,但聽聞不少本地團體正積極宣揚環境保育的訊息,期望大家一起身體力行,為環保出力。

來自澳洲的交流生Madeleine表示,「豚聚一刻」是她在香港印象最深刻活動,不但讓她第一次接觸中華白海豚,還認識到香港海洋生態、大澳漁村及廟宇歷史。她把活動相片分享到社交網絡,朋友們紛紛留言表示「Jealous 嫉妒」。

保育工作促進社區健康 實現「海洋健康一體化」目標

宿生們滿載而歸,擔任領隊工作的傳染病及公共衞生學系助理教授兼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首席研究員葛展榮博士及其團隊實在功不可沒。出海考察前,宿生需先了解鯨豚的健康背景,再到海上監測為研究組收集數據,剖析鯨豚的身體狀況和生存危機。這些資料有助評估鯨豚的健康程度,並可用以建立一站式的資料庫,記錄海洋動物概況等重要資訊,以協助制定本地鯨豚保育的長遠策略,為整個海洋生態確立保育措施與政策的生態系統指標,從而達至「海洋健康一體化」的目標。

葛展榮博士和他的團隊在研究活動開始前先簡介香港海洋生態、中華白海豚的知識、團隊研究及海洋保育工作。

「人類、海洋動物與海洋環境息息相關,物種彼此之間互相依存、互為影響,形成了龐大的食物網和生態系統。當海洋動物健康受到威脅,而人類亦共用這片水域,便代表我們亦面對着同樣的健康問題,所以保育海洋環境亦等於保育人類。從宏觀的角度,保育工作甚至可以為下一代營造有利連結社會的環境,建立長幼共融的環境,提升市民大眾的身心健康,促進社區健康。」葛博士將參與宿生比喻為種子,期望培育更多不同國籍與背景的人才,宣揚保育和物種共存的訊息。不過他坦言,要實現「海洋健康一體化」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長期健康追蹤研究和打造資料庫亦需資金支持,期望社會各界能攜手參與。

(資料與相片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