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6%受訪市民支持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同步推 憂爆財政危機

撰文:洪芷菁
出版:更新:

政府近日多次強調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需同時推行,綠色和平今日(19日)發佈《明日大嶼民意調查2023》,發現僅6%受訪者認同此做法,有55%人擔心同時推行兩個大型發展項目會分薄資源,互相拖垮。

調查亦顯示98%人稱沒有參與政府就明日大嶼展開的公眾諮詢,另外有73%人指明日大嶼發展完成後也不會搬遷去住,而最多人(66%)支持優先善用北部都會區,尤其棕地。

發展局晚上在Facebook專頁撰文,重申現屆政府決心全力同時推展北部都會區和交椅洲人工島兩個重大發展項目,以滿足香港中長期用地需求,並創造土地儲備,增強香港發展動能。

+1

綠色和平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於3月27日至30日(即公眾諮詢尾段的4天),以隨機抽樣方式,電話訪問1,018名18歲以上香港居民,瞭解市民在政府就明日大嶼展開公眾諮詢的參與度,對明日大嶼發展的信心程度與憂慮,以及對明日大嶼宜居的看法。

公眾諮詢沒有「公眾」 力度開放度不足

調查顯示,公眾在政府明日大嶼的公眾諮詢中幾乎缺席,有98%人稱沒有參與諮詢,最普遍原因為「不知道有諮詢」(28%),其次為「不知道如何參與」(23%)。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陳可淳批評,政府沒公佈公眾諮詢開展,接觸公眾途徑只是設展覽或網站;而在政府舉行的33次明日大嶼簡介會議中,參與者近乎全屬專業學會,公民團體只得一次,而公眾參與甚至爲零。

除了諮詢力度不足,她亦指當局欠開放態度,舉例指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稱明日大嶼應討論如何做好,是有預設立場令公眾諮詢偏向集中討論計畫的技術細節,是「自設障礙」地收集民意。

過半人對明日大嶼沒信心 擔憂財務危機

調查亦顯示過半受訪者對明日大嶼願景沒信心,如逾半市民沒有信心人工島能達成政府所說的願景,包括「成為第三個核心商業區」(55%)及「每年為香港帶來約2,000億元經濟效益」(54%)。

不少受訪者在調查中表示對明日大嶼憂慮重重,當中最多人擔心明日大嶼將出現財務危機,掏空庫房或令香港負債(53%),亦有逾四成人憂慮工程嚴重延誤(45%)、規劃走樣(41%),及破壞環境(40%)。

七成人指不會搬進明日大嶼

調查最後亦詢問受訪者對明日大嶼宜居的看法,有73%人表示不會搬進明日大嶼人工島,當中選擇「一定不會」更有58%。而最主要原因為「唔想搬屋/無需要搬屋」(37%)、「擔心交通不方便」(23%)、「地區偏遠」(16%)。

憂同步推北都、明日大嶼會全落空

是次調查中,大部分受訪者(66%)認為政府應該優先善用北部都會區,尤其棕地,才能更有效達到宜居宜業願景。而對於北部都會區與明日大嶼計畫同時推行,僅有6%人支持,另外55%人則認為會導致全部計畫落空。

調查結果與往年調查一致 反對民意持續且明顯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分析是次調查,剔除「一半半」之類模棱兩可的答案後,市民對明日大嶼看法負面與正面的比例接近2:1,可見反對的民意非常清晰。他亦指出是次調查結果與往年多份相關民調的結果一致,可見明日大嶼經多年反覆討論。市民在消化各方資訊後持續甚至更明顯地反對人工島填海計劃

促請優先發展棕地

綠色和平促請政府應優先發展棕地,由於政府至今僅物色47公頃棕地建公共房屋,逾千公頃仍未有任何規劃,故應整體規劃棕地,包括重置本地工業、修復被破壞的生態敏感地區以及儘快善用433公頃快熟棕地,以助加快建屋。

發展局:發展棕地並非無代價

發展局表示,北部都會區與交椅洲人工島這兩大發展引擎,預計分別提供3,000公頃及1,000公頃土地;其中北部都會區約1,300公頃及交椅洲人工島約300公頃土地,已納入未來十年全港3,280公頃可供發展土地預測,必須同時發展才能扭轉過去土地緊絀的情況,從而為香港發展擴容增量,提供土地以照顧居住、經濟發展和社會設施的需要,提升香港的競爭力,為了香港的未來,不存在只擇其一。

新界共約1,600公頃棕地,局方指政府已計劃把六成(1,000公頃)陸續發展作高密度房屋及其他用途;但是這些棕地上現存不同的作業,涉及物流、回收及鄉郊工業等,發展棕地便需要把這些業務遷離。相關棕地經營者有強烈訴求,坊間亦有不少聲音,要求政府支援及重置這些對香港經濟作出積極貢獻的業務,強調發展棕地並非沒有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