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暴動】中國密檔揭沙頭角槍戰從未曝光細節 民兵放火被擊斃

撰文:勞顯亮
出版:更新:

今年是導致800多人死傷的六七暴動50周年,其中1967年7月8日的沙頭角槍戰,更是中港邊境百年來的第一槍。當日5名香港警察和1個內地人死亡,若槍戰持續,香港歷史或許從此不一樣。
香港警務處網站,曾指當日有「『共產黨民兵』從中國邊境開火」,但之後淡化成「內地槍手」、「槍手的真正身份眾說紛紜」。究竟是平民還是民兵?
記者在廣東省檔案館發現一份從未曝光的廣東省軍管會解密檔案,證實當日內地民兵張天生準備用汽油彈焚燒香港警崗,點火前被香港警察擊斃。
一直有研究六七暴動的學者葉健民指,這些從未曝光的資料證實了行動被中國政府認可。紀錄片導演羅恩惠亦指,查閱過多份解密檔案,亦未見過有關細節。

1967年7月8日,沙頭角爆發槍戰,5名香港警察和1名內地民兵死亡,英軍和啹喀兵當日下午到場支援。圖為槍戰翌日,啹喀兵在中港邊界荷槍實彈戒備,英界內有沙包和鐵絲網,華界的建築物印有文革標語。(Getty Images)

1967年7月,距六七暴動的起點新蒲崗膠花廠事件已經兩個月,香港局勢愈來愈緊張,內地官媒亦大肆宣傳「香港同胞反英抗暴鬥爭」。當時正值文革初期,全國各地都有舉行聲援香港同胞的集會,包括中港邊境的沙頭角。

六七暴動期間中港邊境氣氛緊張,1967年7月8日沙頭角爆發槍戰,5名香港警察死亡,英軍及啹喀兵在下午到場支援。此照片攝於當日下午,英軍在英界邊境戒備。(政府新聞處)
+1

中英互斥對方先動武

1967年7月8日早上,數百名內地民兵持槍在邊界聚集,向着香港方向示威,又朝警崗投石,警方發射木製子彈。民兵其後突然闖入英界,將警員圍困於沙頭角警崗及聯鄉會,並爆發槍戰。香港警察寡不敵眾,兩名巴基斯坦籍及3名華籍警員死亡,12名警員受傷。香港警察向駐港英軍求援,被圍困6小時後,英軍及啹喀兵在下午到場支援。翌日《星島日報》指,香港警察被埋伏田野的機槍掃射而中彈身亡。

根據政府新聞處的發稿,啹喀兵解救被困於鄉委會的80名警察,下午5時恢復平靜。但中國官方就指港英先動武,新華社7月10日報道,港英出動防暴隊增援後「向我方境內施放大量催淚彈和瘋狂掃射,我方群眾一人中彈當場光榮犧牲,8人光榮負傷。」

六七暴動發生時的1967年7月9日,《大公報》、《星島日報》、《明報》、《南華早報》頭條報道前一日的沙頭角槍戰。
六七暴動發生時的中共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在7月10日開始報道沙頭角槍戰。

提兩罐汽油燒警署 點火前被擊斃

內地傳媒其後透露中方死者的身份,是41歲的沙頭角公社貧農社員、民兵張天生。7月11日沙頭角和新界5萬同胞為「張天生烈士」舉行追悼會,但記者翻查隨後的《大公報》、《文匯報》、中共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以及《明報》、《星島日報》和《南華早報》,並無更多張天生死亡的細節。

不過記者在廣東省檔案館找到一份1967年7月27日廣東省軍管會革命委員會發出的《關於授予張天生同志革命烈士稱號》解密文件,發現更多張天生死亡的經過。

廣東省檔案館的解密文件,只能查閱及手抄,不能拍攝及影印。記者抄寫文件細節,如張天生的「犧牲時間、地點及原因」:「1967年7月8日上午在新界沙頭角車坪差館門口反英抗暴,拿兩小罐汽油,擬燒英差館而中彈犧牲。」文件有詳述當日細節,指張天生跑入英界的中英街警崗,準備點火時被擊斃。

張天生再一次參加沙頭角廣大民兵、革命群眾、革命幹部聲討大會,遊行向中英街綜合商店門口處對面的車坪,兩支遊行隊伍匯合。 英帝國主義害怕得要死,也狠得要命,獸性大發,開槍屠殺我們的遊行隊伍。張天生想起了毛主席的教導「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提着汽油箱,英勇地衝過100多米敵人的火力網,跑到差館下,正在點火焚燒鷹犬的巢穴的戰鬥中,不幸中彈光榮犧牲。
廣東省軍管會革命委員會《關於授予張天生同志革命烈士稱號》,1967年7月27日
六七暴動期間,中港邊界氣氛緊張,常有內地群眾越境示威。圖為內地紅衛兵越過羅湖橋進入英界,宣傳毛澤東思想。(政府新聞處)

證民兵身份 曾越界燒指揮車

文件更列出他的生平,指他在1926年4月27日出生,解放初期就參加民兵。7月8日「犧牲」當日,更並非第一次投擲汽油彈,槍戰前兩周,曾越境到英界燒警車。

1967年6月24日,張天生參加沙頭角反英抗暴示威遊行,我方隊伍遊行到中英街與新界沙頭角,英方施放催淚彈。張天生勇敢地衝向敵區,使用汽油燒毀了敵人的一輛指揮車,用石頭打壞了敵人兩輛裝甲車,狠狠地還擊了敵人。
廣東省軍管會革命委員會《關於授予張天生同志革命烈士稱號》,1967年7月27日
記者到廣東省檔案館查閱關於香港六七暴動的檔案,檔案不能影印只能手抄,部份曾解封的檔案再被消失。(勞顯亮攝)

對比解密文件及當年中國官方說法,發現兩者有出入和前後矛盾。如《人民日報》指「被殺害」的是「示威者」,而解密文件就證實死者張天生的民兵身份。解密文件指港英警察先「屠殺」遊行隊伍,其後張天生攜汽油罐點火被擊斃,但《人民日報》和新華社都指只有一人「犧牲」,即不存在有中國人被港英警察「屠殺」。

時任駐守警察:港方不可能主動開槍

沙頭角槍戰後,英國向中國提出外交抗議,中國反要求英方道歉,之後文錦渡、打鼓嶺邊境先後再爆發衝突,香港在邊境建起鐵絲網,隔絕中港邊界。而香港局勢進一步緊張,左派更在市區放置真假「菠蘿」,多人死傷。

當年派駐邊境警區的時任警員鄭則文說,香港警察根本不可能主動開槍,「槍戰前已經有內地人燒我們的鐵甲車,就讓他們燒,不會開槍,在邊境開槍好大件事。」他指不清楚內地民兵如何被擊斃,但對內地解密文件描述事情的真確存疑。

六七暴動期間,發生7月的沙頭角槍戰後,中港邊界開始架設鐵絲網,圖片於1967年8月24日在沙頭角拍攝。(政府新聞處)

研究六七學者:檔案證行動有政府認可

一直有研究六七暴動的城大公共政策學系教授葉健民指,這部分細節之前從未曝光,「之前看過英國和香港的檔案,以及中國的報道,都未見過中方人員被擊斃的細節。歷史當然知道得愈多愈好。」他分析文件由省軍管會發出,證明行動得到中國政府認可,「證明了沙頭角有槍戰中,有大陸武裝力量參與。」

紀錄片《消失的檔案》導演羅恩惠亦指,查閱過多份解密檔案,亦未見過有關細節,認為檔案可以揭穿謊言。

香港檔案處前處長朱福強亦指,這份檔案證實了張天成的身份是中國民兵,「中國官方都證實了是民兵,好過香港警務處網頁說是『內地槍手』。」香港警務處網頁刊載警隊歷史,2015年被揭發淡化六七暴動內容,把「共產黨民兵」改成「內地槍手」,2016年初再改成「槍手的真正身份眾說紛紜」。

六七暴動時,沙頭角中英街一度爆發槍戰,50年後的今日,該處仍為禁區,成為水貨天堂。(勞顯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