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擇善追求民主 扎根社會需要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四(12月9日)在民主峰會開幕致詞時提到,當下全球民主與自由正受到重大威脅,某些「威權政府」正借機擴大影響力。他因此呼籲全球的陣營維護民主價值,稱這是「我們時代的挑戰」,而美國則將會成為民主的「捍衛者」。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1831年考察美國後,形容在這個國家「民主原則盡情地發展起來,並影響着社會民情,以法律形式得到落實」,如果他今天獲邀出席民主峰會,對美國的民主還會如此高度評價嗎?

特朗普任內四年亂象叢生,令美國在國際社會中民主先鋒的形象備受打擊,甚至給貼上「民主倒退」的標籤。拜登舉辦這場民主峰會,其一是意圖重振美式民主的聲望,其二也是針對中國及俄羅斯等假想敵人,期望在應對新冠疫情的失敗和困窘中,重整西方民主陣營的旗鼓,重新樹立民主典範的形象。

即使拜登直言面對「來自獨裁者的外部壓力」,但他亦無法否認挑戰同樣來自民主內部,承認「最令人擔憂的是,各國人民愈來愈不滿民主政府,認為民主政府未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事實上,若然世界真的需要一個民主峰會,它的作用絕對不是重燃價值觀陣營對立的冷戰老秩序,而是反思民主的真諦,修正當下制度的不足。

12月9日,由美國發起的民主峰會以視像會議的形式舉行。(美聯社)

民主選舉存在問題 不應掩耳盜鈴

當下西方民主的根本癥結在於過度將民主與選舉掛鈎,甚至產生了選舉即是民主此等粗淺的想法。選舉能代表的東西其實有限,也產生了不同的問題。美國等西方國家但凡到了選舉之時,民眾便似乎得到至高權力,然而選舉過去之後,政客又有多少真正會認真思考如何改善人民生活?這令西方的民主變成了選舉遊戲,而由於選舉需要大量經費,因此金錢又主宰了選舉政治。在美國,不管是民主黨也好,共和黨也罷,各自有其金主,政客要有經費參加選舉便需得到他們支持。換言之,在選舉中勝出的政客,與其說代表選民的利益,倒不如說代表了金主的價值。

而在選舉之時,政客為了獲得更多選票,又往往變成比拼誰更出位極端,誰更能吸引眼球,真正值得注意的施政理念卻鮮有人問津。大眾傳媒和社交媒體下的政治選舉就像一場盛大而空虛的娛樂表演,在選舉過後他們仍舊是服務於其背後的金主。例如,特朗普因其破格的表演在2016年當選美國總統,但他推出減稅和金融業去監管化等政策,結果仍然是為資本家服務。新加坡前外交官馬凱碩便直指,金錢政治早已滲透美國政治的各個環節,美國是一個富豪統治國家,而不是一個民主國家。

更令人擔憂的是,長時期的選舉政治基本上沒有提供一條令大部份民眾滿意的發展路向,再加上黨派政治不斷激化選民的意識形態,令民眾二分、三分,甚至碎片化成不同極端且難以調和的群組。在2016年英國的脫歐公投中,我們已清楚看到選舉如何撕毀社會——一個根本沒有社會共識而且極為複雜的議題,在政客沒有事實基礎的炒作以及大部份民眾都沒有足夠認識的情況下,以一次公投的方式決定,結果51%的民眾以僅僅兩個百分點的多數便騎劫了餘下49%人的意願。在這種情況之下,輸掉選舉的一方不會甘願接受落敗,最終只會令社會撕裂。2016與2020美國總統選舉共和與民主兩黨的惡鬥也說明了,類似的撕裂正在西方社會不斷上演。

12月4日,中國國務院發表《中國的民主》白皮書。(美聯社)

就在美國舉行民主峰會不久之前,中國國務院及外交部發表了《中國的民主》和《美國民主情況》報告,分別解釋中國的民主以及質疑美式民主的成色。除了質疑美國的制度之外,中國又提出了「全過程民主」的概念,指出在西方以選舉為中心的民主制度,人民只有在選舉的時候才會醒來,政客在選舉期間對選民百般討好,不過一旦選舉過後,選民又重歸休眠狀態;中國提出的「全過程民主」則不一樣,政府會時時刻刻與人民溝通,了解他們真正想要什麼。

中國到底是否有民主,怎麼才算是民主,當然有商榷的餘地。正如中國自己提出民主並沒有固定的形態和精神一樣,我們沒有必要認為中國的「全過程民主」便是民主真理,又或者認為它是全球應用的唯一制度。但是它對西方民主制度的質疑卻非空穴來風,當中有不少值得西方政府反思。假如西方繼續高高在上,任由自己的民主制度繼續腐敗下去,最終只會催生他們口中茲茲在念的極權者。

以事實說明價值 民主勿先入為主

民主峰會乍看起來好像不關香港的事,但難道我們又不需要一場真正對民主的反思嗎?一些人首先應該放下先入為主的想法,以為民主只存在一種形式和一套執行方式,尤其是以為只有西方一套才是民主。即便是西方以選舉的民主制度,也不局限於一種形式。英國的議會制與美國的總統制便有着很不一樣的內涵,選舉的對象也不盡一樣,前者由獲得最多議席的政黨推舉領袖,後者由人民以州為單位選舉總統,再以民選的議會與其互相制衡。即使同為議會制,英國西敏議會與德國聯邦議會在選舉方式與政府組成上也有很大的差別。既然民主選舉也可以有這麼多方式,為什麼我們要認定只有西方的那一套才是「真民主」?

香港人應該放下以往一直先入為主的觀念,換個角度去審視選舉帶來的意義。(Getty Images)

香港過去所講的「民主」,大部份都脫不了唯西方是尊的主觀想法,無法看清民主的需要和挑戰。無論是西方早已實施的民主,還是中國提出的民主,我們都沒有必要全面認同或否定,而是應該認真研究不同理念的客觀運作效果到底如何。西方制度中已經明顯出現問題的地方,我們必須以此為戒,而非盲目抄襲模仿;中國模式中如果有真正能改善民生的想法,為什麼不擇善而取?

香港需要的是根據香港自己的情況,從中西方的例子中思考和找尋真正能改善香港民生的「民主」。下個周日(12月19日),立法會便將舉行換屆選舉,來年3月又將舉行特首選舉。香港人應該放下以往一直先入為主的觀念,換個角度去審視選舉帶來的意義。我們所要的是對民眾真正有益的民主,而不是一個徒具形式的選舉。我們應該多想想如何在選舉中找尋共識,而不是追求以輕微的優勢去壓倒其他想法。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之下,香港有空間去摸索一套務實的民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