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施政願景多年未竟 為政者當果斷行動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上周三(1月12日)新一屆立法會首次召開會議,特首林鄭月娥在會上講述了一大堆願景和要做的事。她指出,未來政府的三大核心工作分別是建立行政立法關係、推進北部都會區,以及重組政府架構,而政府也已準備好向這屆立法會提交至少40項立法建議,包括版權條例修訂、防止兒童被虐的強制舉報、提高職安健最高罰則、取消強積金對沖、精簡土地發展程序,以及就《基本法》二十三條進行本地立法等。看上去這麼一大堆的工作,讓人感覺這屆政府非常進取,不過,當我們認真檢討這長長的列表時,卻又不難發現,這些工作其實有不少都已是積累日久。

林鄭月娥所舉的幾個議案例子中,版權條例修訂、提高職安健最高罰則、取消強積金對沖,以及二十三條立法等幾項都已經是社會討論良久的舊事了,不少從她2017年第一份《施政報告》至去年她此屆任期內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都一直存在。政府和建制派過去喜歡將不作為的責任推給反對派。反對派無疑對施政有一定的干擾,但卻不是問題的根本。例如取消強積金對沖這般簡單的事,民主派並無阻撓,但林鄭政府在過去四年半遲遲未能完成。如果這種情形繼續發生,那麼我們怎能期望這屆政府在剩餘不到半年的任期中處理像北部都會區等重大規劃的推展,以及推動改革處理社會的深層次矛盾呢?

問題一拖再拖 願景永難成真

五年前的願景,至今日還只是願景,就好像坊間戲言:「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永遠的拖延。」事情一拖再拖,有時未必能說是官員荒怠政事,畢竟不少官員都以勤奮見稱。可能性往往只有兩個,其一是欠缺行動力量,勤奮不代表就一定有行動力,假如用不得其所,勤奮其實只是在白忙,最終得不出結果。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2001年就曾經尖銳地批評港府「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當時政府新聞官辯解這番話是善意呼籲香港社會要團結,其實朱鎔基的意思再明白不過——就是指特區政府欠缺果斷行事的魄力。

特首林鄭月娥在本屆立法會首次會議上闡述了一大堆願景。(羅君豪攝)

從2001年至今已二十餘年,政府的行動力是否有改善?上述例子有目共睹,不必贅言。要說有什麼差別,恐怕就是除了「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之外,還有「行而不果」。政府推行政策欠缺謀劃,眼高手低,最終往往拖宕,甚至失敗收場。無論是董建華時代的「八萬五」政策,還是2019年引起滿城風雨的修訂逃犯條例決策,都是眼高手低的明證。

另一種可能性,是政客作的承諾太多,但實際上能給的卻太少。政客為了取悅選民,在選舉時許下了一大堆難以實現的承諾,上任後根本沒有能力完成,只能不斷食言。 例如英國脫歐,當時還未成為首相的約翰遜,就把脫歐包裝成解決英國各種問題的萬能藥,承諾脫歐後英國將重獲獨立自主,而且經濟更有活力。事實上,這些承諾大多只是水中月,就好像他指脫歐後英國便可與美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可是此後美國卻對此漫不經心,脫歐派所說的英國重回世界也只淪為永恒的願景。

無論是特首、官員,還是議員,都喜好許諾,例如說要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團結市民化解深層次矛盾,但又有多少能做到?要說這屆政府不做事,似乎不正確,因為政府好像一直很忙。但要說它做了事,卻又數不出多少實際的功績,讓人感覺是瞎忙卻又碌碌無為。

既要先想好計劃 亦不能只知不做

為政者必須做到「知行合一」,既要「想」,亦要「做」。一些人滿腹經綸,但假若沒有行動力,永不付諸行動,那與沒有意見的人並沒有分別。明代的理學大師王陽明說過「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反過來說,沒有想清楚問題所在,以及計劃好如何解決問題,只知道不斷地做,不見得就一定成功。一些人很努力,但從來都只是習慣於按既有步驟或是根據他人指示而行動,他們欠缺自己思考的能力,既不知道問題發生在哪裏,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解決。這種人任憑如何努力,也不能切中問題,最終只是白忙一通,也不能改變什麼。就以構成香港深層次社會矛盾的核心所在——房屋問題為例,要不是近年中央官員頻頻發聲指示,特區官員也未能切中問題。

在「想」與「做」之間,還有一個很常見的情況是「講」。在公共行政中,能「講」是重要的,因為好的政治家必然要向市民解釋他們的施政,不能只是閉門造車。而且,能「講」必然是「想」過、知道了,但卻介乎於「做」與「不做」之間。能講、能做固然最好,但有些事情,政客反覆地講,卻遲遲不做,犯上拖延的毛病,最終未必真的是「不做」,但卻不知要花上多少年月。

勞工假期增加至與公眾假期看齊,要從今年起分十年實行,無疑是要廣大勞工「等到佛誕」。(資料圖片)

例如,香港的勞工假期與公眾假期(俗稱「紅日」)日數不同為人詬病多年,早應該改動,結果政府要到去年7月才終於三讀通過將勞工假期逐步增加至與公眾假期看齊,但卻仍要從今年起分十年實行,這無疑是要廣大勞工「等到佛誕」。拉丁文有句諺語寫作「dictum,factum」,直譯出來是「說了,做了」,既可以表示言出必行,也表示說與做之間一氣呵成。這句話就只有兩個字,但卻無比有力。為政者若能做到,那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可以說,「想」、「講」、「做」是三個層次的事,好的政治家要做到連貫執行,而不拖泥帶水,既需要有先謀而後動的策劃力,也需要有不屈堅強的行動力和魄力。現實政治講求結果為本,不是紙上談兵的道德學問,正如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說過「能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不管想和講得多美好,最終還是要能付諸行動才是辦法。回想過去歷屆特首上任時,無不想一展抱負,有說要解決高樓價等房屋問題,有指要設立標準工時改善勞工待遇,不過最終無一不是事與願違,講的多、做的少。這就反映了從「想」、「講」到「做」之間可以有巨大的落差。

這一屆政府任期還有半年不到,能做事情的時間已非常有限,而新的立法會才剛上任,正是施展抱負的時候。我們希望政府過去多年的不作為至少能買回一點教訓,令下一任的特首及官員們,以至剛上任的議員們能發揮政治家應該有的想像力和行動力,諸如解決房屋問題、改善民生等社會大小事務才不至於永續地成為未來願景。

敬請留意2022年1月17日出版的第230期《香港01》電子周報。你亦可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