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社論】「完美風暴」都是有迹可尋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今年以來,一場由金融和經濟組成的「完美風暴」正漸漸形成。多種不利因素一起爆發,引起了自金融海嘯以來最嚴重的市場恐慌情緒。從表面看,這一切好像都是突如其來,是「黑天鵝」所交織的「完美風暴」。然而細究其中,會發現當中很多問題都並非什麼意外,而是一直存在於我們眼皮底下的「灰犀牛」,只是人們對這些問題過度樂觀,以致於低估或忽視了其破壞力。最終,當這些問題愈逼愈近,甚至「針拮到肉」,才好像如夢初醒。

各地金融市場今年以來都出現暴跌,紛紛進入熊市,好像所有人都突然陷入一片悲觀預期當中。首先,各國在新冠大流行初期所作的經濟刺激政策開始引起廣泛性高通脹,包括美國在內的先進國家央行為了壓抑通脹不得不進入貨幣緊縮周期,這令尚未從大流行中完全復甦的全球經濟受到沉重打擊。至2月底,俄羅斯以北約東擴威脅其國家安全為由發兵入侵烏克蘭,戰事不單威脅到歐洲地區的經濟,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的強力經濟制裁又嚴重打亂了能源、糧食、金屬、肥料等大宗商品的供應鏈,加速了通脹升溫並外溢到全球範圍。

另一方面,新冠大流行尚未平息,Omicron BA.2亞變種年初開始於香港肆虐,造成大爆發;內地亦被破防,引致包括深圳、上海等重要城市先後封城,市場擔憂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將因為疫情而嚴重拖慢。

俄羅斯以北約東擴威脅其國家安全為由發兵入侵烏克蘭,戰事不單威脅到歐洲地區的經濟,更加速了通脹升溫並外溢到全球範圍。(美聯社)

完美風暴早有預警  盲目樂觀終釀悲劇

就以通脹為例,上周,美國剛公布了4月通脹數據,同比增長8.3%,增速雖比上個月有所放緩,但仍處於相當高水平。為此,聯儲局官員矢言將不惜一切控制住高通脹問題,強調有必要加快加息步調。

事實上,美國及其他先進國家為新冠疫情而投入市場的刺激貨幣比應對金融海嘯時還多,例如,由2020年3月新冠疫情在美國爆發起,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在短短15個月內由4萬億美元倍增至8萬億美元,再加上拜登政府推出派錢等巨額政府財政預算案,去年已有很多經濟學家及華爾街分析師紛紛警告,通脹速度將很快升至幾十年未曾所見的高水平。然而,聯儲局以至美國財政部一眾官員並未重視這些警告,堅稱通脹只是略高於2%的政策目標,而且只是暫時性,假以時日便會回復正常,以此為其繼續維持超寬鬆的貨幣政策辯解。然而,聯儲局並沒有證據支持其所謂「通脹只是暫時性」的講法,認為投入市場的海量資金不會引起通脹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盲目樂觀。

至於俄烏衝突,更加不是毫無端倪的意外。北約東擴多年,俄羅斯早已對烏克蘭可能加入北約表示強烈反對。早在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支持烏東親俄武裝時,戰爭已經拉開了序幕,促使烏東停火的《明斯克協定》並沒有從根本解決俄烏矛盾。戰火如今再度點燃其實是既有的矛盾再度激化,只不過國際社會先前一直低估了俄羅斯使用武力去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同樣地,新冠病毒的毒性在過去兩年雖然漸漸轉弱,但新變種如Omicron的傳播力驚人、可能造成的傷害仍然巨大,只是世人已疲於抗疫,樂觀地希望新冠大流行將很快結束,甚至有人積極地宣傳它只是「大號流感」。

這些因素在今年初同時引爆,雖有意外成份,但遠因早已存在,尤如房間裏的大象,許多人選擇了輕視其威脅,甚至當其他人提出預警時倒過來指摘他們危言聳聽。因此,這場「完美風暴」有很大程度上是人禍。

Omicron BA.2亞變種年初開始於香港肆虐,造成大爆發。(資料圖片/Getty Images)

社會改革尚未到位 勿忘問題仍未解決

將這個道理放諸香港社會,我們又會很輕易地發現眾多共通之處。現在回顧起來,我們不得不為香港的官員、政客、民意領袖等各個政治持分者曾經的盲目樂觀感到驚訝不已。

2019年的反修例風波大超當初預期,很多人坦言從沒有想過香港竟然會有變成這樣的一天。但正如當下世界經濟的「完美風暴」一樣,問題並非突如其來而是一正存在,只是剛巧在那個時點爆發而已。即使2019年沒有爆發,但只要根本的問題仍在,他日仍會有另外的一條導火線。

香港自九七回歸後並沒有與時並進地推動有效的社會和經濟改革,引致階級流動固化、經濟發展成果分配不公等社會問題。而在另一方面,中央與香港在政治上長期處於分隔狀態,「一國兩制」的「河水不犯井水」被片面扭曲,再加上2003年《基本法》23條立法的失敗,使陸港兩地在政治與文化上的對立和誤解日深,埋下了香港的政治地雷。

這些深層次矛盾存在於香港多年,只是在問題未興起風浪時,並沒有多少人認真看待。但到了2014年佔領中環運動發生時,多年積累下來的問題已經浮出水面。《香港01》正是成立於佔中運動之後,當時我們呼籲社會各持分者不要再輕視香港的深層次矛盾,盡快推行改革避免釀成更大的災難。然而,很多人對此並沒有認真看待,對改革的呼聲嗤之以鼻。

曾經,政府與建制派一片樂觀,他們以為問題只是出自一些衝動的年輕人,深信香港只需要繼續奉行他們心中「行之有效」的自由放任經濟政策,便已足夠安定繁榮。一些人輕視了社會矛盾將成為陸港矛盾的溫床,選擇相信只是那些年輕人不願意努力罷了。民主派同樣將複離的問題過於簡單化,認為只要有普選,香港的所有問題便能迎刃而解。一些激進者開始脫離「和理非」,將民主運動引向暴力抗爭,並天真樂觀地相信「港獨」可以為香港帶來出路,以非友即敵的心態撻伐那些真誠規勸他們的人。

2021年,香港有逾22.6萬人生活在劏房裏,這反映了香港嚴重的貧富懸殊問題和住房問題。(資料圖片/新華社)

不幸的是,我們一語成讖,2019年的反修例風波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便是在各個持分者都無視警告並樂觀地相信問題不會向更壞的方向發展的背景下發生。在2019年之後,中央政府認識到香港深層次矛盾的嚴重性,雷厲風行地對香港的政治問題展開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然而,為政者們也必須謹記,中央的行動只是穩定社會,為改變提供必要環境,香港的問題並沒有因為社會事件平息或中央整頓香港事務而全部解決。

當前,仍然有不少港人未能覓一安居之所,需要屈居劏房或被迫忍受着極高的生活成本;經濟發展分配不公的問題未有緩解,社會基層仍舊過着沒有保障的生活;經濟發展欠缺新動力,社會階級固化,年輕一代對上流感到絕望。如果從政者們依舊選擇鴕鳥政策,盲目樂觀地相信問題會隨着社會運動落幕而一起深埋於歷史當中,不願正視並大力改革處理深層次矛盾,那即使我們不能斷言危機會什麼時候再次出現,但可以肯定2019年的社會事件絕對不是香港最後一次「完美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