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回顧】現代奴隸哀歌 狂加班 冒險開工 中電三死工傷最痛

撰文:邵沛琳
出版:更新:

紅磡機利士南路3死工傷,揭示工作環境危險惡劣,仿如現代奴隸,保護設備不足……屢見工傷,屬意外或人為,責任誰屬?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陳錦康指出,今年建造業工傷數字,較去年上升逾一倍。勞工處數字也顯示,2017年上半年已有14宗工傷死亡個案,較去年同期升36%。陳錦康指,本港工傷罰則過時,屢有僱主拒承認工傷,或以「拖字闕」逃避賠償。他認為,政府應仿效外國,以公司盈利作罰款,以加強阻嚇性。

中電地盤三死工傷,揭示工作的工作環境惡劣,如現代奴隸。(資料圖片)
今年7月10日,紅磡機利士南路一個中電地盤發生致命工業意外,造成三名工人死亡。事發後,消防救起失蹤逾兩小時的工人,惟他送院時已沒有知覺,證實不治。(資料圖片/蔡正邦攝)

中電三死工傷 揭示工作環境惡劣

今年的工傷意外接二連三,最令人心痛的,包括7月紅磡機利士南路中電地盤的三死工業意外。工人以手挖龍方式,挖掘工程隧道,遇到不明來歷的水淹,三名工人霍鑑秋、岑燦榮、吳建明被淹殺。

三個家庭痛失經濟支柱,事件也揭示出工人在狹小空間長期彎身工作,為了趕工被迫在地底惡劣的工作環境解手,不停被要求加班,仿如現代奴隸。其中一名死者霍鑑秋的家屬曾控訴,他被石頭砸得彎曲了,卻不敢看急症,要繼續做;工作間在暴雨後出現嚴重大滲漏,但大家只能暗道一聲「好彩走得快」,匆匆做些鞏固工程,不敢停工,要繼續趕工。

建造業死亡數字 較去年上升1倍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陳錦康指出,就工會所知的見報個案有68宗。而建造業的工傷死亡個案,在今年特別嚴重。截至今年12月中,建造業死亡數字為22宗,較去年的10宗,高出逾一倍。他指出,有僱主圖隱瞞工傷拒報警,自行將受傷工友送院。

僱主辯稱不報警是為了快些送院

陳錦康指有僱主辯稱,沒有報警是想即時將傷者送院,「我哋覺得佢哋只想避開傳媒關注,而呢個方法極危險,途中有機會令工友傷勢惡化!」有工傷個案私下和解,工友其後發現和解金不足支付醫療費,遂向工會求助。陳倡議,署方增加巡查次數及督察數目,設WhatsApp等通途徑予工友舉報違規及意外事故。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陳錦康表示,今年工傷數字較去年上升超過1倍,他批評本港工業安全條例過時,政府應認真修訂相關條例。(余睿菁攝)

陳錦康:罰款無阻嚇 倡效法外國以公司盈利作罰款

無良僱主拖延賠償 拒付「空白期」薪金

不少工友到勞工處追討欠薪,但徒勞無功。有工友自行入稟法院,但需時一至兩年不等,每年有1萬多案件未獲賠償。陳錦康表示,制度縱容僱主拖延賠償,業界曾提倡一旦工友勝訴,資方需繳交懲罰付加費,以彌補拖延賠償的損失。

判刑阻嚇度不足 倡政府加辣

「罰款已經起唔到阻嚇作用!」陳續指,曾有死亡個案,資方僅賠償2至3萬元。過去20年,本港未有認真的修訂工業安全條例,隨着施工技術進步,安全監管應該提高。

罰額無上限 公司盈利作罰款

陳指本港監管法例落後,指定金額罰款已不合時宜。不少國家已修例監管工業安全,一切罰金需由法庭判決,除建築承辦商外,發展商亦要負責。例如:英國已例明是無上限罰款、中國的罰則由公司盈利的七成至八成不等。

勞工署:建造業的千名工人意外率 在過去十年持續下降

今年上半年建造業 14死亡個案 

勞工處回覆香港01指,2017年上半年建造業有14宗死亡個案,相對2015年及2016年同期各9宗,上升逾36%。但處方表示,建造業千名工人意外率,在過去十年持續下降,由2007年的60.6%下降至2016年的34.5%,反映行業的整體職安健意識不斷提升

勞工處:過去十年建造業 工傷數字下降

而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受傷個案最多的意外類別是「滑倒、絆倒或在同一高度跌倒」,最少是「於工作場所暴力事件中受傷」。而死亡個案最多的意外類別是「人體從高處墮下」,最少是「泥土傾瀉受傷」及「窒息」。

巡查地盤時停工 勞工處稱未接相關投訴

今年3月8日馬鞍山住宅地盤星漣海(SEANORAMA)三名墮樓工人當中,一死兩傷。(資料圖片)

地盤職安主任為163人 會抽調別組人員協力

今年較為轟動的地盤工傷,包括3月8日,馬鞍山住宅地盤「星漣海」3名工人墮樓,一死兩傷,僱主曾稱不知3名工友開工。

未見人員巡查地盤時 工友停止工作

勞工處指,今年首10個月,就建造業不安全作業,發出672 張「暫時停工通知書」及1,500 張「敦促改善通知書」,提出2,071項檢控,比上年同期的數字分別增加了22%,13% 及32%。

處方聯業界持份者 舉行「職安健」超過30項活動

今年發生多宗致命工業意外,勞工處認為情況反映個別業界持份者安全意識不足。處方就多次高風險作業,重點特別執法。另外,處方聯同業界不同持份者,舉行超過30項活動及措施,教育培訓、宣傳推廣策略及措施,加強建造業職安健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