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會選戰】泛民建制面對碎片化挑戰 學者:反映社會無共識

撰文:梁逸風
出版:更新:

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於昨天結束。選舉事務處共接獲154份提名表格。其中35席地區直選連同5席超級區議會議席合計有98張名單報名參選,遠超去屆選舉的79張,破盡紀錄。
隨着近年本土、中間派等崛起,政見主張不一;近百名單不能再單以泛民、建制之分,令選舉更添變數。有學者認為,在社會沒有共識下,許多人情願自行參選,爭取話語權。

從圖中可見,今年立法會地區及超區的98名參選人中,有67人是非建制派,佔總參選人的人數多達68.4%。當中仍以傳統泛民政黨為主的溫和泛民及激進泛民(例如社民連、人民力量)為主,但亦有不少其他主張的參選人:

1.中間路線
當中包括首次參選,主張「中間路線」的新思維和民主思路。不過新思維未報名先分裂,前副主席廖添誠聯同多名黨員宣布退黨,另起以獨立身份參選新界東。香港電視主席王維基亦參選香港島,他自稱「中間偏黃」表明反對特首梁振英連任,但又支持「袋住先」政改方案,能否爭取「中間選民」進入議會成關注。

2.民主自決

香港眾志羅冠聰主張以公投決定香港二次前途,與大專講師劉小麗和獨立朱凱廸等人理念相近,都是主張由港人自決前途。

3. 本土派
本土派亦有溫和與激進之分。主張走「議會路線」的青年新政和東九龍社區關注組陳澤滔組成AllinHK選舉聯盟,並與本民前梁天琦協調出選4區。其中青年新政召集人梁頌恆從新西退選轉戰新東,作為梁天琦無法參選的「後備方案」。

另一邊廂熱血公民與普羅政治學苑黃毓民、主張香港城邦自治的陳雲組成「熱普城」選舉聯盟,主張全民制憲,劍指五席。當中黃毓民被香港本土力量主席何志光狙擊,而去年出戰區選的城邦派中出羊子亦出戰新界西。

獨立參選人孤軍作戰 能否突破重圍?
是次選舉亦有多人以獨立身份參選,當中不乏政壇中人,例如司馬文、徐子見、張慧晶和方國珊等多名獨立區議員。另外,前立法會議員鄭家富和詹培忠雙雙復出,打算重返議會。呂智恆、林依麗、呂永基 、李泳漢和湯詠芝五人過往亦曾參選。真正的「政治素人」則包括學生黃琛喻、前漢語聖經協會總幹事沈志超和主張香港回歸英國的賴綺雯三人。

建制分裂 鄉事激進勢力蠢蠢欲動
「碎片化」現象不只非建制陣營獨有,建制陣營亦有類似情況,愛港之聲高達斌、正義聯盟李偲嫣與「超級梁粉」陳玉娥等人都不甘待在議會以外,力爭拉闊建制光譜。具鄉事背景的侯志強、何君堯亦以獨立身份參選,建制政黨參選人隨時因被鎅票而失落議席。

學者:政改觸礁無人凝聚共識

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認為,議會競爭激烈,反映整個社會都有「碎片化」現象,無法取得共識。由於愈來愈多人站在自己立場,覺得原有意見領袖和政黨都不能代表自己,所以各自參選,增加發言機會。

他指出,外國儘管社會意見紛陳,但隨著政治文化成熟,社會逐漸凝聚共識,最終只剩下兩、三個大黨,代表主流價值觀,參選者需先經黨內初選,才正式競逐議席。反觀香港,由於政治制度缺陷,加上政改觸礁後,無人能凝聚共識。有些人眼見過去幾年的政治紛爭沒有出路,失去耐性而自行參選。

另外,本港選舉行比例代表制,亦推動「碎片化」。他以立法會為例指,某些大選區,候選人只需取得近三萬票就可當選,門檻相對低。此外,有些人即使明知沒有勝算也會參選,因為他們視參選為變相宣傳,在選舉過程中爭取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