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前路系列三】吳介民:主張獨立年青一代 成台港政治新浪潮

撰文:陳潤南
出版:更新:

「去2046的乘客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找回失去的記憶。因為在2046,一切事物永不­改變。沒有人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因為從來沒有人回來過。」——電影《2046》導演王家衛
從前港人相信,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列車,是沒有盡頭。《香港01》記者在較早前已完成一系列有關中港關係共4篇訪問,卻在等待刊出之時,爆發旺角騷亂,局勢變化之快,令人擔心列車已迷失方向。背景橫跨港台、左中右立場的4位學者:方志恒、劉兆佳、吳介民、張贊賢,一連4日為騷亂前後的香港把脈,大談香港這列車的前路。

未來要迫使中央與港真誠溝通,吳介民認為只有泛民在立法會選舉取勝。

台灣學者吳介民眼中,香港一國兩制已「邁向名存實亡」。他認為旺角衝突的危機不是突發意外,遠因是香港長年社會矛盾累積的結果。
參考台灣經驗,時代力量(台灣國會第三大黨)代表年輕、台獨政治力量的興起,與香港激進本土派的崛起有某種類型上的雷同。
吳介民認為今年的立法會選舉如泛民取勝,中央會釋出善意,情況有如台灣民進黨大勝。

「一國兩制」曾經是中共對台推廣統一的宣傳。惟今日在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介民眼中,香港一國兩制已「邁向名存實亡」。他認為旺角衝突的危機不是突發意外,遠因是香港長年矛盾累積的結果:香港年輕人愈難忍受政治前途不自主,社會沒有出路,於是採取直接自發行動。近因則是當權者策略性地把社會推到動亂邊緣,以合理自己的強硬手段。未來要迫使中央與港真誠溝通,他認為泛民要在立法會選舉取勝,獅子才會低頭傾聽。

 

港台第三勢力崛起  

 

「總的來說,時代力量(台灣國會第三大黨)代表年輕、台獨政治力量的興起,確實跟香港激進本土派有某種類型上的雷同。」對照台灣大選,他形容「民進黨時刻」到臨,國民黨分解沒落,第三勢力的年輕世代抬頭。他認為第三勢力政黨中的政治運動派(時代力量)獲得顯著席次,可能會給香港今年立法會改選帶來「靈感」,「但是不能忽略台灣和香港的選舉制度不一樣,台灣是單一選區加上全國不分區名單;而且時代力量參選過程與民進黨有協調,這兩個條件在香港都不存在。」

 

而上周的新界東補選結果,本土派有斬獲,他認為帶給泛民壓力,但建制也呈現分裂傾向,自由黨不撐,鄉事派也貌合神離,香港很可能進入「政黨重組」的態勢。

 

無須過分聚焦暴力問題

 

對於農曆年的旺角騷動,他認為公共討論毋須在「暴力」問題上夾纏不休。對照台灣民主運動史,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同樣被國民黨定性為「黨外暴動」打壓,結果涉事的政治犯卻成為民間英雄,「今天有誰會從暴力的觀點看待這些民主先行者,歷史指控的是國民黨動用國家暴力鎮壓民主。」

 

他又補充近年本土派的街頭抗爭,反映的是香港社會不願在中國負面影響下過生活,而這種情緒正在擴散。「這本質上是政治問題。香港政治問題不解決,這些直接而自發的公民行動,將來只會更多。」

吳介民:「今天有誰會從暴力的觀點看待這些(美麗島事件)民主先行者,歷史指控的是國民黨動用國家暴力鎮壓民主。」圖為旺角騷動情況。(資料圖片)
吳介民說:「當你的交流沒有出現效果,然後就會被(其他人)否定。」

北京改變姿態?還看立會選舉

 

現時普遍港人對中央與泛民交流感絕望,與中央交流者更多被罵成「賣港叛徒」。近年多與香港社運團體接觸的吳介民表示理解,「當你的交流沒有出現效果,然後就會被(其他人)否定。」他指佔中後,北京政權已感大局在握,跟泛民交流已是可有可無,故可以預期雙方態度短期內不會有大改變。吳參考台灣經驗認為,北京對港姿態會否改變,還看今年的立法會選舉。

 

他表示國民黨於2014年台灣「九合一選舉」及今年的總統大選,幾近全軍覆沒,令北京數年來積極建立的國共平台一夜失去作用,迫使他們對民進黨伸出橄欖枝。因此吳認為,若香港泛民在今年立法會選舉取得壓倒性勝利,北京可能同樣不得不改變對港政策,即使是建制派小敗,中央也有警戒,要檢討對港政策。

區議會選舉給(梁振英、張曉明)打了響耳光,如果今年的立法會建制派選得更差,你就可以想像那個衝擊……都不要說大輸,小輸他(中央)就會警戒了。
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介民

傘兵區選勝 打梁特耳光

 

然而,不少港人對泛民立法會選情極不樂觀。吳承認泛民大勝機會不高,但仍抱有希望。他指剛過去的區議會泛民選情不錯,代表新勢力的8個傘兵當選,「區議會選舉給(特首梁振英、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打了響耳光,如果立法會建制派選得更差,你就可以想像那個衝擊⋯⋯都不要說大輸,小輸他(中央)就會警戒了」。

 

他又認為香港公民社會目前分成兩翼,一端是從事社會運動(勞工、土地、環保、新移民等議題)的社運派,另一翼是關注政治認同、本土價值、反中國因素的政運派(包括所謂的激進本土派)。兩翼對香港爭取民主均發揮作用,但現時兩翼卻出現矛盾。未來能否合作,對香港的民主未來十分重要。

 

一國兩制分岔路

 

然而,對於一國兩制未來是否能破鏡重圓?吳以一個比喻回應:一個玻璃瓶摔破了,應該重回舊路,把玻璃瓶黏回去?還是應另求出路,找一個更大的容器?未來需要由香港人自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