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當選.博評】勝選全靠Facebook、Twitter,還有……

撰文:張景宜
出版:更新:
希拉里集中打傳統媒體的戰線,在選舉後期,不時見到她的公關團隊轉載報章支持她的新聞,卻不多見關於個人的帖子。她的團隊忽略了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用戶真正想看的內容。
張景宜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支持者的數目、網民互動率等都比希拉里高。(特朗普官方Twitter擷圖)

全世界也許都在疑惑中。從上午一直到傍晚,跟其他國家朋友在討論美國選舉結果,當中不少人認為特朗普的當選大有可能讓美國盛世告終,也反證民主制度未必選到有質素的領袖。

曾經以為,三場辯論讓希拉里挽回不少分數和支持,沒想到只是一種老人家和精英的圍爐取暖,最後她還是走不完最後一里路。多少的報章支持,多少的民調預測,都抵不上現實經濟困境讓部分選民渴望求變的心。結果透過仇恨、製造恐懼和惡意攻擊對手作選舉核心的特朗普,為美國人和全球各地民眾帶來無比驚訝。

特朗普勝選有多種原因,例如民主黨裏支持桑德斯的不願轉投希拉里、美籍華人不支持奧巴馬平權平等的政策、少數族裔投票率低、白人工人階級不滿建制等等,這些因素影響一些選舉人票的走向,但只是局限於個別州分。

特朗普在美國也有不少華裔支持者。 (美聯社)

希拉里團隊忽略社交媒體用戶需求

真正讓特朗普當選的原因是社交媒體的迅速發展,讓自由開明派和保守派都活在不同的時空。不少人也許以為希拉里從政經驗豐富,論述有根有據,應當是總統人選,但數字不會騙人。幾個以工業為主的州分都是搖擺州分,經過了奧巴馬8年來一直強調帶來的改變,只有一少部分人受惠。結果特朗普不停重覆「讓美國重新強大起來」、「把工業帶回美國」,就輕易贏得選票。

當然,特朗普一系列極度惹人討厭的種族和歧視女性的言論廣泛流傳,但社交媒體和傳統媒體爭相報道,反而讓他有更高的曝光率。

根據華爾街新聞的報道,特朗普在社交媒體支持者的數目、網民互動率等都比希拉里高,更曾經試過用20萬美金買下hashtag作宣傳工具,務求讓更多的選民認識他。相反希拉里集中打傳統媒體的戰線,在選舉後期,不時見到她的公關團隊轉載報章支持她的新聞,卻不多見關於個人的帖子。她的團隊忽略了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用戶真正想看的內容,可能是希拉里的生活習慣、喜好和每日行程的內幕和花絮等。結果倒是特朗普拉了一些支持者過去,再用華麗的辭條和誇張的風格,慢慢增加支持者的數目。

「讓美國重新強大起來」是特朗普的主要口號。(路透社)

對比各個民主黨和共和黨參選人自初選以來投放在媒體廣告上的開支,特朗普比希拉里花得更有價值和成效。在競選後期,更用500萬美元透過Cambridge Analytica去找出選民喜好,以發送特定的宣傳廣告。有別於濫炸郵件或是沉悶的電視宣傳片,搖擺州分失業工人看到關於就業的廣告、支持保守價值家庭觀的看到墮胎的廣告、被裁的中層金融管理人員看到批評華爾街的廣告……特朗普支持者各自看到個人化的廣告時,更願意相信他能帶來轉變。

民主黨支持者普遍來自沿岸城市,屬精英、專業人士,也有一些中產階層和年輕人等。即使奧巴馬在選舉後期不停呼籲選民投票,也找了不少明星呼籲,這些支持者的投票率還是偏低,一是因為不少桑德斯的支持者不願轉投希拉里;二是不少原有的支持者覺得經過這8年都沒有什麼大改變,又投不下特朗普,而選擇不投;三是寧願選擇第三路線作出表態。

相反,共和黨中人和支持者,不少人即使初選不支持特朗普,由於實在太想改朝換代,希望重新執政,也有不少反建制的年輕人轉為支持共和黨,加上年紀較大的一群努力呼籲教會、鄰舍、興趣班的老友記投票,一來一回,不盡是因為特朗普多受歡迎,而是希拉里太不受歡迎而輸掉了選舉。

關鍵也許不是特朗普有多受歡迎,而是希拉里太不受歡迎。(路透社)

虛擬世界裏,他一早贏了

中國人內儉、低調,不會隨便說出自己的想法,但美國人不一樣,從小就能言善辯,勇於表達意見,加上社交媒體讓群眾擁有虛擬身分,隔着螢幕隨意發表政見,既不怕說出不滿,更樂於展現憤怒和仇恨。從Alt-Right運動,到一系列反全球化、反建制的群體,就是特朗普的政治護航者。

也許,不少人認為這是Brexit 2.0,其實只是Web 5.0的正常結局。之前在美國民主黨總部,曾經問他們的競選團隊怎看傳統媒體和社交媒體的差異,他們答,很多都是重覆點擊和受操控的結果。

或許,他們今天會有另一種解讀了。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