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愈窮愈要懂理財 月入萬多元沒父幹如何「戒窮」?

撰文:梁啟敏
出版:更新:

香港貧富懸殊問題嚴重,缺乏向上流動機會,年輕人難免對前景悲觀。80後設計師,亦Facebook專頁「窮家有道」版主「窮一生」小時候因父母離婚,由中產變成公屋戶,嘗盡貧窮滋味。他與大部分香港人一樣,沒有父幹、沒有從事「搵錢」行業,只靠儲蓄、學習理財及發展多元收入脫貧。

窮生指,愈窮的人愈要儲錢, 首30萬元很重要,可以令「個心定啲」。(羅國輝攝)

中產變窮的童年

以窮為姓的窮一生(他自稱窮生,即窮先生)現年30歲,小時候家住港島千多呎單位連數百呎天台,惟及至七歲時父母離異,家中出現經濟困難曾入住板間房,兩年後再搬至新界區公屋,「我印象好深刻,九十年代初的公屋環境好差,一入電梯就會聞到好大陣尿餲味。有親戚來探望我們,有些小朋友直接講『你做咩住爛屋?』,自己聽到心裏也不好受。」

因經歷過由中產跌落低下階層的生活,所以窮生對貧窮的感覺特別深刻_對他而言,貧窮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選擇的權利,在包括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因為一個「窮」字而得「硬食」低質素的東西。他說:「香港係蝦窮人嘅地方,所有供應商都知你窮,冇得揀(沒有選擇的能力),所以點解劏房呎價仲貴過私樓,但你都要照住。」

窮生指,年輕人應建立多元的收入來源,並控制開支,健康地累積財富。(羅國輝攝)

從「慳」開始的脫貧計劃

窮生父母一個做生意,一個做銀行工,不少人都疑惑,為何二人離婚後,其母的經濟環境會突然變得差至這種程度。他表示,這是源於母親從小到大都沒有儲蓄習慣,「婆婆在生時,她將所以收入上繳,平日只用婆婆給予的零用錢,婆婆離世後,她便月月清。」眼見母親因沒有妥善理財而承受貧窮的苦果,令他明白理財的必要性和「做人一定不可以窮」的道理。

窮生中學讀書成績不太好,會考後入讀IVE,之後再升讀大學,主修多媒體,畢業後從事出名人工低的設計行業。他指,雖然家貧,但仍努力跟隨個人興趣發展事業,而為着及早脫貧,他在工作初期以較極端的方式儲錢,「第一份工的收入約$11,000,我為了慳錢,中午只買兩個菜肉包吃便捱到回家吃晚飯,用一年時間儲了10萬元。那時因家用畀得少,媽媽都有不滿,但也沒有辦法。」

窮生指,很多人因為沒有應急基金支持生活所需,所以不敢辭職,也沒有餘力抓住更好的工作機會,更別要說創業。(羅國輝攝)

現時,除了設計正職,窮生亦有另外三個收入來源,包括做租用活動空間生意、投資及廣告兼職。他強調,打工仔起碼要有兩個收入來源,「投資時,大家都識要分散風險,咁點解只靠一份工的收入來源,大家又唔覺得唔穩陣呢?」

不少人誤以為窮生是精於投資的「金融佬」,不過,他表示,自己讀設計出身,正職做設計師,與很多香港人一樣,沒有時間經常留意股市,因此不會以短炒方式買賣股票,反而喜歡做足功課,分析環球經濟及公司業務後,大手買入股票「坐貨」,而且每次投資都不會低於30萬元。

「例如,2018年時我用100萬元在低位買入香港電訊,一年後它升了9%,派5.5厘息,一共賺了16萬元,與身邊炒賣了一年的朋友的成績相約。」不過,窮生表示,今年經濟不穩定,他已大幅減持股票。

小時候的貧窮經驗,令窮生明白窮人沒有選擇的苦處,也決心脫貧。(羅國輝攝)

Fxxk you moeny的重要

近年社會氣氛低落,加上樓市高企,買樓無望,不少年輕人對未來失去希望。窮生指,這一代的家庭環境較佳,不少人自小生活無憂,惟剛踏入社會,月入萬餘元,才驚覺自己成為「窮人」,落差極大,難以接受。此外,不少人一畢業便將目標設定為買樓,「由0一下子跳到100,自然覺得好難達到。」

窮生建議,他們可以設定階段性目標,例如是可供自己六個月不用工作也可生活的儲備基金,他稱之為「fxxk you money」,大約是十多萬元。「fxxk you money」的重要之處,在於可讓打工仔不怕因突然失去工作而沒錢開飯,結果因生活需要而眼白白失去一些明明可爭取的機會。他指,打工仔要有足夠的生活費才可從容地思考未來的方向,並有更多空間找尋向上流的機會。

窮生指,拍拖不一定要高消費,他與女朋友窮太拍拖時,不時去新地方影相,發掘平價美食,也有另一種樂趣。(羅國輝攝)

小心社交媒體

此外,窮生認為,年輕人應及早發展個人興趣,避免過份受社交媒體的價值觀影響,「Instagram令不少年輕人有一種錯誤的認知,視這種五光十色的生活為標準,但現實其實好難做到。」他又指,培養興趣更有助發展副業,甚至創業,因很多做兼職的人都是靠個人專長賺錢的,例如設計、IT、文字工作、教琴、揸uber等。

窮生指,脫貧最重要是心態,一定要有目標和自律,他亦建議年輕人每月最好儲起四成至一半月薪,「畢業生頭幾年的起步點相約,如果你一直月月清,不開源節流,十年後,大家的差異可以好大,而且三十歲後只會更不願意承擔風險。」

窮生指,要擺脫貧窮,第一步是要了解自己窮的原因,例如是消費型,家貧型,抑或窮忙型,才能針對性解決問題。(羅國輝攝)

窮生笑謂,可能自己窮了太長時間,所以自小已沒有很大物慾,直至現在,每月的使費約$4,000(不計供樓),「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種心態好『廢青』,但我覺得,如果我不用買很多東西,自然不用賺太多錢。」

窮生現時有七位數字資產,說不上是富豪,但絕對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他稱自己已達成「半財務自由」,「如果供完層樓就是真正的財務自由。」他指,人愈窮更愈要懂得理財,「理財其實是生活技能,可以善用有限錢做到最多的事。」

立即下載《香港01》,緊貼公務員職位空缺、勞工處筍工推介,了解CV、面試致勝技巧!下載網址:https://hk01.app.link/bkbJyY5t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