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丁斯基|點、線、面中有抒情 解密抽象藝術的獨特美學

撰文:慕尙藍
出版:更新:

之前我們在介紹保羅・克利(Paul Klee)時,曾提到來自俄國的抽象畫大師康汀斯基(Wassily Kandinsky),而12月正是他的月份,他於這月出生,亦在這月去世。
克利與康丁斯基是終生的摯友與藝術夥伴,在繪畫之外兩人都有音樂的修養,同樣看出了音樂與藝術之間的融和,康丁斯基就曾說:「顏色是琴鍵,眼睛是琴槌,靈魂是鋼琴的琴絃。藝術家就是演奏的手,撫弄著一個又一個琴鍵,讓靈魂震顫。」

要為藝術欣賞尋找一個標準答案,是不可能的事。也許有些畫在你眼中是只應天上有的驚世之作,但在他人看來只像是小孩子在玩泥沙的潑墨。抽象派藝術(abstract art)作品就經常陷入這種兩極評價的漩渦之中,一幅幅以凌亂的線條、零星的斑點和不守規矩的用色所「拼接」出的藝術品,如果要為這些獨特的美學解密,也許從今天的主角康丁斯基入手是個不錯的選擇。

瓦西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Getty Images)

從音樂開始直到拿起畫筆

瓦西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年12月16日—1944年12月13日)是出生於俄羅斯的畫家、美學理論家、音樂家以及詩人,他亦是俄裔法國哲學家亞歷山大・科耶夫(Alexandre Kojève)的叔父。十九世紀中期的俄國,正是經濟、文化的全盛時期,康丁斯基雖然從小學習音樂、繪畫等藝術,不過其人生初段一路都跟隨父母的安排——成為一個律師。

直至1896年,三十歲的康丁斯基參與了莫斯科展出的法國印象派畫作展,深受《日出・印象》的藝術大師莫內(Claude Monet)的啟發,毅然決定搬往德國慕尼黑,進入極富盛名的慕尼黑美術學院就讀,自此走上了藝術家之路。

莫內:「印象」是日出那一瞬間的真實感受|人與物

剛開始習畫的康丁斯基,受印象派的影響很深,其中《藍騎士》(Blue Rider,1903)可說是他早期的代表作:畫面描繪身披藍色斗篷的騎士,穿越一片綠草山地的景象,繪畫輪廓粗略,猶如一群色彩的組合,這些都跟傳統印象派的用色大相庭徑,似乎自從踏入繪畫界的一刻,康丁斯基就已經對色彩有著特殊的直覺。

康丁斯基的早期作品《藍騎士》(The Blue Rider)1903,油彩、畫布,現為私人收藏(資料圖片)

1910年之後,康丁斯基的作品逐漸擺脫了早期印象派的影子,轉而靠攏當時流行的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並且在這段時間他和好友馬爾克(Franz Marc)創建了「藍騎士」畫社(英文:The Blue Rider/德文:Der Blaue Reiter),這個曾經出版自己的刊物《藍騎士年鑒》,還於1911年至1913年在慕尼黑組織舉辦了兩次展覽,直至1914年一戰爆發而解散。之後加入藍騎士的還有保羅・克利(Paul Klee)及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等;也自從「藍騎士」開始,康丁斯基的畫風正式宣告進入抽象派時期。

保羅・克利:繪畫就是帶着線條去散散步|人與物

《黃・紅・藍》:線條隨風起舞

康丁斯基成熟期的畫作,大多捨棄了對具體事物的描繪,轉而用心鑽研線條和色彩在人類心理引起的反應,創作了許多純粹由顏色、線條和各式形狀構成的作品,而且其命名往往頗具個性:只標上類似樂章的序號,或者直接以「第幾號構圖」(Composition)為名,以描繪抽象的感覺,作為藝術家個人的情感抒發。

「第幾號構圖」系列:

康丁斯基自由抽象的作畫手法是大約在1910年藍騎士時期成形;而在1922 年,康丁斯基受聘到德國魏瑪包浩斯(Bauhaus)設計學院當教員時,他也進入了他抽象派藝術創作的高潮,他的繪畫逐漸從自由的抽象,轉向一種有規則的抽象形式。

《黃・紅・藍》(Yellow-Red-Blue, 1925)可謂是他最具詮釋價值的代表作,這幅飽含規則形狀、直線以及幾何圖形的畫作巧妙地結合了作者情感的熱烈釋放,結合的方法是在幾何結構與造型中配上明亮的光與柔和的色彩,使抽象的線條繪畫富於激情和浪漫。

康丁斯基《黃・紅・藍》(Yellow-Red-Blue)1925,油彩、畫布 ,現藏法國巴黎龐畢度藝術文化中心 (Wikimedia Commons)

《黃・紅・藍》採用「對立」的原則作構圖:右半部以深藍和深紫兩個圓形為基底,顏色和線條較為渾厚濃重;左半部以淺黃色為主的畫面就顯得輕盈許多,但增多了細緻的線條。

畫面背景的畫法剛好相反,厚實的右邊以清素的淡黃作底層,輕淺的左邊則以從邊框暈染的紫和藍來支撐,使得色彩完美地遮蓋了線條和幾何圖案的突兀與枯燥,同時也令線條支撐起顏色的擴散與交集,達到視覺效果的最佳和諧。

對觀賞者來說,抽象藝術本來就是捉摸不定的意念圖案,所以面對《黃・紅・藍》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棄無謂的猜測、揣摩與思考,在色彩、線條的舞動中,盡情體會藝術的純粹與美麗。康丁斯基也終於融合了自己早期直覺式的畫風與幾何圖形元素,使他的作品留下了抽象的墨彩。也許對觀眾來說他們並不習慣這種形式至上的表現,然而這些畫作的美麗卻是不可置疑的。

抽象主義的美學精神

若要追本溯源,康丁斯基的抽象美學實然並非原創,其最早見於德國藝術史學家沃林格(Wilhelm Worringer)的著作《抽象與移情》(Abstraktion und Einfühlung)。

沃林格《抽象與移情》(Abstraktion und Einfühlung)(Wilhelm Fink Verlag)

沃氏認為,在藝術創造中,除了移情的衝動以外,還有一種與之相反的衝動支配著,這就是「抽象的趨勢」。抽象的源頭來自於人與環境之間存在著衝突,人感受到空間的廣大與現象的紊亂,在心理上對空間懷有恐懼,並感到難以安身立命,故此心靈既然不能在變化無常的外界現象中求得寧靜,只有到藝術的形式裡尋找慰藉。

人若不能從外界客觀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那唯有將客觀物像從其變化無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來,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價值。所以抽象藝術放棄了具體的內容和情節,突出運用點、線、面、色塊與構圖等純粹且恆久的繪畫語言來表現內心的情緒和節奏。

一般泛指的抽象藝術,包含兩種類型,第一種是熱抽象或「抒情抽象」,以自由的弧線為主,用色彩和有變化的線條來創作,代表人物就是康丁斯基,他善於運用圓形、半圓形、三角形、四邊形等弧線與幾何圖案,加上活潑豐富的色彩,呈現和諧蓬勃的生命力;而另外一種冷抽象,則是以純粹的幾何塊面和單色運用構成的作品,代表人物就有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蒙德里安《紅、藍、黃的構圖》(Composition with Red, Blue, and Yellow)(Wikimedia Commons)

不過康丁斯基被譽為抽象表現藝術(abstract expressionism)之父,並非止於他的藝術創作,他同時也是藝術理論家、美學批判以及教育家,這是藝術史上少有的。《藝術的精神性》、《點與線到面》等康丁斯基教職時期留下的著作,俱是現代藝術理論的經典文獻。

康丁斯基《點與線到面》(Dover)

康丁斯基最為生動的美學思想,就是「音樂性的藝術喚醒」,或許是從小學習古典音樂,康丁斯基運用色彩的靈感大多來自音樂:不受視覺限制的音符排列看似自由散漫,實則有著很強的邏輯和秩序,失之毫釐就不能達致「悅耳」,何談打動聽者。所以康丁斯基的理論和實踐,就是要從色彩、線條和畫布跟我們的心靈產生共鳴,且用他的一句話作結:「顏色是琴鍵,眼睛是琴槌,靈魂是鋼琴的琴絃。藝術家就是演奏的手,撫弄著一個又一個琴鍵,讓靈魂震顫。」(Colour is the keyboard, the eyes are the hammers, the soul is the piano with many strings. The artist is the hand that plays, touching one key or another, to cause vibrations in the soul.)

【人與物】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