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教山蓄水池|「羅馬式拱」說法不算錯但聽上去像「美式漢堡包」

撰文:來稿
出版:更新:

編按:羅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歷史與知識不是一天就學會的。大家都在努力地為香港歷史填充,你有你為標竿編歷史,我有我為感情談建築,各自各精彩。近日,社交媒體發揮民間力量,從地名考據到建築知識商榷,無一不精彩。本版獲 Facebook 專頁「一樓一事 One Building One Story」授權轉載 。

文:一樓一事 One Building One Story

(Facebook:一樓一事 One Building One Story)

傳媒不斷用古羅馬式來描述主教山蓄水池。有些甚至說羅馬拱、羅馬柱等等。

首先,蓄水池的柱子並不是羅馬柱。羅馬式建築物柱子繼承了希臘三式,再發明了一款「Composite Column」。而希臘人的數學理論就完全表現在這些柱子身上。

(Facebook:一樓一事 One Building One Story)

每款柱的直徑、形狀、紋理、柱座及頂冠都有嚴格比例,不可隨便改變。蓄水池中的柱子,只是功能上需要,利用香港既有建築磚石物料建造,和羅馬建築風馬牛不相干。

不過,古羅馬人的確特別喜歡「玩水」,因此在水利工程上是先驅,而蓄水池「Cisterns 」在很多城市,甚至羅馬貴族的大別墅,例如 Hadrian's Villa 都會見到。

(Facebook:一樓一事 One Building One Story)

蓄水除了主要是為了提供飲用水外,也供水給噴水池、花園內的園境裝飾等等用。因為羅馬人基本上只用拱「arch」作為大型建築結構的承托系統,所以拱式結構,包括拱頂「 vault」就是地下蓄水池的唯一建築結構方式,別無它選。所以用「羅馬式」來形容這個蓄水池還是相對貼切。

(Facebook:一樓一事 One Building One Story)

至於香港建築物有沒有羅馬人發明的 「Composite Column」呢?這款柱是五式中最考工夫的一款,基本上合併了 Ionic 和 Corinthian 的柱冠,,雕工複雜,非常細緻。筆者印象中,只有一棟非常古怪外型大廈的入口有。就是第一代的東亞銀行!

講完柱,講下拱(Arch)。

多份傳媒用羅馬拱來形容蓄水池結構。的而且確,拱去到羅馬人手上被發揚光大,但羅馬人並沒有發明拱,他們只是繼承了「Etruscans」(一個比古羅馬更早的意大利半島文化)所用到的建築技術。

拱的各種形式(Facebook:一樓一事 One Building One Story)

歷史學者很少說「羅馬式拱」,正如大家不會說美式漢堡包一樣,因為漢堡包已經包含了美國意義。在古羅馬時代建築,拱只是一個建築結構名稱,是建築物的一部分,不過因為有其重要及必要性, 拱 「Arch」這個字變得和建築息息相關,例如:「architecture」,「archetype」等等字眼。

古羅馬廣場上最大的建築物——馬克森提烏斯和君士坦丁巴西利卡(Basilica of Constantine and Maxentius)(Facebook:一樓一事 One Building One Story)

「拱」這個結構能夠發揚光大,主要因為羅馬帝國強大,很多防禦及民間工事都用拱作為基本結構元素。一直發展下去,在不同地區文化才衍生出不同類型的拱。例如中古時代歌德式尖拱 「Gothic Arch」。不過必須指出, 拱在其他歷史文明中也曾出現,只是羅馬人首先玩得盡,玩得叻,歷史功勞俾哂佢地!

古羅馬時期建造的加爾橋(Pont du Gard)(Facebook:一樓一事 One Building One Story)

為什麼拱重要?因為有拱才有拱頂(Vault),及圓穹 (Dome),沒有這些演化,就沒有精彩的西方建築文明出現!

主教山蓄水池(Facebook:一樓一事 One Building One Story)

回到蓄水池,公平一點評論,蓄水池的結構真的平平無奇,只是一排列的拱,支撐著十分扁平的拱頂(vault),而且頂部(vault depth)空間不足,證明原本並沒有想到有大量泥土樹木綠化在池上。可以說是十分簡陋的處理。不過不過不過,arch+vault 一起,就製造出極奇妙的空間效果,包括節奏感,光影感,層次感, 這個就是羅馬人聰明之處,亦是蓄水池空間漂亮美妙之處!所以欣賞蓄水池要看整體,單說什麼羅馬柱,羅馬拱沒有意義。而且據說以前尖東某夜總會內都有不少這類羅馬柱+羅馬拱裝飾!

最後,香港建築物有沒有的漂亮圓拱及拱頂呢?有,銅鑼灣天主教基督君王小堂,跑馬地聖瑪加利大堂!

【本文獲一樓一事 One Building One Story授權轉載。標題為編輯撰寫】

延伸閱讀——主教山蓄水池|無人視察亦無人負責 俹簁又有乜好怕喎?|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