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映院電影」崛起,戲院如何迎戰?

撰文:李偉民
出版:更新:

根據電影行內的傳統定義,那些在戲院播放的才叫「電影」。而且,電影還要有故事,於是,「紀錄片」及「劇情式紀錄片」(docudrama) 不被視為正統電影;是故,香港電影金像獎不設「最佳紀錄片」,而香港電影發展局也一向跟隨這傳統方向,在電影院播放的電影是「劇情片」(feature film) ,或叫它做「映院電影」(cinema movie)。

但是,最近幾年「非映院電影」突圍而出,其崛起現象威脅戲院,可是,電影界有部分朋友仍然抱舊拒新,不迎戰這另類突圍。

都是電腦和手機帶出來的挑戰,以往被視為「新媒體」(new media)的影片,難登電影院的大雅之堂,但是,它們已變成為主流。內地報導說,去電影院看戲的熱潮似乎漸淡,甚至萬達、華誼兄弟、博納這些大電影公司,也面對新媒體電影的嚴重威脅,表現可能倒退。

這些新媒體「非映院電影」可分4類:

去戲院看電影,限時限刻,但是OTT電影輕鬆方便,回到家裏,按鈕召喚,電影便在電視屏幕出現。(路透社)

(1) 電視電影(OTT)(over-the-top),或叫「機頂盒電影」,或叫「網大」(即網絡大電影):Netflix一類便是了,這些電影不在戲院播放,不過製作質素可能比「大電影」更佳。去戲院看電影,限時限刻,但是OTT電影輕鬆方便,回到家裏,按鈕召喚,電影便在電視屏幕出現。幸好,它們3D的電影效果未如理想,而「家中4D電影」仍未發展起來,否則,對戲院的影響更甚。

(2) 手機電影:現在流行的手機電影,可能只是「低解像度」視訊,製作成本只有二、三百萬,這些電影不會在戲院或電視播放,大家只要付兩三元 ,便可以隨時隨地在手機觀看,這些電影最多是青春愛情片。

(3) 微電影:現在,片長90或100分鐘以上才算電影的定義已過時,微電影可以任何長度,15分鐘到半小時都有,不要看輕這些微電影,由於它們可以間接用來賣產品廣告(例如化妝品、旅遊等)。故此,有些微電影因為有廣告商在背後,故此費用龐大、製作精美,還有大明星參與,而且,微電影多是免費收看的。

(4) 社區電影(community movie):由於戲院的票價一天比一天貴,動輒一百元以上,什麼4D電影,更接近二百元。於是,志願團體或有些公司會在露天地方、社區會堂、學院、工廠大廈的天台播放電影,它們有些是戲院不敢播映的政治電影、有些是懷舊電影。據聞有社企及志願組織正籌備拍攝「社區電影」,因為電影不須符合戲院的播放制式和要求,內容可以極度勵志,故此,拍攝成本變得便宜,聽說老人家最喜歡觀看這類社區電影,有時候,戲票可以在一天之內被搶光。

在內地,更有人建議「高鐵電影」,以後看首輪電影,不用去戲院,乘客坐高鐵時,只須通過手機程式付費,便可以安坐椅上,享用電影。(視覺中國)

最近,側聞有些投資者正在探討「試映室」的可行性,這些試映室以播放藝術電影為主,觀眾以「會員制」運作,播放的座位叫「會所電影」(studio movie),可能只有二、三十個,所以,這些試映室不用放在租金昂貴的購物商場。

在內地,更有人建議「高鐵電影」,以後看首輪電影,不用去戲院,乘客坐高鐵時,只須通過手機程式付費,便可以安坐椅上,享用電影。

面對「非映院」的平台及場地來勢洶洶的競爭,戲院可以做的便是以「UX」(user experience 用家優質體驗)來迎戰:

(1) 首先,要以優質裝潢,讓觀眾置身於五星級酒店的環境觀看電影;
(2) 多安裝一些Imax或是會噴風和噴水的MX4D、或是未來的VR(虛擬現實)影廳;
(3) 電影院轉型為社交場所,例如搞電影包場派對、電影晚餐會、電影研討會等;
(4) 搞「專題電影系列」,例如蜘蛛俠系列、宫崎駿動漫系列等,吸引觀眾;
(5) 舉辦電影節,例如亞洲電影節、Sundance Film Festival,戲院從而建立自己的「粉絲」群;
(6) 提供其他增值設施,例如書店、餐廳、設計廊等等;
(7) 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例如座位可以完全放平,觀眾可以要求拿取枕頭、毛氈、躺在「床上」看電影。我在曼谷,享受過躺著看電影的樂趣,枕頭極香甜,太舒服了,看了一半便睡著。

 哼,這樣再走下去,一邊在戲院看電影,一邊有人幫你做腳底按摩的日子還會遠嗎?所謂「有危便有機(即機會)」,我們生活在大時代,是否要窮則變、變則通?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