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林之戀】人類就是不愛改變

撰文:方俊傑
出版:更新:
原來,到有一日,危機湧現,人類,99% 還是傾向不變應萬變,才懶得理會博一博可能可以贏開巷。安全感最重要。這就是真愛。愛的,叫自己。
方俊傑
《布魯克林之戀》(圖片由歐洲電影節提供)

出爐最佳女配角 Alicia Vikander,靠 Joe Wright 四年前執導的《貴族孽緣: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打入荷里活。導演曾被視為矚目新星,點知愈拍愈頹。發掘女星的功力卻不容否定。Alicia Vikander 之外,還有 Keira Knightley,還有成名作《愛・誘・罪》(Atonement)位童星 Saoirse Ronan。事隔十年,參演過幾齣口碑不太成功的作品後,碰上《布魯克林之戀》(Brooklyn),總算重踏正軌。

Saoirse Ronan 生得不算標緻,是缺點也是優點。由童星起步,一跳,已經跳入女性範疇,完全不用停滯於青春期尷尬期。在《布魯克林之戀》,她飾演一個在家鄉搵唔到食的愛爾蘭少女,隻身移居美國,苦苦適應,終於搵到男朋友,仲私下結埋婚,生活大有改善。偏偏返老家出席完家姐個喪禮後,竟然撞到份好工又有個絕世好男人追求自己。點算好?

茜爾莎年僅21歲,但她於《布魯克林之戀》的演出被指近乎完美。(《布魯克林之戀》劇照)

女主角選擇 不過是人類天性

電影最精彩就係呢一段:當女主角還在掙扎,唔知轉投愛爾蘭新歡好,抑或死守布魯克林舊愛好。有個八婆神奇地知道她已婚的秘密。女主角立即向本來毫不知情的阿媽告解,然後飛快地買船票返紐約搵老公。突然之間,諗都唔使諗。所謂愛情,完全是逼出來。她在紐約時,老公日日冧自己,她以為自己好愛;她在愛爾蘭時,新歡日日晒碼頭,她以為自己變心。原來,到有一日,危機湧現,人類,99% 還是傾向不變應萬變,才懶得理會博一博可能可以贏開巷。安全感最重要。這就是真愛。愛的,叫自己。

電影拍得很美。五十年代的布魯克林像天堂,個個新移民也可以實踐理想,沒有罪惡沒有壞人沒有污染。愛爾蘭相反,又保守又沉悶又落後,只有種不知該怎樣形容的情意結。局外人望入去,你以為人人也渴望逃離困局,由愛爾蘭出走到布魯克林?

錯了。像女主角,身在愛爾蘭,曾忘形到連老公寄來的情書也不屑一看。地方一片死寂又如何?慘得過她的薪水高,去五光十色的布魯克林都搵唔到。若非情況危急隨時全軍覆沒,我敢下注她會選擇留在原地。

不信?你看看亞視員工。薪水高,但無糧出,尚且堅守陣線不離不棄啦。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