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聯盟.影評】輸在起跑線 DC要追上Marvel還有很長距離

撰文:方俊傑
出版:更新:

很抱歉,看《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很難不拿來跟Marvel的《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比較。如果你是DC的fans,不能接受處於下風要發力狂追的現實,建議你不要閱讀這篇文章。先旨聲明,改編超級英雄漫畫的電影,我的最愛,仍然是Christopher Nolan的《夜神》系列。DC的。

純計票房,DC出品其實一點也不失禮。就算口碑奇差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Dawn of Justice),或《自殺特攻》(Suicide Squad),美國票房也拍得住Marvel套《蜘蛛俠:強勢回歸》(Spider-Man:Homecoming)。只要回復正常少少的《神奇女俠》(Wonder Woman),票房數字也勝過被激讚的《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Captain America:Civil War)。有理由相信,即使《正義聯盟》的口碑不夠理想,也不會影響票房成績。

看《正義聯盟》,很難不拿來跟Marvel的《復仇者聯盟》比較。(《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劇照)
+20

【編按:以下內容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關於《正義聯盟》,我的觀後感是改正了,也改差了。先說一個題外話,今年三月,導演Zack Snyder的女兒自殺,兩個月後,導演離開團隊,由Joss Whedon接手。Joss Whedon是誰?Joss Whedon是兩集《復仇者聯盟》的導演,過檔DC,本來為《正義聯盟》撰寫劇本,臨危受命,最後負責為電影埋尾。你說《正義聯盟》沒有傾向Marvel化,是騙人的。神奇女俠與蝙蝠俠的打情罵俏,閃電俠跟蝙蝠俠的彷師徒關係,眾英雄的鬥嘴搞笑,你很容易便能夠在Marvel出品中找到類似參考。節奏明顯加快,顏色變得豐富,跟Zack Snyder由《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開始建立的美學,漸行漸遠。對,你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撥亂反正,但Marvel是Marvel,連DC也是Marvel的話,又算不算好事?

何況,如果站在同一條賽道,DC真係輸在起跑線。人家是先有兩集《鐵甲奇俠》(Iron Man),捧起了一個重心人物,再配合雷神、美國隊長,才建築起《復仇者聯盟》,再以舊帶新,開枝散葉。發展到今日,已經似《壹號皇庭IV》,有歐陽震華有陶大宇有蘇永康做膽,拖蔣志光拖譚耀文拖黎耀祥拖任何人都可以,角色與角角之間的感情,演員與演員之間的默契,是跟觀眾同步發展。《正義聯盟》先天倒轉行,辛辛苦苦展開超人與神奇女俠與蝙蝠俠的關係,都未成熟,又硬生生插多三個新角色入去。在《壹號皇庭》,不用有什麼情節的,基本上,你看到幾個主角圍埋吹水都已經夠好睇;在Marvel世界,情況類似。在《正義聯盟》,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任你編劇再厲害,也無法扭轉乾坤。要怪,只可怪老闆們目光短淺手法急進。

《正義聯盟》先天倒轉行,辛辛苦苦展開超人與神奇女俠與蝙蝠俠的關係,都未成熟,又硬生生插多三個新角色入去。(《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劇照)

在《正義聯盟》,局限明顯到連BB仔也清楚看到。汲取之前的教訓,不敢太婆婆媽媽,於是接近一刀切地將新角色的背景盡量簡化。對角色便不夠感情,但如此組合成軍,也用了差不多一小時。為避免片長失控,只好將奸角平面化處理,《龍珠》式集合三個盒可以毁滅世界的設定,未免熟口熟面,都算了,更慘是個大佬相當弱雞,其實完全沒有構成過危機感,出場的功能,彷彿只為交代背後有另一個更大的大佬。這一齣《正義聯盟》,只能看成是一齣過渡之作,就似《哈利波特》或《飢餓遊戲》之類系列的大結局的上半集。不錯,是比以前的失敗之作優良了,至少,一眾英雄行出來,你也會覺得幾型,而不再覺幾好(取)笑。不過,要同樣去到《壹號皇庭》式自成一格,還真要靠之後的《Aquaman》、《Flashpoint》、《Green Lantern Corps》等等繼續努力。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