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我去月球.影評】沒有「如果」的愛情便沒有悲傷

撰文:柳凝之
出版:更新:

世界如果沒有「如果」,或許會少一點悲傷。

沒有「如果」,你不會想起重頭再來;沒有「如果」,你只會橫衝直撞而不知何謂後悔當初;沒有「如果」,你不曾想過可以為她做得更多;沒有「如果」,你不知道原來你做少了許多。

當你相信凡事有take 2時,這機會反而衍生更多的自責和遺憾,地球人到底有沒有去過月球,而自己又到底有沒有放膽的擁抱過內心夢想?

六個高中生組成「月球幫」樂團,貴為校園風頭躉的恩佩(宋芸樺飾)夢想成為歌手,最後在比賽中被小室哲哉垂青,獲得日本發展的機會。無奈青春的光芒被歲月沖洗得一乾二淨,恩佩在日本發展平平,生活更一塌糊塗,令青梅竹馬的正翔(劉以豪飾)心痛不已。在一次奇幻的經歷裡,正翔意外回到1997年的校園,在三天的有限時間裡,他決定去逆轉恩佩的命運。

貴為校園風頭躉的恩佩(宋芸樺飾)夢想成為歌手,最後在比賽中被小室哲哉垂青,獲得日本發展的機會。(《帶我去月球》電影劇照)
+6

【編按:以下內容或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青春很累。」電影開初不經意的一句對白打開序幕。青春不過讓人身累,但現實卻叫人身心疲累,面對未來的不景氣,現實把原有的信念逐一擊破,凡事累透了也可輕易捲土重來,你說多好?這就是青春的特權。正翔的三天時限,見盡青春與成熟人生的強烈反差,同樣的事情,青春叫你輕描淡寫,成熟卻叫你思前想後。說穿了,原來現實未曾變得艱難過,是你親自為自己披上重重枷鎖而已。

尋不到的夢想不是夢,有多少人口裡說夢想達到,身體卻誠實的原地踏步?這赤裸的說明了,大部份人的夢想是不能成真的,世界亦由此至終看不到他們。當青春的勇敢不復在,夢想破滅被揭曉,「青春很累」這四字謀殺了無數成年觀眾僅餘的自信。

如果沒有過去的記憶,你便沒有年齡的慨念,「青春」也不會顯得出類拔萃,沒有「如果」,你更沒有重返過去的念頭,並衍生任何無謂的遺憾。

當你擁有三天的復活時間,你選擇做甚麼?坊間曾有不少關於臨終人士或死囚的訪問,原來當一個人要離去時,多不是希望擁有甚麼,而是後悔錯過了甚麼,盡一生的力氣去學習「擁有」,倒頭來終結時卻執著於「失去」,生命的諷刺往往成為你的最大遺憾。

三天的時間,正翔選擇做喜歡的事,答謝親人,和勇敢的去愛,原來當你回到過去,你只想做盡小事,而不是甚麼大事件。

三天的時間,正翔選擇做喜歡的事,答謝親人,和勇敢的去愛。(《帶我去月球》電影劇照)

你不用完美,也值得被愛;愛情需要不完美,才值得被愛。也許愛情的一部份,是由缺陷組成,《帶我去月球》故事的美麗之處,是說明當你抵達月球時,你的幻想就此終結,夢想給擁抱了亦意味你再沒有追尋的理由,月球上的人從此顯得份外寂寞。

若然覺得愛情有缺失,當你回到起點時,重整片段是否就意味可以捲土重來?人物依舊但面目全非,隨著環境的改變,關係已暗地裡變質。缺失給修補了,這段感情卻不再是你所珍而重之的一段,原來之所以你珍惜,就是因為她存有那份缺陷美。

原來當你回到過去,你會選擇更早的離她而去,因為未來的你已猜想得到,把她命運逆轉的最佳方法,就是自己離開,讓她遇上未來那個更好的人。正如電影《回到未來》的法則,你的一舉一動也會影響未來的任何發展,假若拯救了恩佩,卻會導致未來的正翔與她成為陌生人,正翔應該如何取捨?

不要回去了,就把美好的回憶留在舊地吧,這才是真正的愛情保溫。

若然覺得愛情有缺失,當你回到起點時,重整片段是否就意味可以捲土重來?(《帶我去月球》電影劇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在前,《帶我去月球》的表現是令人喜出望外,成功成為青春遺憾系列的鐵三角。《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說明你內心那個最愛的人往往是追不到的人;《我的少女時代》提醒青春路上,總有一個改變你生命的壞人;《帶我去月球》則補完大眾的夢想,就是回到同心平行時空裡隨心所欲。

青春裡的那個夢中情人,不一定是沈佳宜,更多時候會是那不算最漂亮,性格卻最討好最能震撼你心的一個女生,宋芸樺緊接《我的少女時代》,呈現夢中情人的另一面貌,相比沈佳宜,像宋芸樺這樣的女生更入屋更能走入你心房。

小室哲哉的鋪排也是另一亮點,畢竟現實裡昔日的「小室弟子」真的全是懷才不遇收場,那種殞落的感覺更顯青春遺憾四伏的哀傷。

香港人雖對張雨生認識不深,但他的經歷和歌曲是電影的震撼彈,越看電影越覺可惜,但正如他的歌曲所帶出的慨念,在最美麗的時候 say goodbye的,是最令人期待的,正如在最好的時候與對的人完結,才顯得這個「對的人」是如此的地位非凡。看畢電影,《我期待》這一首金曲,入腦程度不下於《那些年》和《小幸運》。

「我情願 分合的無奈 能換來春夜的天籟」 世界如果沒有「如果」,或許會少一點悲傷。但沒有悲傷的愛情,還算不算愛呢?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