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展覽】像素之後,數位以外:置身動漫美學雙年展

撰文:查映嵐
出版:更新:

今屆的動漫美學雙年展〈像素之後〉繼續在城大創意媒體中心舉辦,同一空間,藝術家人數由前年〈慢之極之快〉的14人減至8人,作品數目少了,展示空間更充足,令沉浸式的作品效果更好。
不過,因為都是新媒體作品,不少既有影像也有聲軌,雖然分隔成小房間,解決了影像之間互相干擾的問題,但聲軌還是有重疊情況。

圖途《當動畫遇上建築》(相片由康文署提供)

我去看時,莫奔作品的音量過大,掩蓋了附近作品的聲音——特別是李穎姍《在浮游中發呆》裏的微細電磁波聲音,理想的做法會是安排人手在場維持作品聲量的平衡,連帶確保各種器材運作順利。想來新媒體展覽對於人手的需求始終比較大。

李穎姍《在浮游中發呆》(相片由作者及康文署提供)

沒用上數碼媒介 在浮游中發呆

李穎姍雖然常以聲音為媒介,但作品總是比無聲、固態的畫或雕塑更安靜。這次的新裝置,雖然以聲音產生動能,應是展覽中唯一沒用上電腦或數碼媒介的作品,但並沒過份強調精巧的物理操作。

地上石春排成圓形,裝置正中的燈泡散出光暈,上面是懸垂的枯枝,加之聲音產生的電磁場,整體彷彿形成結界,結界內小人靠在玻璃水缽邊上,好生閒逸,像在一個歡樂的天國。

裝置流露童趣,然而,結界外部的某處,還有一個倒掛的小人在窺視着一切,同時,水缽上其中一人的影子被放大投射到牆上──若牽扯到柏拉圖洞穴的份上大概是過份解讀了。但無論如何,這個未經數碼化的場所,其實也不是一個沒有陰影的天堂。

坐沙發看電視 感受展品意義

莫奔《Quarxs》(相片由作者提供)

莫奔的《Quarxs》是1991至93年的舊作,也是最早的電腦動畫電視劇之一,有趣的是原來作品曾在法國私人和公共電視頻道播放過!作品一共12集,每集3分鐘,由一位「比較加密生物學家」敘述他對於「Quarxs」的研究,我看的那一集是關於一種叫「elasto-fragmentoplast」的生物,能擠碎附近的物件。這次《Quarxs》還是在電視上播放,周邊佈置成家居客廳的樣子,觀眾得坐在沙發上,拿着搖控選取集數,戲仿對象既是普及科學節目(這可能在法國比在香港普遍),更是坐在電視機前無差別地接收訊息的觀眾。

葉旭耀《西西弗斯》(相片由作者及康文署提供)

我們都是西西弗斯

相對之下,葉旭耀《西西弗斯》的空間設計介乎書房和電影院之間,在外窺看的觀眾瞥見書桌上的鍵盤,即不由自主地走到桌前坐下:鍵盤擁有召喚我們靈魂的魔力。

這是一個電腦遊戲,玩家可選擇的是:切換視角、推石、停止推石。透過切換視角,你可選擇「扮演」西西弗斯、石頭、旁觀者,或神,但無論你選取哪個「角色」,可能的動作只有不停按space bar,是雨是晴還是得不住地推石。

指頭無限重覆同一動作之際你開始察覺,平日工作、打機不也是這樣嗎,呆看屏幕,拍打鍵盤──電腦/電子產品就是我們命中的巨石。玩到無聊時你可以離開,留下西西弗斯赤身在曠野發呆;弔詭的是,西西弗斯停止推石之時,卻是你再度開始推石(㩒電話、打電腦……)的時候

掌中電話融合成展品的一部分

展覽的點題之作要算李天倫《動畫師們的「數位」肖像》。頭像被換算為空間座標,藝術家把這一堆數字抄寫到圖紙上,以之為「數位肖像」。當像素還原為數字,圖像即無法被辨認,觀眾必須透過QR code方可看到宮崎駿、華特迪士尼等動畫大師的頭像,實體展覽空間與手機互為倒錯,哪個才是展品?哪一幅才是「真正的」數位肖像?是否必須兩者都看到才算是完整的觀賞經驗?這年頭沒有智能手機,確實有許多東西無法「看見」,但是此作也提示我們,手機能呈現的亦非世界的全部。

李天倫《動畫師們的「數位」肖像》(相片由作者提供)

〈像素之後:動漫美學雙年展2015-16〉
時間:即日至4月17日,中午12時至晚上7時(星期日除外)
地點:九龍塘達康路18號香港城市大學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三樓
參與藝術家:莫奔、方琛宇、圖途、Max Hattler、葉旭耀、李穎姍、李天倫、黄炳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