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對談十年奪獎】 夠班定未夠班? 十年、正義、香港人

撰文:托比 YH
出版:更新:

YH:《十年》固然有其重要訊息,但論演技、講製作、台前幕後,真的比《踏血尋梅》或《五個小孩的校長》都好嗎?「最佳電影」,準則何在?最佳電影一獎,卻不是以戲論戲,合理嗎?
托比:一齣電影「好不好」、「專不專業」,是單純看技術、劇本和演技嗎?《十年》這齣預言電影,單純是預言嗎?還是反映社會實況?電影人又是不是生活在一個抽離的世界去製作?相信不可能所有投票給《十年》的選民都是在作政治表態,那麼其他選《十年》的選民在想甚麼?這是電影業的表態,也是反思……

《十年》奪獎,成為頒獎禮的高潮。(黃國立攝)

YH:一個月前我看了《十年》--今屆的最佳電影。第一個故事說的是政治與黑道合流,生活艱難的小混混淪落到為錢做槍手,訊息簡單之餘,製作亦相當業餘。一個一個故事看下去,感覺就像大學生製作的放映展,將幾部30分鐘長的作品連續播放。坦白說,與一直以來所認知的最佳電影相比,絕對「未夠班」。

托比:老實說,我未看《十年》,我仍在逃避看《十年》,因為我聽過這電影太寫實、太震撼,我很怕被香港電影感動,每次感動過後總覺得現實比電影更戲劇化,就好像我不敢看《哪一天我們會飛》,或是《五個小孩的校長》一樣,就連三年前的《狂舞派》,我也要待整個熱潮過了,一年後才敢看。今次《十年》贏得最佳電影,我覺得不止在乎電影是否好看、技術上是否專業,監製伍嘉良得獎時亦承認《十年》的確有所不足,我認為今次頒獎是電影業一個表態。

YH:無疑是一個表態,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政治表態--對多個月以來《十年》所受到的打壓說「不」。金像獎主席爾冬陞也說,要對抗恐懼,我也同意,但要問的是,為什麼要借用「最佳電影」表態?既然是最佳電影,不應該是比演技、拼製作、鬥內涵嗎?《十年》固然有其重要訊息,但論演技、講製作、台前幕後,真的比《踏血尋梅》或《五個小孩的校長》都好嗎?「最佳電影」,準則何在?

托比:金像獎的評審細則,是分兩輪評選,先由「香港電影金像獎選民」,以及100人專業評審團,投票選出提名名單;在第二輪評選,再由55人專業評審團,以及金像獎十三個屬會會員、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選出得獎者。

不同屬會和協會會員,根據自己所屬範疇和專長,來評選每齣電影,有點像立法會功能組別,編劇的看劇本,燈光的看燈光,動作的看動作,不同屬會就自己行內的專業作評審。《十年》就是經這個機制選出,每位選民選出自己喜歡的電影,就是這樣。

YH:選喜歡的,就可以沒有準則?評審團有業界會員,務求意見「專業」,令金像獎「更為公正及具代表性」,難道橫掃全部演員獎還要贏得最佳編劇的《踏血尋梅》,不及《十年》配得上「最佳電影」?

正如哲學家 Walzer 所說,每個圈子都應該有自己一套分配準則,要以恰當的準則來分配才算正義。最佳電影一獎,卻不是以戲論戲,合理嗎?

托比:一個選舉,有時很難從結果推斷全部選民的看法,正如立法會新界東補選,六萬六千多名投給梁天琦的人,我們無法肯定,他們是「要求港獨」、「不滿泛民守舊」,還是「單純支持年輕人」。

《十年》贏得最佳電影,選民到底是覺得「這是一齣好電影」,還是「要作政治表態」,這也不好說。但是一齣電影「好不好」、「專不專業」,是單純看技術、劇本和演技嗎

《十年》這齣預言電影,單純是預言嗎?還是反映社會實況?電影人又是不是生活在一個抽離的世界去製作?相信不可能所有投票給《十年》的選民都是在作政治表態,那麼其他選《十年》的選民在想甚麼?

這是電影業的表態,也是反思。近年香港的合拍片愈來愈多,大多數都是古裝戰爭片,全是打打打打打,彷彿場面愈壯觀,在內地的票房會愈好,但這些電影通常在香港都不大受歡迎。香港電影人是要拍香港的電影,還是大陸的電影?當電影業要依賴偉大祖國的時候,一齣描述香港社會的電影,能引起電影人的共鳴,得到支持,也不難理解。

《十年》的五位導演非常感激大會給予肯定,相信制度公平。(江智騫攝)

YH:電影--一如其他創作--當然不必與社會割裂、政治潔癖,因為人從來不是在真空環境下創作,而是在具體的社會和歷史處境,與處境互動。

但問題是,《十年》作為一套電影有表達得好嗎?如果只因為香港人對前路的不安,業界對趨勢的積壓,就不理《十年》的水準,這樣孰好孰壞?莫非以後只要訊息切合大家,出首歌就可以年尾橫掃頒獎台,出本書就可以勇奪多個文學獎?訊息重要,《十年》以電影創作回應社會亦值得欣賞,但它似乎只是一次嘗試,而非出色之作。我--甚至不少香港人--期待的,是更成熟的表達,更見血的內涵。

話說回頭,評審的表態,甚至香港人得知《十年》得獎後的興奮激動,又反映了甚麼?不就是大家都已失了方寸,只要有契機作政治表態就都不放過?其實就算這一晚《十年》不獲獎,絕不代表香港人不肯定《十年》的意義,你看街頭放映就知道了。只是《十年》不在頒獎台上耀眼,而是在社區裡發光芒。

托比:一首好歌、一本好小說、一齣好電影,是所有技術都爐火純青就應配上「最佳」的榮譽嗎?說到最根本,一齣電影如果未能夠引起觀眾共鳴,技術再好也能配稱作「最佳」嗎?

業界對趨勢的積壓,或是他們對現況的反思,就代表他們完全不理水準嗎?可能以戲論戲的話,《十年》水準的確未必最好,但經過集體選舉而得到提名和獲獎,至少證明有一定水平。但水準不夠高,就肯定他們沒有被《十年》感動過嗎?

《十年》贏得金像獎最佳電影,或是去年吒叱樂壇頒獎禮《撐起雨傘》贏得「我最喜愛歌曲」,是政治表態,亦是反映這些歌曲、電影,代表了我們過去一年的生活,社會現況已融入藝術當中,成為大家重要的共同回憶,這不是單純反抗和表態,這是作為「香港人」的一個符號,這是《十年》在電影界的代表性。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