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牌殺人事件.影評】媲美《撞車》攞獎作 背後真相是……

撰文:李美
出版:更新:

今年初最有「攞獎格」的電影,當數《廣告牌殺人事件》。不要被戲名所誤,本片並非純粹賣血、賣懸疑,而是出奇地極具深度,涵蓋了近年至為吃香的多個議題;也別因此被嚇怕,因為劇本既不流於沉悶說教,由故事到角色更描繪得十分精彩,成功做到扣人心弦——如果說,當年《撞車》橫掃多個獎項,相信本片也不會空手而回。

本片導演Martin McDonaugh出手不多,連同本片僅拍過三齣長片,不過頭兩套均玩味甚濃,更着重奇情佈局及虛實交錯。今次他以「殺人事件」入手,由於戲中牽涉嚴肅題材,故處理上無疑相對克制,再沒那麼天馬行空;然而,既編且導的他,依然在電影有着極佳發揮,劇情方面既做到引人入勝,高潮起伏都無跡可尋,更重要者,乃塑造角色方面亦不落俗套,這跟荷里活典型的面譜化處理相比是大異其趣。

始終,要藉「殺人事件」來談嚴肅議題,必然大大考驗編導的講故事功夫。電影頒獎禮近年吹捧滿佈社會訊息的電影,惟好些作品的「講道理」、「講大愛」的氣味卻嫌過烈,觀眾難免心裡嘀咕「駛唔駛咁呀」,兼而為此大打冷顫。畢竟,觀眾入場是睇戲,而非睇教育電視。本片就拿捏非常得宜,電影情節本來已精彩萬分,說教部分還堪稱錦上添花,都以尖銳的衝突和對白,來將訊息嵌入觀眾心靈深處。

在劇透分析前稍作小結:倘若《廣告牌殺人事件》登上頒獎台,各界誠不應像之前一般,只懂批評這是甚麼其他原因所致;因為,本片絕對是齣上佳的「攞獎作」,其獎項滿身相信是以戲論戲,「讓藝術歸藝術」而非「讓藝術歸政治」的結果。

今年初最有「攞獎格」的電影,當數《廣告牌殺人事件》。(《廣告牌殺人事件》劇照)
+8

【編按:以下內容或含劇透,逃生門在此。

《廣告牌殺人事件》英文稱為《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顯見原來命名的平實乏味;本片片商添上「殺人」元素,雖然多少存在誤導問題,包括令人聯想高安兄弟的作品,不過,這卻很好凸顯了電影的劇情曲折。

本片開首經已先聲奪人:一位住在美國密蘇里州、女兒被姦殺的母親Mildred為了取回公道,故此買下三幅廣告牌控訴警員未有盡力破案——到底葫蘆裡面賣甚麼藥?觀眾固然想一知究竟。然而,電影並沒懸疑式帶領追查背後真相,反是集中展開相關控訴所捲起的風波......

在「真相不重要、過程更重要」的套路下,為何案件一直沒有進展,又或為何Mildred要將矛頭指向警方?當中便帶出許多社會議題,例如警民衝突、種族歧視、人性善惡等等......可以說,殺人案僅為電影的表面幌子或一切源頭,以上種種才是電影想要探究的「背後真相」,亦即今日美國社會到底發生甚麼事。

扮演民眾代表的Mildred,因何會對警方毫不信任,電影已有非常細膩的刻劃,不贅;除此以外,戲中的另一重點,乃在仇恨與救贖方面。女主角立下三道廣告牌,彷彿向全世界控訴體制不公,但同一時間,其實也在為自己的內疚贖罪。她與死前的女兒衝突連連,吵架中的晦氣話竟然一語成讖,就令她飽受折磨。事實上,追本溯源,正正由於她對自己感到悔疚,才引伸出對警方、對社會、對體制的不滿。始終,仇恨只會滋長更多仇恨、憤怒,這非結束悲劇的解困出口,反而是條死巷、甚至是引致新的悲劇的開端。電影側寫的各種社會問題,都是從這角度出發,收不住的怒火會衍生更多的衝突。

在「真相不重要、過程更重要」的套路下,為何案件一直沒有進展,又或為何Mildred要將矛頭指向警方?(《廣告牌殺人事件》劇照)

那麼,如何為悲劇找到出口?如何從黑暗中找到光明?靠的是老生常談的那個愛字。Mildred幾乎與片中所有人結怨,包括沙展Willoughby、警員Dixon、前夫Charlie、前夫女友Penelope、侏儒James、以至廣告工人Jerome,當然還有她的一對子女Robbie和Angela......直到沙展Willoughby離世、及受他所遺信件打動,她才卒之明白要以愛來化解一切。就如那名惡棍警員Dixon般,他既沒追究她縱火致自己毀容,兩位「相逢何必曾相識」最後更聯手輯兇,包括不約而同地表示未有決心必然槍殺疑兇......凡此種種所要凸顯的,就是「化干戈為玉帛」的大道理和大愛精神。本片沒有過於理想化,戲中角色不會突然得到大徹大悟,而是在一系列風波之後,彼此都願踏出冰釋前嫌的一步;這種劇本處理,就令角色更添血肉、更有真實感。

好的劇本寫出好的角色、好的轉折,也要有好的演員來演出,令編導的創作意念得以貫徹地執行。尤其本片角色的性格、行動都不按章法走,例如死者女兒便一扭「楚楚可憐」之傳統定位,可想而知,要演活其他主角的設定,就更考演員的功力了。飾演女主角Mildred的奧斯卡金像獎影后Frances McDormand,不單剛中帶柔,眼神凌厲而感傷,令整套戲都充滿感染力,而她尖銳對白的段落,也不其然令觀眾想起她稱后的名作、高安兄弟的黑色犯罪電影經典《雪花高離奇命案》。飾演老差骨Willoughby的Woody Harrison,本來就可塑性甚高,各種角色都能輕鬆駕馭;今次演來無奈的沙展,便與女主角磨擦出不少火花,是很出色的綠葉角色。至於Sam Rockwell飾演的警員Dixon,角色性格就比沙展更加複雜,當中且有一個大轉折,其演繹亦牽動着劇情主戲;他的演出不慍不火,狂的時候雖可怕但不突兀,柔的時候又悔意躍然銀幕,兩者均拿捏得很精準,這亦令電影說服力大增。三人演出均是演技示範之作,各有不同風格。

飾演女主角Mildred的奧斯卡金像獎影后Frances McDormand,不單剛中帶柔,眼神凌厲而感傷,令整套戲都充滿感染力。(《廣告牌殺人事件》劇照)

說到底,雖謂案件真相不重要,但最後的最後,殺人真兇到底是誰?本片實沒明確交代。這個開放式處理,很好回應了電影的「劇情片」定位,否則開估真相就易令重心偏離至「懸疑片」。

然而,戲中其實也有重大提示:故事最終備受質疑的疑兇,很可能就是案中真兇了。何出此言?由DNA鑑證,到不在場證據等,不是證明了他的清白嗎?可是,不要忘記,新上任的沙展Abercrombie煞有介事地指,這位疑兇的身份毫不簡單......果如是,當局「沒有」他的DNA的存檔,又或「沒有」他的去向紀錄,甚至幫他隱瞞罪行,豈不合情合理了?這就成為他漏出法網的底因了。此所以,Mildred和Charlie深明正常的法律途徑無法向他治罪,是故並肩驅車去私下問責以至執法.......

不過,相信本片還是傾向開放式存疑,如果說這位疑兇不是真兇,同樣也言之成理。倘若不以陰謀論觀之,DNA之不配固然是最佳證明了。即使有一幕他走到舖頭挑釁Mildred,在現今流行blame the victim的前提下,亦不排除他純粹是個花生友。他大概也有強暴女生,但受害人未受就是Mildred女兒;而Charlie邀約Mildred前往問責,亦有理由是希望除暴安良及阻止悲劇蔓延......說到底,本片定位始終是「劇情片」而非「懸疑片」,真兇存在大量似是而非的解讀空間,而相關開放式處理正正恰到好處。

《廣告牌殺人事件》的命題其實沉重,惟在編導的巧妙劇本中,最終達到了莊諧並重的效果。倘要總結對本片觀感,筆者會說這是一齣滿載社會議題、同時並追看性十足的黑色劇情電影,極具層次。本片是Martin McDonaugh迄今最能引起注視之作,而過去他執掌的三部作品都奇峰突出,未來他大有可能更上層樓、在荷里活大放異彩;筆者對其往後作品,絕對充滿期待。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