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偷走了香港攝影創意?

撰文:程詩詠
出版:更新:

剛過去的「柴灣日」,人潮逼爆工廈,平日只有攝影師們在埋頭苦幹的空間裏,湧來了很多對攝影趨之若鶩的男男女女,如果單從這畫面看來,香港攝影業界應該欣欣向榮,發展蓬勃,可惜現實並非如此。
舉機的人愈來愈多,但真正識影相的人愈來愈少,這或許是我們業界現在面對的一大難關。

昔日創意澎湃 今天自困框框

曾幾何時,香港攝影師在亞洲區極受追棒,無論技術、創意、視野都經常令人眼前一亮,可是,近10年的香港攝影界,卻像一頭走進了死胡同的羚羊,轉來轉去,都跳不出那小框框。論技術與創意,香港早被泰國及韓國等攝影師超越。

我去年到泰國出差,途經一個年青人商場,剛好有一群設計學院的學生在舉辦相展,那些時裝照,用色之大膽,簡直令觀眾感覺驚艷。一個地方願意推動創意文化,往往就是從生活入手,讓創意發生在你的周遭。

反觀香港,我們都好像習慣了「食老本」。成功了的,就一直擁抱那被大眾肯定了的一套,不介意重覆自己,只求穩穩陣陣,保住席位。未成功的,就大夥兒追在成功者的後頭,埋首做「影印機」,祈求把成功者的一套原汁原味抄過來,甚少想到要另覓出路。走向單一化,是無可避免的死局

就以婚紗攝影為例,CM LEUNG 的成功,是把新人們從九龍塘式的婚紗照廠景帶到天涯海角,CM 獨特的攝影風格,曾經是行業中的異軍,深受市場歡迎。只是沒多久,坊間湧現愈來愈多同類攝影師,當中顯然有高手有低手,但無可置疑的是,CM style 已成為香港婚紗攝影的主流。

上山下海不拘一格 大傷元氣卻樂在其中

這幾年我全情投入於運動攝影,認識了一批歐洲頂尖的極限運動攝影師,他們的膽量與視野實在令我大開眼界。他們拍攝前都甚少尋找參考圖片,每一次,都是從零開始的創作,每一回,都以挑戰自己為目標。為求破格,他們可以上刀山落油鑊。這是一個很傷元氣的做法,卻是每個專業攝影師應有的態度。

受他們的啟發,我近年也沉醉在各式各樣的實驗中。為求用鏡頭凝住球手那股懾人力量,我試過跪在球網前跟網球手面對面,請他不留手的把球打過來。

又試過潛水拍攝龍舟比賽,為觀眾尋找另一視角。

成品有好有壞,但嘗試就是創作的泉源,它帶來無比的滿足感,而更重要的是,我非常享受創作過程,那根本就是一趟對自己、也對身邊事物的發現之旅。

最近一輯替香港風帆代表隊拍攝的相片,我便把平日運用在賽車攝影上的技巧,套用在風帆運動攝影上──特意營造暗黑效果,全相只有一個高光位,以突顯運動員在海面的孤單感。如果你認識風帆運動員,你就知道那是一項非常孤單的體育競賽,茫茫大海,你只能靠你自己,我就是想用圖像把這孤單感呈現出來。

一如所料,這破格的影法未必人人能接受,也有人質疑相片「燒燶」了,跟我過去的作品相比完全「不入流」,正正就是這種拿着傳統放大鏡看事情的狹隘眼光,窒礙了香港創意的發展

攝影跟時裝一樣,也由潮流帶動,也可百花齊放,不是每次創作都能讓人驚艷,但沒創作的環境只能是一池死水,難言出路

【編按:相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