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致特區政府:有關如何推動香港的紀錄片發展建議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楊紫燁(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得主)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

您好!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結果於香港時間今早正式揭盅,看到合作多年的拍擋再次獲提名,以及奧斯卡影藝學會的同僚積極參與,頒獎台上百花齊放。我作為香港電影界的一份子,同時作為一名紀錄片導演,尤其關心特區政府在推動香港的紀錄片發展將有何對策。

請容我先講述一些我近年在香港的觀察。我於2013年回流香港,並創立及策劃「香港紀錄片拓展計劃」。這幾年來,我看到不少香港的年輕電影人,用影像紀錄城市變遷的熱忱有增無減,也出過好些優秀的作品,如黃肇邦的《伴生》、曾翠珊的《河上變村》等等,均在海內外獲得高度評價。可是,社會對紀錄片的了解甚少,而政府目前亦未有扶持這一群充滿熱誠的紀錄片工作者,觀眾也沒有門路可時常欣賞到不同的紀錄片作品。

我作為一名紀錄片導演,對於紀錄片在香港的發展和傳承尤其著緊。較早前的《施政報告》指出,政府一直以來也致力推動電影產業的發展,打造「香港電影」的品牌。而1999年成立的「電影發展基金」,政府至今已注資5.4億元。「鑑於過去十年電影市場的變化,我們會在今年檢討電影發展基金的運作,以期推動本地電影業有更長足發展,並為電影製作或後期製作培訓更多專業人才,協助業界更有效回應市場所需。」

財政司司長上周公布的預算案雖未有就電影發展基金提出建議,但表示了會預留二百億元改善和增建文化設施,及撥款五億元予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作添置博物館館藏及舉辦展覽。西九文化區的主要設施、由馬會支持興建的中區警署建築群(大館)亦將於未來陸續落成 。

有鑑於此,我希望特區政府可就香港的紀錄片發展作出相應的措施,讓香港的電影工業可更健全地發展。

美國與兩岸三地的紀錄片經驗

香港的電影工業由二十世紀初發展至現在,已有超過一百年歷史,在華語電影圈來說,算是一個發展相當成熟的工業。然而,一直以來,無論是觀眾的關注點還是政府投放的資源,也以長片及劇情片居多,而鮮有關注紀錄片對一個城市的重要性。從前,香港的紀錄片大多有政治宣傳色彩,或跳不出電視的新聞節目模式,觀眾對紀錄片的刻板印象,往往是「沉悶的」、「講歷史的」。但紀錄片其實是電影人以紀錄的方式去講故事,只要有機會多看外地製作,就可以知道,各種風格以至題材,也有很多可能性。

我在香港出生長大,在美國念書工作,也曾在北京居住。身為華人,我一直也有一種熱情,用電影去訴說中國人的故事。在中國內地,我看到社會的急速轉變,很想紀錄這個社會的一些事情;三十多年後回到香港,看到一群很有熱忱的年輕電影人,做著有意義卻沒有人支持他們做的事,也欠缺放映場地,我認為,社會有負責好好扶持他們。

在美國,紀錄片發展的初期,政府有相應的措施去扶持電影人,才能發展出今天百花齊放的局面,講故事的技巧層出不窮。在兩岸三地之中,香港的電影工業發展最為成熟,然而,紀錄片的發展卻遠遠落後於內地和台灣。

內地十多年來出現了很多優秀的紀錄片,多許都是獨立製作而富有藝術性;而中國本身的題材也千奇百趣,能令外國人看到中國不同面向,故國內的紀錄片在海外有一定市場。此外,內地的上映和發行的方式也多元化,如上海的「大象點映」,就明白某些紀錄片要在院線上確有難度,於是利用眾籌的方式協助電影人發起,讓觀眾點選心儀電影在影院放映。以此方式面世的就有內地導演范儉的作品《搖搖晃晃的人間》,該片榮獲2016年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長片競賽評委會獎,至今為止全國上映超過600場,錄得 160萬人民幣以上票房收入。

台灣的紀錄片發展也十分蓬勃,主要原因是能夠在院線上映及有政府的補助。 台灣每年有十來部紀錄片能在院線上映;2014年文化部推出了針對提高紀錄片質與量的「五年五億紀錄片行動計劃」;「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以及由台灣電影人於北京成立的民間文創組織CNEX,更成為華語紀錄片的推手。

香港又如何呢?由藝術團體「采風電影」舉辦的華語紀錄片節今年踏入第十一年,固然是紀錄片工作者交流的重要平台。但要令紀錄片在香港有長足發展,政府的支持是必須的。

筆者曾憑《潁州的孩子》獲得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獎項。(視覺中國)

香港需要更前瞻的電影政策和投資方向

電影發展基金一直以來以資助長片為主,有關的影片必須為可於「本港的電影院作商業放映的劇情片或動畫片電影,預算製作費不超過2,500萬港元及片長須達80分鐘或以上」,而且要「確定為商業上可行」。這些規定,基本上已把所有紀錄片排除在外。

紀錄片的投資額甚少及至2,500萬港元,也甚少長達80分鐘,即便是奧斯卡金像獎的紀錄短片獎,40分鐘以下的短片也包括其中。至於是否一定要以商業模式在電影院公演,我認為可以更彈性處理。觀乎全球最大的網路隨選串流影片公司Netflix,已發展至「隨選視訊」(video on demand)的模式,不受播放權限、時間的約束,以量和觸及率(reach)取勝,最後才上院線。香港的電影政策,也應追上時代。既然我們要推動創意,那這方面就不能夠落後。一部電影作品,現在已不是有票房才有價值。

因此,我對於政府在推動紀錄片的發展,有以下幾點提議:

一、電影發展基金的製作資助應包括紀錄片,資助條件亦須作出相應修改,縮減片長的要求;配對的投資額可由20%提升至50%。啟動資金是對紀錄片工作者最直接的扶持。

二、每年舉辦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可增設紀錄片獎,給予出色的紀錄片作品肯定及鼓勵。

三、政府應設立恆常而固定的場地播放紀錄片。光靠一年一度的電影節,並不足以培養電影人和觀眾。一個城市必須有一個可恆常播放紀錄片的場地,比如每星期至少一次放映,讓觀眾有機會接觸不同類型的紀錄片,並有一個聚腳點可舉辦討論會或座談會,才能令電影人對拍紀錄片的熱情持續,令觀眾的視野和品味有所提升。

四、推動紀錄片教育。現在除了個別院校有相關課程和師友計劃外,政府亦可起先頭作用,資助紀錄片大師班及研討會等具教育及推廣功能的活動,令業界人士可持續進修。

紀錄片的重要性並不容忽視,它是一個地方的記憶載體,以視象的方式去紀錄一個時代、一個社會的發展,其珍貴之處並不可單憑商業價值去評估。一個沒有紀錄片的社會是空洞的,我相信,沒人想香港變成這樣的一個地方。

我們的「香港紀錄片拓展計劃」已運作了兩年多,期間我看到年輕人對紀錄片的興趣有增無減,當中亦不乏人才,他們欠的,只是資源和機會。有申請者明言,如果得不到「香港紀錄片拓展計劃」下種子基金的資助,要拍一些另類但具社會意義的題材,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在此,我懇請特區政府在制定未來的電影政策時,考慮到上述幾點。政府的牽頭作用對香港紀錄片的發展尤其重要,也懇請政府可以更遼闊的眼光去看待紀錄片在電影工業中的位置,讓珍貴的城市記憶可以錄像的方式廣傳海內外,令大家可重新認識「香港電影」。

楊紫燁
2007年第79屆奧斯卡電影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得主
香港紀錄片拓展計劃創辦者及策劃人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