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滋味.影評】9個少年的故事,竟然冇呢樣嘢

撰文:李聲揚
出版:更新:
睇哂 9 個故事,我發現有一樣最重要嘅野冇出現到,等極都冇。結果我忍唔住同大廚,呀,導演,追單。我覺得最重要但又冇出現嘅係乜嘢?少男少女最關心係乜嘢?照計都係男男女女情情塔塔拍拖暗戀之類…成套戲 9 個男女都冇拍拖冇暗戀冇追人冇比人追?我唔信…當日傳媒場次冇發問環節,但我完場見冇乜人捉住張導,膽粗粗就走埋去問佢。我滿以為係佢嘅主意,抽起我啲「愛情」。張導嘅答案令我十分驚喜……
李聲揚
少年滋味,是9個少年的滋味,由小學的小妹妹到已畢業的大哥哥;不同階級不同成長背景更有不同煩惱。然而有一點是電影的主題:少年都不是不知愁滋味。(梁碧玲攝)

上篇文寫過《禁藥謊言》(The Program),「搞屎棍」記者 Walsh 將單車之神岩士唐拉下神壇。帶住呢個心情去睇張經緯(下稱「張導」)嘅《少年滋味》,點都有啲「又睇吓你有幾巴閉」嘅心態。

張導當然未算岩士唐,至少我同唔少唔多睇戲或唔多「文化」的朋友講開,都唔知乜水係張經緯。講《音樂人生》就多啲人識,事實上《音樂人生》叫好叫座獲獎無數,確係出色之作。今次《少年滋味》未上映已經備受期待,我亦擔保未來幾日你會讀到好多篇好評。

9 個少年故事各有主題各有煩惱 估佢唔到

咁,張導唔係新人嘛,假假地都6年前已拎金馬獎最佳新晉導演,對佢要求當然高啲。我就帶住一個比較「具批判性」嘅態度入場。一開頭見到合唱《快樂頌》(Ode of Joy),然後訪問名校男女生,你懂的,著長衫果啲女校。嘩,言談間夾雜不少英文,用字精煉發音準確,個Vicky的「V」音標準的沒話說。班學生英文一定好過當年嘅我,甚至好過而家嘅我。加埋屋企堆又「老子」像又哲學書,搞乜春呀大佬?

我細個住居屋,唔算草根子弟。之後都有彈琴彈到唔知幾多級,中學讀所謂的地區名校,讀書成績好好。讀港大後放過下洋,而家偶然都聽下古典音樂會。但我睇到呢度,都不禁覺得,嘩,咁中產咁離地嘅!其他觀眾點算?個個知咩係Alto?

張導好嘢。之後就轉到去講 A cappella(無伴奏合唱)。我正心諗:「最底線都 A cappella呀,嗰陣精英味揮之不去」,張導就講打鼓,講 cosplay,同時間由精英名校,變到普通平民學校。我正心諗:「唔中產,但都離地,避開哂政治喎。」張導好嘢,之後就講中港矛盾,新移民身份,講埋雨傘運動。

真有你的。張導好似識讀心咁,我以為只得A佢就有埋B,以為只係得A同B,佢就有埋C。我相信呢個亦係佢最初揀呢9個故事嘅原因,學校唔同、屋企階層唔同、興趣唔同、煩惱亦唔同。

電影中年紀最小的兩位少年,是同樣10歲的Nicole(左)和芷蓉(右)。(梁碧玲攝)

全戲無冷場但短促 只集中講中學生故事更好

張導的電影技巧非常出色,用鏡頭講故事好純熟,好多剪接位做得好好。唯一要挑剔就係套戲太短。觀眾唔會覺得呃錢,而係覺得「唔夠喉」。80分鐘唔夠,講 9 個故事。真係剛剛投入到已經轉去下一個。事實上套戲拍出嚟全無冷場,拍夠兩個鐘都仲得。甚至可以諗下減走幾個故事。例如兩位小學生嘅故事,以及24歲「義工王」阿Paul嘅故事,都可以另外再拍,倒不如將套戲集中講中學生。畢竟24歲嘅阿Paul同10歲嘅兩位小朋友,係完全兩個世界。

但以上只係好細的瑕疵。真正有趣嘅係,頭先話張導未卜先知,我以為得A佢就有B,以為得A同B佢就有埋C。但睇到最後睇哂9個故事,我發現有一樣最重要嘅野冇出現到,等極都冇。結果我忍唔住同大廚,呀,導演,追單。

我覺得最重要但又冇出現嘅係乜嘢?少男少女最關心係乜嘢?照計都係男男女女情情塔塔拍拖暗戀之類。

回想我中學時期最擔心最困擾嘅,就係溝唔到女!而家嘅小朋友可能冇我咁膚淺,會關心下世界大事普選民主之類,但至少我教書年代,學生同我傾偈,好多時都係講感情事。

成套戲9個男女都冇拍拖冇暗戀冇追人冇比人追?我唔信。甚至發夢諗下渴望愛情都冇?我唔信。當日傳媒場次冇發問環節,但我完場見冇乜人捉住張導,膽粗粗就走埋去問佢。我滿以為係佢嘅主意,抽起我啲「愛情」。

張導嘅答案令我十分驚喜,我慶幸自己有問佢。

博客李聲揚看完戲,不明白點解「少年滋味」中無愛情,於是當面向導演請教。張經緯給了一個驚喜答案。(梁碧玲攝))

失落的愛情 少年主角們「自我審查」避而不談?

張導話我知,其實佢從冇設一個框畀咁多位少年,由得佢哋自由發揮自講,任佢哋講乜。冇出現感情事,就只因佢哋冇講。

呢度就有趣啦。紀錄片唔一定要客觀,唔一定要中立。「真相」好睇你點去拍,可以只係影住隻狗午睡,可以學顏聯武在《森林和原野》咁,當到啲動物係文青般配對白又得,冇話邊種先係「恰當」。肯定嘅係,張導雖則話「任佢哋發揮」,但鏡頭嘅存在,已經係一種干擾。特別係有不少時間,根本係主人翁或家人對住鏡頭講嘢。咁,你期望佢哋會講乜?

我相信張導係個正面嘅人。冇人話一定要拍埋援交吸毒自殺打老母先係「真實」,畢竟而家唔係拍《同班同學》。但連少男少女嘅情事都完全冇掂到,就感覺有點駝鳥,never ask,never tell。我睇你唔到。

點講都好,《少年滋味》一定受好評。特別適合有道德潔癖嘅校長老師或中產家長睇。我都建議每一位讀者去睇,但《少年滋味》係起點,唔係終點。《少年滋味》不錯係少年真實的一面,但只係佢哋願意畀你睇嗰一面。如果以為睇咗《少年滋味》就好了解而家少年人,咁記住睇埋《同班同學》。

話「拋磚引玉」唔多好,套戲唔係「磚」。我最希望《少年滋味》起到帶頭作用,話畀大家知,原來可以咁拍嘅,原來拍紀錄片都有人睇,都可以喺天水圍上。然後有更多人探討到底而家啲少年諗乜。但就唔好叫佢哋對住鏡頭講感受啦,至少都打格仔,否則不如叫佢拍段片上YouTube算啦。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