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射精前?】「第三者」效應 小心幫傳媒強化論述

撰文:李立峯
出版:更新:
傳播學研究中一個叫「第三者效應」(The Third-Person Effect)的現象:大部分人都不認為媒體內容對自己能產生很大的影響,但傾向認為媒體內容能對他人產生很大的影響…我懷疑很多父母並不真心覺得要為子女策劃如何參與人生競賽,只是當大家相信其他父母都正在為子女策劃的時候,自己也感到壓力,不得不跟。換句話說,媒體整天重覆那些論述,目的可能本來就不是要令人們相信那些論述,而是要令人們相信社會上有很多人相信那些論述。
李立峯
節目中家長Irene著重子女競爭能力,對於普通班非常不屑。(節目截圖)

我從來少看電視節目,對某些電視台做出來的實況節目更加沒有興趣。不過,近兩日,還是避免不了在Facebook看到那句把人生的起跑線再推前十個月的「精」句。

「競賽論述」恒常地在媒體出現,對人們產生什麼影響?

商業媒體嘩眾取寵不是新鮮事。我好奇的,是這種強調競爭、強調勝負,並因此而為子女事事規劃、機關算盡的思維,在現今香港社會的父母中,到底有多普遍?這種「競賽論述」恒常地在媒體出現,又會對人們產生什麼影響?

這些都是empirical questions,是要有實際研究數據才能回答的,但我想提出一個「研究假設」。我懷疑,同意或相信這種競賽論述的人其實不多,但同時,競賽論述恒常地在媒體出現,又的確可以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

TVB節目中Irene一句「贏在射精前」,成為網民討論焦點。(節目擷圖)

「第三者效應」:雖自以為不信內容 但仍作出相應行動

這個想法源於傳播學研究中一個叫「第三者效應」(The Third-Person Effect)的現象:大部分人都不認為媒體內容對自己能產生很大的影響,但傾向認為媒體內容能對他人產生很大的影響。

從一方面看,這其實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心理學現象:大部分人都有保護或提升自我形象的傾向,把自己想像成為比其他人更不受媒體內容左右,亦即思想比別人更獨立,可以自我感覺良好一點。

但另一方面,這個現象之所以值得關注,是因為它指向了一個媒體內容如何影響受眾的獨特機制:媒體內容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不一定是因為大家相信和接受了該些內容,只要大家都相信其他人都相信了該些內容,人們就可能作出相應行動。

  例如一位股評人在媒體上說某隻股票會上升,一位讀者不用相信那股評人的說話,只要他相信很多人會受那股評人的影響而買入該股票,那麼他也可能會趁機買入。

  又例如在一個外國的研究中,當人們看到媒體對自己居住的社區有持續負面的報道時,他們會考慮搬離社區。這不是因為自己相信了媒體的報道,而是因為覺得很多人會相信媒體的報道,使社區變成大家不太願意居住的地方,那麼自己不如也先搬走好了。

很多父母並不真心覺得,要為子女策劃如何參與人生競賽,只是當大家相信其他父母都正在為子女策劃的時候,自己也感到壓力,不得不跟。(資料圖片)

媒體重覆論述 目的令人相信很多人相信了

同樣道理,當主流媒體整天跟大家說孩子要贏在什麼地方的時候,問題不只是受眾會否同意那些說話,更重要的問題,可能是大家會否認為,社會上的大眾真的那麼容易受那些說話影響。

我懷疑很多父母並不真心覺得要為子女策劃如何參與人生競賽,只是當大家相信其他父母都正在為子女策劃的時候,自己也感到壓力,不得不跟。

換句話說,媒體整天重覆那些論述,目的可能本來就不是要令人們相信那些論述,而是要令人們相信社會上有很多人相信那些論述。從這個角度看,當我們批評這些論述的時候,可能也要留意不要製造和強化一個不一定有事實根據的「很多愚昧的香港人都相信了」的印象。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