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賣地變炒豪宅?看英美如何發展文化區

撰文:馮景行
出版:更新:
文化區之能發揮成為「真文化區」,並不只能擁有國際的、消費的、規劃的、官方的內容…區內文化生活必須具備在地的、日常的、互動的、自發的基因…前人最經典的反面教材,莫過於在1980年代初落成,以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為核心的混合商住文化區…經過整整三十多年的日常印證,文化活動配豪宅生活,絲毫起不到任何互為作用。
馮景行
西九文化區首個永久場館——M+ 展亭——終於落成啟用,鏡面金屬外牆和特大露台是它的標誌。(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圖片)

最近,西九文化區首個永久場館——M+ 展亭——終於落成啟用,鏡面金屬外牆和特大露台是它的標誌。

9 月初推出開幕展覽,卻同時揭露了一個非常駭人的事實——這棟新建築物內部展覽空間的質素,還不如九龍東工廠大廈內的一些藝廊。置身其中,還以為經費不足艱苦經營的 Hidden Agenda 就在隔壁!

M+ 展亭內部展覽空間的質素,還不如九龍東工廠大廈內的一些藝廊。(作者提供圖片)

如無意外,戲曲中心、西九「藝術旗艦店」M+、西九公園,以及設計還是秘密地「舞弄中」的演藝綜合劇場(舞蹈演出活動為主項),也會一一峻工。到時候,西九管理局那 216 億元家當也就全盤蒸發掉。

正因要面對這個錢途末路,政府其實早有後着,打算推出「注地」這條絕世好橋(類似之前港鐵的營運模式),讓西九管理局直接上馬,向「商住用地」和「酒店用地」的金主招手,盡快賣地搵真銀。

當這招一出,文化區會不會迅即淪為一碟碟「文化地標炒豪宅」或是「文化地標炒寫字樓」?

文化區配豪宅 經驗證明未能互補

文化區之能發揮成為「真文化區」,並不只能擁有國際的、消費的、規劃的、官方的內容,也不在於擁有多少棟、多大規模的文化地標建築,因究其量,它頂多只算是一個超大型文化中心。一個「真文化區」,區內文化生活必須具備在地的、日常的、互動的、自發的基因,才能造就可持續的創意活力和有機本土文化生態。

誠然,西九的「核心外圍」——文化地標以外的商住用地——才是真正需要管理局用心(而不是用金)營造的本土文化「核心內圍」。

西九的「核心外圍」——文化地標以外的商住用地——才是真正需要管理局用心(而不是用金)營造的本土文化「核心內圍」。(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圖片)

前人最經典的反面教材,莫過於在 1980 年代初落成,以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Barbican Centre)為核心的混合商住文化區。

這座當時全歐最大的文化中心,跟規劃在周邊的豪宅公寓群,無論規劃設計有多緊密,建築形態有多形似(其粗獷主義建築風格,早年廣泛受到當地人詬病,2001 年才被評為二級古蹟),經過整整三十多年的日常印證,文化活動配豪宅生活,絲毫起不到任何互為作用。居民跟文化中心的使用者,基本上是好像生活在兩個星球一樣。

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跟規劃在周邊的豪宅公寓群,無論規劃設計有多緊密,建築形態有多形似,經過整整三十多年的日常印證,文化活動配豪宅生活,絲毫起不到任何互為作用。(Romazur via Wikimedia Commons)

紐約強調階層種族多元 竭力避免士紳化

最近,紐約也正在積極開發布魯克林文化區(Brooklyn Cultural District)。布魯克林最大地方特色,莫過於區內豐富多元種族文化色彩。於是,當地政府順理成章,以此作為文化區發展主題。

項目規劃的焦點,直接放在復修已經擁有 150 年歷史的布魯克林音樂學院(Brooklyn Academy of Music)主建築上,並針對多元文化在地長遠發展需要,增加改建和新建文化設施,當中包括當代非裔藝術館(Caribbean Cultural Center African Diaspora Institute)和一系列切合地區文化團體活動需要的中小型場館。

其實中小型場地也是香港最最最缺乏的,本地藝團每年都會「爭崩頭」申請租用。而布魯克林文化區最值得西九借鏡的,肯定是區內新建商住部分的整體發展方向。

當地政府強調居住單位的組合,要包含一定數量比例的低租金住宅,從而鼓勵更多不同社會階層和一般不能支付高昂租金的文化產業人士進駐,構建一個不離地的文化生活區。此外,他們也正在竭力避免因文化品牌之名,給予地區脈絡帶來士紳化的破壞。

布魯克林文化區(上)針對多元文化在地長遠發展需要,增加改建和新建文化設施,當中包括當代非裔藝術館(下)和一系列切合地區文化團體活動需要的中小型場館。(New York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倫敦活化舊火車庫 超班業界專才驅動年輕創意

一個文化區的持續發展,青年的參與當然是「一個都不能少」。

現時,年輕一族間中也會選擇去西九「自由約」一下、「Clockenflap」一番。然而更關鍵的是,如何將場地真正開放給他們?如何吸引他們瞓身走入文化區,搞創作,一起過西九的日子,而不是單單作為過(訪)客?

位於倫敦北部的圓屋(Roundhouse),營運機構在這方面的遠見和成就,正好給西九管理層多一個「出差的理由」。

Roundhouse 原是一座舊火車庫,活化後,變成一個可供「輸在起跑線」年輕人落腳的創意大本營,集獨立音樂、劇場、影像,以及新媒體於一身。只要申請做 Roundhouse 會員,便能享用場地各式專業設施,排練室、錄音室、media labs 等,一應俱全。

他們有不少「客仔」是來自平民學校的高中生,但課程導師卻包括 Pink Floyd 前製作人等「超晒班」的業界專才。一座舊火車庫,竟然搖身變成一輛驅動倫敦年輕創意的火車頭!

Roundhouse 原是一座舊火車庫,活化後,變成一個可供「輸在起跑線」年青人落腳的創意大本營,集獨立音樂、劇場、影像,以及新媒體於一身。(iStock)

西九需要更東九 讓本土文化植根

話說回頭,既然西九 M+ 展亭的設計,早已受到「東九文化區」廠廈藝廊空間啟發,管理局何不「去」盡一點——從東九整區快被高租金吞噬的創意文化生態圈和產業鏈中,發掘移植在地文化的契機?或者放膽一點、變通一點,調整西九用地規劃及營運策略,將 Hidden Agenda 一類「香港製造」和「另類地標」,移師西九,讓本土文化植根西九?

那麼一來,局方便不用再當敗家仔,直接幫政府省回一大筆趕建其他地標建築的開支。同時,發展商住地皮的財務壓力,亦隨即大為降低,管理局再用不着急急改名做「西九地產發展公司」賺到盡。

要成為一個文化領導者,局方就該展示多點文化良知和本土良心,針對用地功能配搭,加入適量租值相對低廉的多用途工作室、排練場地、青年共居空間和垂直藝術家村,吸引創意文化人和年輕人以西九為家。這樣做,西九才有望被西九人「搞得起」,成就一個連結文化日常、文化製作和文化消費的「真文化區」。

所以話,「西九」其實需要更「東九」。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