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七俠蕩寇誌】復古未成 主角老態只餘槍林彈雨

撰文:陳廣隆
出版:更新:

官商鄉黑勾結、搶地殘民自肥,民眾起初膽怯遲疑,到絕處終浴血頑抗,這是不久前陳木勝《危城》的故事橋段,想不到同樣是荷里活新片,安東尼奎克(Antoine Fuqua)導演的《七俠蕩寇誌》(The Magnificent Seven)的主題大綱。
這部重拍 1960 年名導尊史杜治(John Sturges)的同名經典,是這個 10 月上旬最受注目的商業大片,可惜拍得不算出色。
何況,即使是原版,其實也並非真正一流的作品。

《七俠蕩寇誌》是 10 月上旬最受注目的商業大片,可惜拍得不算出色。(《七俠蕩寇誌》電影劇照)

眾所周知,原版《七俠蕩寇誌》改編自 1954 年黑澤明不朽傑作《七俠四義》(七人の侍)。主角尤伯連納(Yul Brynner)、監製華特美利殊(Walter Mirisch)與編劇華特紐曼(Walter Newman)的創作方向,就是將原版繁富的故事省枝略節,重點放在幾場剿匪大戰,以刺激的西部鎗火吸引普羅觀眾,內容深度並非首要考慮。

成經典西部片 靠主題音樂及七俠人氣

事實上,「蕩寇」這題材看似很浩大,影片其實只算是中型製作,成本不算高。七俠中的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查里士布朗臣(Charles Bronson)、占士高賓(James Coburn)等人,當時也尚未成為巨星,說不上是話題大作。

雖然如此,《七俠蕩寇誌》今天已成為大眾心目中的經典西部片。艾瑪伯恩斯坦(Elmer Bernstein)譜寫的主題音樂更是深入民心,後來萬寶路香煙取之用作廣告音樂,又將傳奇延長數十年。

不過現今的觀眾未必知道,其實當年《七俠蕩寇誌》票房並不成功。儘管黑澤明看過影片後甚表讚揚,西方影評卻不認同,批評此片蒼白兼膚淺、陳舊而造作。倒是後來「七俠」演藝事業愈來愈成功,成為一代巨星,電視台又經常重播此片,帶動人氣,影片才逐漸「經典化」起來。

原版《七俠蕩寇誌》改編自 1954 年黑澤明不朽傑作《七俠四義》。(《七俠蕩寇誌》《七俠四義》香港報紙廣告)

陳套英雄主義 只記起連場槍戰場面

因此,《七俠蕩寇誌》雖然在流行文化佔一重要席位,卻尚未得躋身電影藝術的殿堂。如果我們從西部片的歷史考量,就更容易看出《七俠蕩寇誌》的尷尬之處。

在 1950 年代末、1960 年代初,荷里活傳統西部片早已踏入了瓶頸,白人至上的英雄主義再也不合時宜。尊福(John Ford)最偉大的兩部作品——1956 年《搜索者》(The Searchers)與 1962 年《雙虎屠龍》(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處理的正是這個議題,既反思長期遭主流美化的種族主義、侵略歷史,也以文明和法治為草莽英雄傳奇編寫輓歌。

《七俠蕩寇誌》的白人英雄捨命救助墨西哥村落,義無反顧,道德上當然可嘉,然而終究是陳套的英雄主義。儘管最後四俠犧牲而「贏家總是農民」(Only the farmers won. We lost. We'll always lose.),但這句直接承襲自《七俠四義》的經典對白,並無足夠反英雄的力量。觀眾記得的,始終是連場槍戰場面而已。(有趣的是本片在墨西哥取景時,當地政府嚴詞不許醜化本地人。結果故事背景雖是墨西哥貧苦農村,農民卻個個衣白潔淨如雪,過度「修正」了。)

故事背景雖是墨西哥貧苦農村,農民卻個個衣白潔淨如雪。(原版《七俠蕩寇誌》電影劇照)

場面調度無甚驚喜 比不上其他西部片

即使只談槍戰場面,原版《七俠蕩寇誌》其實也只平平無奇。1950 年代末期,電影商為了對抗家庭電視娛樂,紛紛以超闊銀幕及巨額製作吸引觀眾。1960 年代開始流行而自成一派的意大利式西部片(Spaghetti Western),就非常懂得運用闊銀幕效果,包括誇張的臉部、眼部特寫,前後景對比強烈的構圖,善用畫面左右闊度的推軌鏡頭等,皆一新觀眾耳目。

原版《七俠蕩寇誌》雖然也用上了 2.35:1 闊銀幕,尊史杜治的場面調度卻只能說是穩當、流暢,並未有什麼驚喜。他無疑是個很可靠的多產導演,拍動作場面也有一手,像 1957 年《龍虎雙俠》(Gunfight at the O.K. Corral)就拍得比《七俠蕩寇誌》更有張力,但相比同期的西部片大師,仍是難免被比下去。

說到明快、俐落、簡潔,尊史杜治固然不如專拍低成本西部片的極簡主義名家畢布迪查(Budd Boetticher),包括後者同期的《單騎緝兇》(Ride Lonesome)。說到緊湊、陽剛、直接,就更比不上一代大師侯活鶴斯(Howard Hawks),遑論與後者 1959 年傑作中的傑作《赤膽屠龍》(Rio Bravo)相提並論了。

1960 年代開始流行而自成一派的意大利式西部片,就非常懂得運用闊銀幕效果。(《萬里狂沙萬里仇》電影劇照)

內容風格半舊不新 可觀而不夠精彩

原版《七俠蕩寇誌》內容與風格上半舊不新、可觀而不夠精彩的尷尬表現,恰巧也是新版本的弊病。

故事上,新版《七俠蕩寇誌》只取了原版的故事框架,人物和背景設定無疑大有不同。例如原版掠奪型的霸氣盜匪,就換成了新版懂得佔地發展並大談「資本主義就是新宗教」的野心家。又如原版白人至上的西部群俠,在新版就變成黑人、亞洲人、原住民等拼湊的民族熔爐新組合,最終貫徹復仇意志的也是堅強的黑人和女性。

如果純粹比較新舊版變化,確實明顯,但放在西部片的歷史,就不算新意了。

如對美國立國精神的反思,里昂尼(Sergio Leone)的 1968 年傑作《萬里狂沙萬里仇》(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已寫得極為深刻。又如對復仇的思考,本片也無意探挖如安東尼曼(Anthony Mann)1953 年無可比擬的《赤壁亡魂》(The Naked Spur)。至於改由黑人或女性馳騁西部世界,1960 年代末已有獵奇式、喜劇式的變奏,近年更是大行其道,沒什麼特別。

新版《七俠蕩寇誌》中貫徹復仇意志的,是堅強的黑人和女性。(《七俠蕩寇誌》電影劇照)

人物非傳統西部英雄 主角老態畢露

至於槍戰風格,台灣影評人湯以豪指出這「才是全片最欲深掘的美學展演」,其「復古的剪接方式——『一正拍、一反拍』的剪接法」是果斷與勇氣的呈現,「真正了解西部片的美學真諦」,因為「正拍反拍的兩幕構成不僅僅是特寫了武器(子彈)然後呈現傷人的速度,也特寫出了槍手之間鬥志高低的精神具現」。

我認為顯然是過度解讀︰

一、新版《七俠蕩寇誌》的人物根本就不是傳統西部英雄;

二、這種正拍反拍的策略,真是「安東尼苦瓜」導演真正關心的展演嗎?

新版《七俠蕩寇誌》的槍戰風格用上復古的剪接方式,但真是導演真正關心的展演嗎?(《七俠蕩寇誌》電影劇照)

先談第一點。如上所述,原版《七俠蕩寇誌》面世的年代,傳統西部片雖已走到了盡頭,但其依循類型片公式的人物寫法,反而予人熟悉親切的感覺。尤伯連納飾演硬派領袖、史提夫麥昆貫徹反英雄形象,觀眾自不陌生。但最能表現傳統西部片精神的,卻是「斬柴佬」查里士布朗臣,他孤傲地出場(西部牛仔總是孑然一身),默默幹粗活(槍藝再高強還是要搵食)。既能神勇殺敵,也對小孩表現得既嚴厲又關愛,這都是延伸自 1953 年《原野奇俠》(Shane)的英雄寫法。

原版另一有趣的角色是賀滋保荷斯(Horst Buchholz)飾演的莽撞少年,他既想得到偶像英俠的認同,實則技藝未精,只能以自大掩飾內心的膽怯。這也是傳統西部片對「成長中的少年」的獨特刻畫(失父尋父的象徵),使平凡的劇情變得較為耐看。

那麼新版《七俠蕩寇誌》呢?原版七俠中雖然也有言行奇特的怪客,但像基斯柏特(Chris Pratt)般愛「變戲法」的浪人、李炳憲延續其常演的刺客殺手形象的飛刀手、雲遜當奴費奧(Vincent D'Onofrio)刻意轉腔調,殺人方式又古怪的山林狩獵者,顯然都不「傳統」。反而像西方影評所言,不過是近年漫畫化的超級英雄角色的變奏,完全不具西部味道。脫離傳統西部的人物和鄉情,也就沒有傳統西部片的美學真諦可言。

另一尷尬之處,是原版面世時只有主演的尤伯連納是賣座巨星,史提夫麥昆等六俠雖已頗具人氣,畢竟尚未大紅大紫,各演員勇於搶戲又很有可塑性。新版《七俠蕩寇誌》卻明顯想拍成 star vehicle,但只有基斯柏特(Chris Pratt)算得上是當紅小生,丹素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伊芬鶴基(Ethan Hawke)等卻都漸老矣,又無甚飾演西部片的經驗,演來根本不是那回事。儘管導演在構圖和調度上「參考」了不少西部經典,終究說服不了觀眾呢。

新版《七俠蕩寇誌》明顯想拍成 star vehicle,但只有基斯柏特算得上是當紅小生。(《七俠蕩寇誌》電影劇照)

槍林彈雨只餘官能刺激 未算「復古」

第一點不能成立,第二點也很值得懷疑。我能同意的是導演刻意不用誇張慢鏡頭等「現代技法」,但他拍到最後,真正想拍的其實只是槍林彈雨的景況。最後甚至祭出了威力強大、連射無礙的格林機鎗,轟射燒殺的現代官能刺激完全蓋過了所謂正拍、反拍式兩幕構成美學。

當看到匪幫一字排開的愚蠢陣法、鄙陋自滿的惡俗神情,接着雙方互墮陷阱的漫天殺聲,實在沒什麼「風格」可言。電子遊戲機式的爽快殺戮,只是很廉價的動作片拍法,說是「復古」太牽強了。

新版《七俠蕩寇誌》其實很像三池崇史 2010 年的《十三刺客》(十三人の刺客),那是重拍工藤榮一導演 1963 年的同名經典。表面上想復古,實質完全是現代動作片的陳套。無論結尾誇張的殺陣(同樣是在小村中設陷阱)、老態畢露的主演(役所廣司與丹素華盛頓),都給人牽強尷尬的感覺。這兩部戲在商業上都是成功的,但也是僅此而已。

《七俠蕩寇誌》不過是近年漫畫化的超級英雄角色的變奏,完全不具西部味道。(《七俠蕩寇誌》電影劇照)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