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評】《古扇今臨》的古今失衡

撰文:藝文記
出版:更新:

不少藝術家及藝術品,都以結合古今為目標,希望在傳統和創新之間互助互補,例如近日上演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續.舞」系列《古扇今臨》,編舞及舞者陳凱正是一次新舊衝擊的嘗試,然而用意雖好,整體效果僅屬一般。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圖片)

傳承傳統用意良好 惟實踐上卻嫌不足

陳凱本身非常欣賞戲曲世界中的各種動作,有見這種傳統文化正一點一滴地流逝,他於是花上數月時間用心鑽研,找來戲曲老師細心學習,並把一些戲曲身段、做手帶上舞台,此乃《古扇今臨》的起點。

從演出格局來看,節目分為五個段落,各有一段主題音樂,包括《瀟湘水雲》及《高山流水》等等,全部主要以古琴演奏,根據陳凱所講,作出如此選擇,一方面因為古琴是中國音樂發展上,一種歷史非常悠久的樂器,與他今次特意彰顯古典之美的用意不謀而合,另一方面是次古琴選集的整體節奏偏慢,甚為適合他希望呈現的動作質素。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圖片)

五個分段之中,陳凱各自演繹不同角色,包括書生及女生等等,並以一把扇貫穿前後,所有角色均是持扇起舞,當中動作則是取材自傳統戲曲世界。

在由一大片古色古香畫紙建構的佈景中,陳凱即場換上不同服飾,借助物料、顏色的變化,加上身段、做手的呈現,帶來一段段有男有女、有剛有柔、有明有暗的演繹。

其志可嘉 僅此而已

說到目前為止,不論是創作動機,抑或是具體呈現,「古」的部分也是相當突出,然而令人更加好奇的是,「今」的部分又在哪裏?倘若《古扇今臨》是將古典藝術帶到現今環境,進而接達目前劇場觀眾,編舞舞者到底做了什麼?

觀乎大約一個半小時的演出,陳凱似乎主要是專心一致地將過去學到的戲曲藝術重現台上,做出一段一段形似以上、神似以下的身段、做手,雖然其志可嘉,但是僅止於此。

就算未待演出落幕,已經不禁去問,要是想看一個戲曲節目,觀眾何不直接走入戲棚?況且動作必更專業、形神必更到位;身為一位現代舞的編舞舞者,除了純粹的學習及展示,想必定有更多探索及發展可以追求,期待經過今次沉澱,陳凱下次可以帶來真正融匯古今作品,擦出更多火花。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