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評.茶花女】一場芭蕾盛宴 道盡悲劇一生

撰文:藝文記
出版:更新:

《茶花女》(Lady of the Camellias)是法國作家小仲馬(Alexandre Dumas, fils)的著名小說,講述巴黎交際花瑪格麗特與情人阿芒.杜瓦相遇、相知、相愛、相分的故事。
這部文學經典過去多次被改編及搬上舞台,包括歌劇及芭蕾等不同形式,香港芭蕾舞團今次將小說改編成 3 幕芭蕾舞劇,以肢體取代言語,呈現出來的,又會是什麼意象?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小仲馬的著名小說,講述巴黎交際花與情人相遇、相知、相愛、相分的故事。(香港芭蕾舞團 Facebook)

角色情感複雜 用舞蹈牽動情緒

舞團藝術總監歐美蓮在場刊指,這齣舞劇「不僅要求完美無瑕的技藝,舞者更要具備深邃的情感。」

的確,故事主人翁瑪格麗特角色相當複雜,人生起伏不定。她本身是紅極一時的交際花,及後遇上阿芒,認定對方就是自己生命中的「唯一」。可惜因為過去、因為身分,這段戀情不獲阿芒父親認可,瑪格麗特無奈斷絕雙方來往,投向可在經濟方面支持她的瓦爾維勒男爵。

這齣舞劇「不僅要求完美無瑕的技藝,舞者更要具備深邃的情感。」(香港芭蕾舞團 Facebook)

今場演出,瑪格麗特一角是由舞團首席舞蹈員金瑤飾演。一開場,瑪格麗特穿梭社交場合之中,活像穿花蝴蝶,那種自信、那份美麗,豐盈地貫注在金瑤舉手投足之中。除了肢體,她的神情亦都充分散發出角色應有的魅力。

其後劇情由喜轉悲,不論是瑪格麗特忍痛丟下愛人,承受離異苦澀,以至臥病在床,懊悔當初,當中的脆弱與悲傷,金瑤全都手到拿來,緊緊牽動觀眾情緒,以致當看到她在台上無力倒下,觀眾也會心生憐惜。當看到她與瓦爾維勒男爵在雙人舞中拉扯,觀眾也感受到其不由自主。

瑪格麗特那種自信、那份美麗,豐盈地貫注在首席舞蹈員金瑤舉手投足之中。(香港芭蕾舞團 Facebook)

編舞、音樂、舞台 各有寓意 各自精彩

劇情起伏分明、主角演繹立體,除了歸功美國編舞卡尼柏諾烈(Val Caniparoli)的調度及布局,音樂同時扮演關鍵角色。

今次《茶花女》選用的音樂,全是蕭邦的樂曲。由第一幕的喧鬧多采,到第二幕的悲喜紛陳,不但脈絡清晰,而且層次豐富,配合香港小交響樂團現場伴奏,為舞劇塑造了絕佳氛圍。

當看到瑪格麗特與瓦爾維勒男爵在雙人舞中拉扯,觀眾也感受到其不由自主。(香港芭蕾舞團 Facebook)

特別一提,在第三幕的「場景二」,瑪格麗特獨臥病床胡思亂想,孤單一人回想過去與阿芒的情深緣淺,音樂編排轉趨簡約,主要以鋼琴聲引領觀眾走進主角內心。在近乎萬籟俱寂的氣氛,看着瑪格麗特恍恍惚惚,拿起以前穿過的裙,以及一切與阿芒有關的東西,幻想二人浪漫共舞,觀眾更能聚焦她的身心,情景倍感淒清。

作為舞劇,舞者舞動時刻,固然是核心所在,當舞台靜止時,原來都另有風景。

《茶花女》的部分畫面,不但美麗動人,而且充滿寓意。例如第二幕最後一個畫面,阿芒未能面對瑪格麗特的離開,意志消沉,其父上前安慰,最後阿芒倒在父親手中。

阿芒未能面對瑪格麗特的離開,意志消沉,最後倒在父親手中。(香港芭蕾舞團 Facebook)

這個畫面,一方面可理解為父親對兒子的扶持,無論如何無力,家人總在背後。另一方面也可解讀為父親對兒子的摧毀,阿芒失愛的悲劇,不是正正由父親一手造成嗎?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