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負評?】傷害中國電影的 從來不是網民的評分

撰文:凌霄
出版:更新:

12月28日,人民日報app發文,批評內地提供電影評分及影評功能的網站豆瓣、貓眼等,以低分、劣評傷害了中國電影產業,文章以《擺渡人》《長城》《鐵道飛虎》等近期上映的大製作影片為例,質疑網站評分影響了它們的票房表現。這次,群眾情緒不太穩定。

王家衛監製的《擺渡人》在內地口碑不佳,豆瓣上,超過40%網友給出1星最低評價。(資料圖片)

確實,作為大眾平台,豆瓣的分數不常能體現「正確」的意志,比如2016年春晚,央視公布觀眾滿意度超過95%,豆瓣評分卻只有2.3(滿分10),如同點破皇帝新衣的孩子。但豆瓣用戶們又並非逢主旋律必反,以中國警察為主角、製作精良的《湄公河行動》就獲得了8.1分的高分。

豆瓣代表誰的意志

多年來,豆瓣已從最初的文青聚集地發展成每月1億多人次參與的大眾化平台。先查豆瓣評分再看電影,如今是不少人的觀影習慣。這和歐美人慣用IMDB和爛番茄等影評網站「避雷」,沒什麼實質分別,畢竟人生苦短。

豆瓣創辦人阿北日前自述,隨豆瓣用戶體量增加,電影評分影響力越來越大,壓力和威逼利誘也越來越多,不乏「大大佬」托「大佬」找上門來改評分。保護真實、值得信任的評分成了他越發艱難的堅持。

而正如爛番茄面臨小圈子和兩極化爭議,豆瓣則因無門檻開放,惹來水軍刷分、未映先評等質疑。對此,阿北回應,水軍影響沒有想像中可怕,因為正常打分的用戶太多,且豆瓣近年啟用「各種程序」排除水軍,「所有能判斷屬於非正常評分的一概不算」。

不過,即使能排除惡意註冊和刷分,豆瓣有時卻難以抵擋真實用戶的群情激憤。2014年杜汶澤「反大陸」言論一出,他和阿SA主演的《放手愛》遭到抵制,網友發動罷看之外,亦在豆瓣給出一星。電影至今仍只有2.3分,顯示好於0%喜劇片和0%愛情片。而類似狀況,在豆瓣屈指可數,沒有太多人願為這些是非耗費精力,大多用戶仍然認真評論,認真閱讀,維持信任。

對我而言,電影本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的藝術,理性分析也好,情緒也罷,穿過各式各樣的評論,對一部作品的理解也更立體。而且我更偏愛在看完電影後閱讀豆瓣,常會因為讀到不同見解或自己沒有觀察到的細節而感如獲至寶。

三套國產電影《擺渡人》、《鐵道飛虎》和《長城》在「豆瓣電影」只得四至五分的評價,相反西片《鋼鋸嶺》得分達8.8,實實在在被比了下去。(豆瓣網截圖)

不聰明的大家長

官媒這次著實低估了民間智慧。

12月28日,人民日報發文稱,今年歲末賀歲檔市場到來後,豆瓣、貓眼對《長城》《擺渡人》《鐵道飛虎》3部主打檔期新片的評分,「令人大跌眼鏡」,「在這些低評分的引導下,不少觀眾對賀歲檔國產影片大失所望,甚至因此拒絕觀看國產影片」。

這是繼12月19日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官媒盛讚《長城》,批影評人唱反調之後,再一次積極背書,貓眼隨即下線了專業影評功能,兩網站被電影局約談的消息也在網絡瘋傳(後被澄清)。

本就對上述幾部電影,又或是演技欠佳、資源過多的《長城》女主角景甜不滿的人們,這下徹底被激怒,心中的問號都變成了感嘆號,「電影爛還不讓說了!」「管得也太寬了!」情緒流動著,傳染著。一篇題為「豆瓣,挺住」被分享,被刪,又重生。人們擔心豆瓣,評分和評論會被關閉嗎?創始人阿北能堅持住嗎?甚至,阿北如果堅持,會不會「被嫖娼」?

不少以往對時政冷感的人們,這次也加入了聲討者陣營。因為不論怎麼想,這事都有邏輯問題。傷害中國電影產業的,怎麼就成了看電影、評電影的人?中國足球踢得糟,也是球迷的錯?

也許是事件發展超出預期,到了晚間,人民日報旗下其他新聞產品,包括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評論」和人民日報海外版「俠客島」都發出了與app完全不同的聲音,大致表達的是,中國電影,應有容得下惡評的肚量和自信。

俠客島稱,他已幾乎閱盡豆瓣評分Top250榜單的電影,「我得說,它們中的相當一部分,能撩動文明世界的琴弦。」他又引《左傳》中子產不毀鄉校的典故:鄭國百姓喜在鄉校聚集論政,有官員提出廢除鄉校,而子產反對。子產的回答流傳至今,大意為,為什麼要毀掉它呢?我聽說盡力做善事來減少怨恨,沒聽說過靠擺威風來防止怨恨。

前後論調天差地別,人民日報評論答疑讀者:「以此為準」。人們感到些許安慰之餘,也有了新疑問:這是左右互搏,還是路線之爭?為何最初不討論清楚才發文,搞一場大風波?

景甜在《長城》有幾重要?看看網民的改圖就明白了。(網上圖片)

風波攪亂一池春水

距離人民日報發文已經兩日,討論的聲浪越來越小,一場風波差不多過去了,但仔細看看,又似乎沒有。

查看今日的實時票房,《長城》《擺渡人》沒有因為官方的背書而變得更受歡迎。打開豆瓣,《長城》的評分卻從5.5降到了4.9,《擺渡人》則從4.4跌為3.7,不少網友直言是為人民日報而來。一條留言在短影評一欄獲得超過7000個贊同,「資本投機無罪、劇本品質不高無罪、特效不好無罪、導演審美低下無罪、選角奇爛無罪、製作週期爆短無罪,所以豆瓣有罪?」這場風波已然攪亂一池春水。

但終究不是無意義的。官方和拍電影的人,通過這次大概會更加明白,中國「人傻錢多」的時代漸漸過去了,不再是肯砸錢、有宣傳、明星多,觀眾就要乖乖坐到戲院,花了錢還要拍著大腿說好。接受批評,讓電影產業升級,用高質有誠意的作品說話,才有可能贏得票房和口碑,《大聖歸來》的超預期表現就是例子。

另一邊,不少人也從這場捍衛豆瓣之戰中,看到了自己珍視的東西:若批評無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