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摩登兼容傳統——談《星聲夢裡人》的經典彩蛋(上)

撰文:陳廣隆
出版:更新:
若嫌坊間什麼「看《星聲夢裡人》前必看的X部經典」之類文章不夠喉,就讓我們一起接着玩「看《星聲夢裡人》後想到的X部經典」吧。
陳廣隆
(《星聲夢裡人》電影劇照)

【編按:以下內容含劇透,勇敢的人請繼續閱讀,逃生門在此。】

在《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中,愛瑪史東(Emma Stone)提到小時候如何受到至親影響,一起看《北非諜影》(Casablanca,1942)、《諜網情鴛》(Notorious,1946)、《小豹媒人》(Bringing Up Baby,1938)等經典傑作,一起在家中模仿當中表演,燃起她長大後當演員的夢想;賴恩高士寧(Ryan Gosling)則問對方有沒有看過《阿飛正傳》(Rebel Without a Cause,1955),沒看過不妨一起觀摩以作他日創作的參考,結果促成兩人首次正式約會,情到濃時那段浪漫醉人的「飛舞」,精彩、繽紛、夢幻處不遜荷里活黃金年代的作品,觀眾定必難忘。

《星聲夢裡人》就是這樣的一部戲︰摩登兼容傳統,舊夢化成新聲。導演戴米恩查素(Damien Chazelle)緬懷昔日電影的光輝,不時明引、暗指影史經典,影迷看得津津有味,然而即使觀眾從未看過以上作品,就像沒看過《阿飛正傳》的女主角一樣,見男主角談得眉飛色舞,依然能感受到箇中喜悅,倘若日後能因此尋看這些影片,彷彿與男主角在戲院攜手欣賞光影夢幻,喜悅更自必加倍。

以下一連兩篇文章,筆者將會分 11 點淺談《星聲夢裡人》中多個引用昔日電影的 reference(執筆時此片暫時贏了 11 個最佳電影獎項,就寫 11 點以作慶賀吧)。在此處必須先行強調︰

  甲.這不是說導演沒有新意,只懂從舊作找靈感。有些觀眾覺得電影老土,但尋夢者的故事往往大同小異,事業與愛情的衝突、情侶性格的矛盾,大抵是每個人都會在生命中經歷到的,情節不新不要緊,重點是描寫得是否深刻、表達得是否精彩而已。

《星聲夢裡人》以舊帶新,不是重拍,不是致敬,而是正如紐約影評人 Alissa Wilkinson 文章的標題所言《La La Land sees Old Hollywood magic giving way to modern melancholy》,前人的魔法難以重現,但導演巧妙地借用、轉化,刻意以之喚起愁緒,令觀眾更自省地體會男女主角的心境,突出電影啟發「想像」的功能(也就是為何結尾導演以夢中夢/戲中戲的方式讓他倆幻想、回味、釋懷),這是三四十年代的經典歌舞片未必能達到的效果了。

(《星聲夢裡人》電影劇照)

  乙.有些觀眾認為《星聲夢裡人》的音樂和舞蹈雖然精彩,尚未及昔日經典,這點我是同意的。可是將爵士樂融合歌舞片,也實在少有前人試過,導演已做得很出色,何況今天若照搬舊時荷里活的表現方式,例如集體面對鏡頭舞步一致的熱鬧場面,觀眾未必受落,高安兄弟(Joel and Ethan Coen)近作《萬千星輝綁架案》(Hail, Caesar!,2016)就惡搞了真基利(Gene Kelly)式人物與舞蹈。《星聲夢裡人》透過唱作歌手 John Legend 之口表示昔日偉大的爵士樂手都是「革命分子」,我們要發揚爵士樂精神就不能只死守傳統,拘泥於過去就不可能是革命分子。電影中男主角加盟了流行曲化了的爵士樂團,被視為違背初衷,故事中也有諷刺樂壇着重宣傳不重靈魂的現象,不過導演可沒完全貶低這類樂隊,男主角那一隊並非紙醉金迷的壞榜樣,而他們的音樂也確實悅目動聽,得到名副其實的成功,只是走與傳統不同的路線而已。我們也不必言必黃金荷里活吧。

  丙.以下「考據」並非表示導演定必依照這些昔日電影創作《星聲夢裡人》,筆者更想展現的是一個小小影迷美麗的聯想。列出「電影指南」要求幕幕皆有所來歷的導演不會是高手;在作品中盡量發掘更多的「電影對照」卻是影迷們最過癮的玩意。下文的聯想倘若過於牽強,那全是我本人過於喜愛《星聲夢裡人》之過。若嫌坊間什麼「看《星聲夢裡人》前必看的X部經典」之類文章不夠喉,就讓我們一起接着玩「看《星聲夢裡人》後想到的X部經典」吧。

(《星聲夢裡人》電影劇照)

  一.電影第一幕是一列列向着荷里活進發的汽車,人人懷着夢想大跳〈Another Day of Sun〉。公路塞車,影迷自然想到高達(Jean-Luc Godard)《周末》(Weekend,1967)那長逾 7 分鐘的橫移推軌長時間鏡頭,《星聲夢裡人》這段歌舞鏡頭則前後左右不停迴旋巧妙地看起來連續不斷;影迷也可能想到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八部半》(8½,1963)開首的塞車場景,可是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的鬱悶夢境卻又不像《星聲夢裡人》般開朗。

對我來說,這場戲更像積葵丹美(Jacques Demy)的《柳媚花嬌》(The Young Girls of Rochefort,1967),舞團成員在吊橋上等待前往新表演地點的曼舞,那同樣是 another day of sun 啊,而愛瑪史東在片中那條鮮艷的黃色連身短裙,說不定靈感就來自《柳媚花嬌》中嘉芙蓮丹露(Catherine Deneuve)同色的衣裝,同樣都美極了。

↓ 高達《周末》長逾 7 分鐘的橫移推軌長時間鏡頭。

↓ 積葵丹美的《柳媚花嬌》,舞團成員在吊橋上等待前往新表演地點的曼舞。

  二.愛瑪史東與朋友合租中的住宅中貼滿了電影海報,最大張最醒目的自然是床邊佔滿整幅牆的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海報,她是《北非諜影》與《諜網情鴛》的女主角,愛瑪史東對她印象一定很深,影片後段英格麗褒曼另一張海報也在某廣告塔上出現了一遍。愛瑪史東(也就是導演本人吧)喜愛的電影類型龐雜,其中有黑色電影(Film Noir)傑作《殺人者》(The Killers,1946),也有恐怖片《鬼貓》(The Black Cat,1934)。

在導演前作《鼓動真我》(Whiplash,2014)中,男主角也去戲院看法語黑色電影經典《悍匪大決戰》(Rififi,1955),大抵是喜歡該片中爵士音樂的運用,更可能是佩服導演朱里斯達辛(Jules Dassin)處理片中那場冷靜而又鉅細無遺的盜竊案的功夫。戴米恩查素下一部電影是首名登月太空人杭思朗(Neil Armstrong)的傳記,但我想總有天他會挑戰黑色電影的。

房中另外一張顯眼的電影海報是已失傳的默片《並蒂花》(Lilies of the Field,1924),這部戲在 1930 年重拍為有聲片版,在華語地區也上映過,是現存的最早版本。有西方影評錯認之為薛尼波達(Sidney Poitier)主演的同名而無關的電影《原野游龍》(Lilies of the Field,1964),不確。

《星聲夢裡人》中 Mia 的房間床邊佔滿整幅牆的英格麗褒曼海報,對她印象一定很深。(資料圖片)
Mia 的房間貼有《鬼貓》(左)和《並蒂花》(右)的電影海報。(網上圖片)

  三.《星聲夢裡人》的音樂由靴維斯(Justin Hurwitz)主理,他是導演的哈佛大學同學,後者 3 部長片作品,全由這位好同學編寫配樂。《星聲夢裡人》有些旋律其實在前作也出現過,例如〈Planetarium〉最後段的音樂,就可在導演首部長片《Guy And Madeline On A Park Bench》(2009)開首隱約聽到。

這部阿蓋與瑪德蓮的故事很有美國獨立電影先驅尊卡薩維蒂(John Cassavetes)的味道,醉心爵士音樂的阿蓋與思想獨立的情人瑪德蓮離離合合的愛情也可說是《星聲夢裡人》的先聲。倘若覺得《星聲夢裡人》的愛情故事老土膚淺,這部處女作則可告訴觀眾其實導演也可以很成熟、曖昧,更講「感覺」,看是處理怎樣的題材而已。

  四.愛瑪史東與姊妹們換戰衣同赴派對一場戲,有一點點像卜科西(Bob Fosse)導演《蠟炬成灰淚未乾》(Sweet Charity,1969)3 女角天台共舞一段,但要說是參考,其實不在歌舞,而是齊聲共唱「I'm gonna get up, get out and live it!」這句歌詞的精神吧。

至於後來愛瑪史東在派對中只見鶯歌燕歌、煙花燦爛,自己卻在池伴感到孤寂無聊的一場戲,有說受《我是古巴》(I Am Cuba,1964)開首或後來的學步者《一舉成名》(Boogie Nights,1997)啟發,那酒醉麋爛、那追蹤鏡頭、那泳池場面,確是頗有相似,這兒不妨多舉一部較少人提到的歌舞片作品——《水晶美人》(Jupiter's Darling,1955),儘管那是古裝片,但情景同樣相似,水底拍攝舞蹈的技術更是美妙,女主角愛絲德威廉絲(Esther Williams)由幕後代唱的那首〈I Have a Dream〉,歌詞眾裏尋他千百度的主題剛好和愛瑪史東這一場戲唱的〈Someone In The Crowd〉互相呼應呢。

  五.愛瑪史東獨自走出派對,在街頭聽到琴音,走進賴恩高士寧兼職的餐廳那場戲,燈光、氣氛,直是影史經典《星海浮沉錄》(A Star is Born,1954)中占士美臣(James Mason)初遇茱地嘉蘭(Judy Garland)的翻版,只是男女調轉而已。《星聲夢裡人》後段男女主角事業發展有差,愛情頓生磨擦的發展也和《星海浮沉錄》頗有相似。相似的還有兩片中男主角的髮型啊,兩人在頹唐潦倒時前額垂下的那撮劉海,占士美臣藉此散發演技,賴恩高士寧則以此俘虜影迷,不是嗎?

這一篇暫先談到男女主角首兩次相遇為止,後來兩人繼續發展感情、開展故事,導演又引用了哪些經典?下篇再與大家分解!

陳廣隆:舊夢化成新聲——談《星聲夢裡人》的經典彩蛋(下)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