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巴黎小情歌】愛我久一點?導演你真沈溺……

撰文:馮慶強
出版:更新:

驟眼看,誤認歌舞片《巴黎小情歌》(Les Chansons d'amour,2007)為一般三角戀故事,其實影片講愛情的療傷與及作用,角度頗新鮮的。
導演曾被視為新浪潮接班人,集編與導一身的基斯杜化安諾希(Christophe Honoré)。
《巴黎小情歌》外,《緣份春色》(Les Bien-aimés,2011)也是歌舞片,這是積葵丹美(Jacques Demy)風格的致敬作,邀了嘉芙蓮丹露(Catherine Deneuve)助陣。
代表作《花都圓舞曲》(Dans Paris,2006)的評價很高,因為新浪潮派給予肯定,但翌年這部《巴黎小情歌》則被罵至很慘,所指乃評論界不接受。
可是,批評歸批評,市場卻熱烈歡迎這部電影。

故事有點異常天開。一對情侶,關係遇上瓶頸,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女朋友想挽救,或至少找個缺口攪翻平淡的生活。她忽發奇想,邀請男友的女同事加入,試一試三人行。之後,三個人脫衣服,上床溫書或者來一場 3P?結果,男仔選擇揀 A 或揀 B?都在一次意外之後完全脫了軌。

歌舞簡潔不煽情 變奏呼應片廠美學

歌舞片當然有歌有舞,但若果預算不足夠,發揮就要考考心思了。如演員唱歌,轉一轉身做勉強叫舞蹈的動作,這些都沒有問題。可群眾聞歌起舞的大場面、設計細膩的服裝、佈景、美術、燈光等之類都只能欠奉。《巴黎小情歌》的場景,事實上只幾個日常佈置的內景和街景,其他技術部分,趨於簡單處理居多。角色除卻女主角的家人,核心的也只 4 至 5 個人。算有點「削」的。當然,不一定跟隨大製作辦事,可以只吸納歌舞片的風格,而不是規模。

有一場告別戲,導演簡潔拍出歌舞片的一些特色。內容講述,女朋友朱莉(Julie)突然離世,男主角伊斯麥(Ismaël)經過長時間的療傷,終於決定到墳前向她告別。他一直沒有面對她的死亡,因為內疚或者其他更複雜的原因。告別很漫長,從白天至夜晚。結束前,街道周圍已經漆黑一片。伊斯麥離開墳場,邊行邊回憶較早前的靜默。這時候,已死的朱莉重新出現,並跟隨著他的腳步,唱起慰解傷痛的情歌:

「你為何珊珊來遲、當一切已成往事……」

歌聲塑造起情感的氛圍,畫面框定男主角做中心,鏡頭一面後退他一直向前行,女主角的步伐開始跟不上了。她逐漸墜後,至身影被伊斯麥完全覆蓋,隱沒於黑夜,在路的盡頭消失。

(《巴黎小情歌》電影劇照)

傳統歌舞片絕大部分都在片廠內拍攝,而片廠的燈光會因應內容、情緒,現場調節強弱。告別戲一場,導演以攝影機角度配合簡約佈光,呈現了近似的變奏來呼應片廠的美學。

其他例如朱莉嘲諷伊斯麥,唱起歌,投訴枯燥的愛情生活:

「一個失落承諾,兩句無心話語,三條脫在地板上的小褲,你的唇是酸的,笑是甜的,四根浴室裡的毛,我屈膝你腳下,你的過錯,我的告白,我開始謾罵……」

另一女主角愛麗斯(Alice)工作期間,與剛失去愛人的伊斯麥因誤會導致口角,傷心之下,互相擁抱了對方;逃離關懷之後,伊斯麥唱發洩心中寂寞的歌等等。

這些場面,基斯杜化處理愛慾、幽默、難過的部分,手法確實不過火、不煽情,甚至是賞心悅目。唯長鏡頭及特寫的運用,最後剪裁的方式、方法,結果是比較像一部 MV 片多於歌舞片。

太專注糾纏、情慾的愛情片,我是會愈看愈頭痛。

為影片結束前兩句話,猜想了一陣:

「愛我少一點,但愛我久一點」

怪不得《巴黎小情歌》被人罵了。基斯杜化導演,你這人真夠沈溺呢。

 

《巴黎小情歌》,與居港法藉攝影指導Morgan Peline及01博客朱珏瑾一同談談情,唱唱愛。

《巴黎小情歌》放映+分享會

日期:2017年2月10日(星期五)
時間:晚上7時30分至10時
地點:01空間(灣仔皇后大道東127號1樓|港鐵灣仔站A3出口,步行約10分鐘)
嘉賓:Morgan Peline、朱珏瑾 (粵語對談)
票價:01會員免費 (*額滿即止)
截止報名日期:2017年2月10日 中午12時
備註:法語電影,英文字幕

多謝支持, 活動已截止報名。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