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利卓別靈.來稿】跨時代的洞見 革命仍需奮鬥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差利卓別靈(Charlie Chaplin)的著名電影作品《城市之光》(City Lights)、《摩登時代》(Modern Times)、《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等幾乎無人不曉,風靡全球幾代人。今年是差利128歲冥壽,不禁又重溫經典之作。
他通常被譽為一代笑匠,或者應該形容為教育家更貼切,因為從他幽默灰諧的創作裡,收穫的不單只是娛樂,是笑中帶淚的人生哲理。

(《摩登時代》電影劇照)

文:博多多

於二戰前後,納粹和法西斯主義濃罩,全世界一片混沌,戰火四起,經濟蕭條,面對極權崛起,哪個不怕被報復又或秋後算賬?!大概是更怕生不如死的狀態。不要說人權自由等填不了肚皮的東西,人命也來得下賤。

1936年的《摩登時代》,電影橋段講述了企業發展與人類追求幸福兩者之間的衝突,亦反映資本主義體制下的工人階級如何被企業家鄙視和壓榨,活像齒輪般不斷運作,做到精神失常,拿著六角匙四處亂扭,笑聲背後蘊藏著無限辛酸。

70多年前的電影反照香港現在的社會實況仍然不落伍,像差利一樣被勞役的大有人在,多少人每日工作超過十小時,去年瑞銀調查發現香港人工時全球最長,平均每週50小時,大家的耐力一起把「東方之珠」這個浮華都市推向「奴隸之城」,多少人做到抑鬱做到自殺都要做,我們似是被什麼洗了腦。是否生活成本太高,搭車、食飯、供樓、養兒養父母、還是得付一大堆賬單,忙上加忙的同時,沒有籍口停下來,你老細下放永遠做不完的任務,連監視你的時間成本也省下了,或者「忙」就等如「摩登」,是對這時代最貼切的闡述。

幸好《摩登時代》中差利擠眉弄眼的幽默感和調皮的外八腳步將坎坷人生的苦味冲淡,演活他自己的名言,「近看人生是一齣悲劇,遠觀人生則成了喜劇。」(Life is a tragedy when seen in close-up, but a comedy in long-shot. )同時為我,這個香港「人」帶來一點快慰。

《大獨裁者》電影宣傳海報。

1940年的《大獨裁者》,差利放下手中的拐杖,又脫下黑色的圓頂禮帽和燕尾服,僅留一撇小鬍子,搖身一變成了懵懂的政治英雄,引人入勝,極盡諷刺地演繹獨裁政權和瘋言暴行。電影結尾的一段獨白,模仿狂人希特拉的差利發表偉論,卻道出真摰純樸的願望,發人深省,節錄如下:

Greed has poisoned men’s souls, has barricaded the world with hate, has goose-stepped us into misery and bloodshed. 
We have developed speed, but we have shut ourselves in. 
Machinery that gives abundance has left us in want. 
Our knowledge has made us cynical. Our cleverness, hard and unkind. 
We think too much and feel too little. 
More than machinery we need humanity. More than cleverness we need kindness and gentleness. 
Without these qualities, life will be violent and all will be lost……

You are not machines! You are not cattle! You are men! You have the love of humanity in your hearts! 
You don’t hate! Only the unloved hate,the unloved and the unnatural! 
Soldiers! Don’t fight for slavery! Fight for liberty!

Final speech from《The Great Dictator》

撼動人心的獨白,解答了令人類變得鐵石心腸的原因。貪婪,讓社會進步,同時令人與人之間關係疏離,甚至互相憎恨。差利運用簡潔的演講詞和澎拜的身體語言呼喚著人們的良知歸來,不要安於被奴化,要追求自由,拒絕種族之間的仇恨和撕裂,高舉人性的光輝,於動盪不安的世代鼓舞著許多軟弱的心靈。

《摩登時代》和《大獨裁者》分別從微觀和宏觀角度立體地描繪了社會縮影,窮人、工人、資本家、政治人物、以至社會大眾,差利跨時代的洞見,竟然恰恰比照出時下的社會狀態,國際之間不平等的經濟貿易關係和爭奪話語權的醜陋。縱使法西斯主義褪色,但人的劣根性依然存在。歷史告訴我們,白人充滿優越感,自詡高檔一點,黑人也是上世紀才被解放,人性喜愛將所有東西分門別類,由膚色、男女、種族、社會經濟地位等等,各色各樣,高低上下,見怪不怪。深信每個人心裡都總有一把「尺」,默默將自己和他人比較,口裡說不,身體卻很誠實,一個眼神、幾句對話,都已經透露了痕跡。差利的電影作品之所以風靡全球,其中的要素少不了就是仔細地刻劃人性和命運的挑戰,加上嘲諷時弊,於亂世中引起共鳴、反思和覺醒。

屠殺數百萬猶太人如此人性泯滅的事情怎能發生?(Getty Images)

重溫一小段納粹的歷史,屠殺數百萬猶太人,或者也不禁疑問,如此人性泯滅的事情怎能發生?回望我們身處的世代,種族歧視、戰爭、剝削從未停止,人與人之間失去信任,為求自保的價值觀,讓人類裹足不前。每個歷史浩劫都源於人類站在極權和歪理面前,因恐懼而選擇沈默。教育的淬煉無非讓人能夠明辨是非,造福人群,國際上知識分子的權貴們,擁有無限的資源和權力,但願人心的吶喊不被磨滅,於重要時刻作出良知的決定,加上普世人類團結共融,相信足以改寫歷史人性的悲劇。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