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藝術.來稿】醍醐灌頂的尺八音樂

撰文:陳槑
出版:更新:

電腦圍棋全面擊敗人類棋手是即將會發生的事,令不少人為之沮喪。
我小時候學樂器,一向風趣的老師篤定的說將來機械人一定會取代人成為音樂家,機械愈來愈仔細,只要輸入所有演奏的資料,機械人一定會比人更細膩、更精確。
在人類才能節節敗退輸給電腦的時代,想想哪一種音樂演奏是人類最後的堡壘陣地,尺八可能是其中一種。

尺八可能是其中一種電腦學不來的音樂。(ganbaru.mcury.jp)

相傳唐代有一位叫普化禪師,善於搖鐸(一種像鈴的法器)頌經,聲音蕩滌心靈,一位叫張伯的人吹奏竹管樂器,摹仿普化禪師的鈴聲,創作出樂曲《虛鈴》,樂器因為長一尺八寸,故名為尺八。張伯的子孫一代一代承繼着尺八及其音樂,直至宋代,一位日本遣唐僧人向張伯的後代學習尺八,從此尺八及其音樂東傳日本。當地僧人視之為「一音成佛」的法器,傳承千年,張伯最初創作的三首樂曲現今還保留着。

為什麼說尺八是最不能被電腦機械取代的音樂?因為它有很多非音樂的成分。它因為簡單而造成的缺憾,不是要徹底改善,而是留下「留白」讓人去探索。一般來說音樂由音高、節奏、音色組成,尺八在這三方面有其規律,亦有各種細微的要求,更特別的是,在這三者上加上自然的竹子的聲音(亦可說是不好聽的聲音,甚至噪音)在音樂和非音樂之間游移,所以它的音樂常常令人聽不出明確的旋律,有些不諧協的地方,卻有天地蒼茫之感。這與當代音樂有太多相似的地方。John Cage 曾經談及音樂和聲音(可以在 YouTube 搜尋到),一番玄論可以和老莊「大音希聲」或者嵇康《聲無哀樂論》相提並論,這種音樂竟然可以貫通古今中西,豈不妙哉。

且舉一例,大家可以聽聽海童道(Watazumi Doso)的音樂。

這位曾經被塔可夫斯基拿來當電影配樂的音樂家,給人最深的印象莫過於手抱一根三、四尺大竹,一副老僧入定的修行者姿態。他的演出音量動態極大,往往在音色細微婉轉的時候突然使用狂暴般的氣沖音,讓聽者無從招架,當頭棒喝之後令人領略寂靜和聲音的各種可能性。一方面他是結合音樂和修身的宗師,另一方面他又有頑童般的性格,各種可以吹出聲音的工具,包括酒壼、海螺都拿來吹,成為音樂的一部分。這種大破大立,狂禪頓悟,可以說是類似中國晚明精神,如張端圖的刷筆書法、江右王門龍溪哲學、傅山的異體字、八大的只按不提的沉滯用筆。這些非音樂、非書法,非哲學,非畫,是大徹悟,是對精緻藝術(Fine Art)的反抗,是推倒重建,是反本溯源,不要精緻的、冰冷的成品,而是要建立的過程。

走筆至此,想起兩幕電影片段:大導演寇比力克《2001 太空漫遊》的頭一幕蠻荒場景,不也是反思人類文明的立和破嗎?梅維爾在和電影《紅圈》裏面,開鎖專家要開啟金庫的時候,儘管已經架好器具,即使知道稍一不慎即萬劫不復,卻要徒手拿槍瞄準扳動步槍,為的就是槍手的尊嚴,那一刻淋漓的存在感。

人生,乃至藝術,乃至音樂亦然,在技巧至上的今天,是不是其實失去什麼。我又想起今天的教育,要追求那些指標重要,還是還原一個小孩子活潑好奇的生命重要?要步向機械,還是還原生命的可能性?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