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毒。誡》解不開福音咒

撰文:思兼
出版:更新:

癮君子戒毒信教,改過自新,然後貢獻社會,受人所認可。如果不告訴觀眾電影名字的話,這將是《恩雨之聲》大部分見證的敘事結構。同樣地,港產片處理「毒品」相關議題時,幾乎一面倒地要警告,甚至嚇阻青少年。
不同作品中,不論癮君子還是拆家,過半不得善終。癮君子則因家庭變故、宗教支持等製造契機,成功戒毒。青少年染毒癮原因則不外乎受壞人影響,誤入歧途。十多年來黑幫片涉及毒品的角色都是這種下場,就以《古惑仔》系列正傳為例,洪興在蔣家領軍的時候就從沒賣過毒品,亦嚴禁旗下小弟賣毒品。前傳的陳浩南(謝霆鋒飾)亦被大佬B強行戒毒。近幾年則有更多合拍的緝毒片。
「毒角」的高度定型化,亦反映毒品的社會管理多麼有效。《毒。誡》的故事藍本導人向善,自然脫離不了這兩條軸線。

《毒。誡》劇照

《毒。誡》改編自陳慎芝(茅躉華)的真人真事。上世紀1970年代,陳慎芝帶領的「慈雲山十三太保」是在慈雲山邨有名的童黨。陳慎芝及後因為父親過世,遇到牧師而改過自新,最後獲得十大傑出青年,並繼續拯救青少年離開毒海。在1995年,同樣事迹曾被鄧衍成改編成電影《慈雲山十三太保》。22年前的電影對陳慎芝父親有更多着墨。

然而,《毒。誡》此劇卻急着要為陳慎芝立傳。電影描寫他眾多不同面向:作為福音戒毒導師、作為眾人大佬、作為江湖和事老、作為可柔不成器的男友等,結果即使用盡了百多分鐘,仍然未能把茅躉華塑造得圓滿。抽離地看,整套戲就像它的第一幕:陳慎芝在傑青選拔現場要講述自己的成就。結果,茅躉華轉變的契機並沒有好好細描,整套電影只有他在父親喪禮吸毒後的蒙太奇,在幻覺中他聽了一個老人談自己吸毒,妻離子散,翌日離世,卻不知道這幕如何撼動到他。戒毒後亦沒有言明為什麼他要自度度他,將青少年從毒海中救起。「茅躉華」各面向相當分裂。《毒。誡》一方面為了壓抑福音敘事以敘說為主的傾向,亦為了方便電影通過內地電檢,嘗試以「物是人非」來呈現毒品的危害,但此一來「茅躉華」的心路歷程就無從解釋,放棄「宗教」這個本應承載起整個人物的骨架。

為陳慎芝立傳,卻無法着墨更多於《太保》未講述的部分,是本片最大的缺陷。《毒。誡》導演劉國昌其實拍過不錯的傳記類電影。1991年,他拍過《五億探長雷洛傳》系列,重塑總華探長呂樂的一生,為一時佳話。20多年後,他將懷舊與暴力引入到故事,再談陳慎芝戒毒前的人生,但處理卻略嫌粗疏。雖然,九龍城寨在1993年已遭拆卸,但作為懷舊文化符號,在回歸後的大小屏幕仍然間中出現。例如2013年的《葉問:終極一戰》,以及去年的電視劇《城寨英雄》,但《毒。誡》中的城寨,卻似乎僅為懷舊所需,在僅得幾個過場,警察在寨城內與黑幫串通交數,與歷史中三不管的九龍城寨稍有出入,更不要說可柔那錯了時代的服飾裝扮。

《毒。誡》劇照

陳慎芝於後半生擔當「江湖和事老」本應更有潛力,電影卻以記流水帳方式帶過。故事有兩次他出面講和的敘述,一次成功一次失敗,一遍以和為貴,一遍血腥收場。這奇特的位置可破開類型化敘事,重新將黑道連上社會的壓制、招安與妥協。在大部分港產黑幫片中,退休大佬都基本上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詛咒,大多不得善終。但陳慎芝一方面離開江湖,另一方面仍然保持與江湖朋友聯絡,並遊走在黑白兩道間,斡旋出幫會秩序與社會秩序的和諧點,以及後來如何因應時代變遷,而變成只在黑道間協調。再推進到整體社會變遷的話,陳慎芝在1974年戒毒,同年姬達成立廉政公署。換句話說,他的離開,本身就搭上了發展的順風車,見證着黑社會的轉型,以及香港警黑關係的轉變。這種處理,大概可為黑幫片續一續命。

港產片談「毒品」甚少脫離上述常規,呈現人依賴「毒品」原因的電影並不多,近十年的話就只有麥曦茵的《烈日當空》以及爾冬陞的《門徒》。《門徒》最有名的詰問是「到底是空虛恐怖,還是毒品恐怖?」這才真正意義上捉到「戒毒」的核心。空虛心情無分年齡,任何人都可能墮進那種空虛之中,人亦遠比所想的脆弱。同樣題材的其他地方的電影表達得更出色,例如美國電影《迷上癮》,年老孤獨的寡婦莎拉服用有安非他命成分的減肥藥,僅為了幻想上電視節目以填補她現實生活中的空虛。最近的《猜火車2:春宮電影》亦有類似隱喻,吸毒後男主角們都回到他們覺得自己還可以選擇的盛年,然而他們卻只能夠面對,自己都沒有達到想要的人生。同理心才是這類電影流芳百世的地方,而不是那樣板戲般的故事,這點港產片還要努力很久。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