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來稿】她他劇社《錯愛》:不調和的鴛鴦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陳月

的士司機、賽馬、紙紮公仔、湯、學生、裝修工人、畢業證書、撒尿、槍聲、鬼。這些畫面都提示著香港如今混亂的社會面貌。但當連貫成七十五分鐘的演出,《錯愛》分段式的故事有如劇中茶餐廳伙計對調了奶茶、咖啡上傳給顧客,期望得到鴛鴦細膩的層次,卻只掉換了飲品實際位置,喝不出調和成鴛鴦的味道。

但在雲雲劇場可能性當中,就為何不能把奶茶、咖啡、汽水、涼茶、熱湯、啤酒全放一檯,並列而置,各有各品味?此種敘事格式令人想起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適時交錯的場景,讓節奏千變萬化。然而,賴導應用多線故事格式非始於《暗》。更早期的《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揉合更多故事軸,有些部分只出現一次,都是較短的情節,更接近是次《錯愛》的演出格式。近期曾於演藝學院上演的學生作品《La Ronde》亦包含這種小片段敘事,甚至加入方向性,只准向前的時序,讓每個角色只限出現於鄰接的兩個小片段,更顯命運的權威。該劇寫於19世紀末,可見此等劇場模式的熱潮經過一個世紀的洗禮仍在演變,備受欣賞。

《錯愛》的作者在實驗過程中亦創作了屬於自己的意象表達。其中一個令第一段故事整合成型的,就是貫穿整段的意識,「姍姍來遲」。不時在對話中有意無意地出現,彷彿營造了一種如小說、電影般的非為敘事而設的意識,讓筆者感受到一個文字美學的層次實質存在。這效果應用在茶餐廳的茶餘飯後對話特別令人感到世態炎涼。但亦因整個故事的敘述都來自與故事主角無直接利害關係的角色,令故事的情感表達有點害羞,情感無從宣洩。也許一個有趣的寫作點子到了一定的故事發展也需要加點變奏。正如奶茶放得太久,也需攪拌一下才能保持香滑。

此種敘事格式令人想起賴聲川的《暗戀桃花源》適時交錯的場景,讓節奏千變萬化。(《暗戀桃花源》劇照)

在劇場中,氛圍的魅力是否足夠維持觀眾緊張的心情? 兼任導演編劇的林業像意識到必須為作品加入角色間直接周旋矛盾的重要性,適當地建立了第二段故事中發生於一對母女之間的對話。女學生(曾瑤 飾)從容的演繹令演出加強了流暢性。可惜本來略有驚喜的節奏變化,經過一段長時間訴說舊事又變成了另一杯「齋啡」。 母親經常反應緩慢,時而語塞,令人分不清是忘記台詞,還是刻意停頓,削弱了角色的意志。雖然「齋啡」最後還是發揮了「齋啡」濃烈的刺激作用,故事末段,女兒揭發了母女矛盾的罪魁禍首是發生於父親身上的悲劇,讓整個故事墊付了強烈的心理描寫根據。可惜沖擊實在「姍姍來遲」,有點像「還債」般,只是為了解釋角色早前的行為。筆者欣賞此情節背後的深思熟慮,相信加以適當演繹,或許能發放其潛在的戲劇性。但以現時的演繹,難免令人聯想港人早耳熟能詳的韓劇情節,令不少觀眾在情感上反彈。

一個作品能否扣人心弦很大程度關係於作者對作品的感觸。清晰的寫作動機能挽救作品技巧上的失衡;這正是作者於第三段為觀眾設的題。

幾位年輕演員的生動演繹令節奏明快,非常吸引。正當筆者期待作品繼續承接上一段心理描寫的世界觀,將戲劇辯論的主題推向高潮,作者竟突然於演出餐單中加入「啤酒」:本來令人期待如何將紙紮公仔的超自然元素扭轉成心理描寫表達的伏線,突然變成了「怪談」式寓言靈異故事。「鬼」的這個意象,無論是來自紙紮公仔還是「內鬼」,都及不上第一段的「姍姍來遲」來得輕鬆自如,失去了說服力。也令作者對社會的感觸觀點變得片面,成了評論,而非討論。

也許鴛鴦的製作也要求不少民間智慧, 大家都了解是奶茶加咖啡,但如何製作才適得其味?

正如希治閣電影把握懸念的分量,基本上任何情節也可以於舞臺上出現,只在乎文本、舞台技巧及演技如何排列,掌握好高潮起跌,足以令觀眾緊張得喘不過氣。一些情節如父親因透露了貪污案中的舉報人導致他人死亡,學生領袖突然變成內鬼等都來得太突然,像是為了「還債」好讓劇情足以推進;有些部分則本來令人充滿期待,如紙紮公仔及陳伯的下落,卻因為揭盅時的輕描淡寫,過份放鬆,導致失去戲劇性。

有一天,可能劇場中會出現一種喝一口是奶茶,再喝一口是咖啡的飲品。雖然「攪唔勻」卻也有自己的特色。但假如目標本來就是鴛鴦,卻因「攪唔勻」而流失香滑口感,那實在是浪費了本來各有特色的奶茶和咖啡。

《錯愛》的作者在實驗過程中亦創作了屬於自己的意象表達。(她他劇社 H H House FB 圖片)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