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臨寒食節、後接上巳節 清明節是如何演變至今?

撰文:張心怡
出版:更新:

今日是清明節,是中華傳統中掃墓祭祖的重要節日,在北方地區也有踏青賞春的習俗。
不過,在清明前後還有兩個鮮為人知的古代傳統節日——寒食節和上巳節。清明節如今有地位,與這兩者密不可分。

2008年起,大陸將清明節定為法定節假日,可放假一天。(視覺中國)

寒食: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古代曆法中,將冬至後的第105日定為寒食節。今年就是4月4日。因為與清明節日期相距很近,兩者在歷史上分分合合,寒食背後有一段自古忠孝難兩全的古···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逃避宮帷政治鬥爭,流亡他鄉,顛沛流離。一日他和隨從們找不到食物,十分狼狽。他的一名隨臣介子推(又名介之推)卻消失片刻,隨後又端著一碗肉湯出現,讓重耳喝了。飢腸轆轆的重耳大口喝完,才注意到介子推腿上有傷痕。他才知道,原來介子推是自割大腿上的肉,煮了一碗湯。這令重耳感激涕零。

十九年後,重耳重歸晉國,並做了國君,是為晉文公。他重賞當年伴他流亡的功臣,卻唯獨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並未憤憤不平,也不前去邀功。他為盡孝,帶著年邁的母親,回到故鄉隱居山林之中。

幡然醒悟的晉文公親自前往介子推家鄉尋他,但遍尋山林無果。有人獻計,說三面放火燒山,就可以逼出介子推。晉文公深以為然,聽從此計。但大火燒遍全山,晉文公都等不到介子推出來。直至火被撲滅,才有人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介子推背著母親被燒焦的屍體。

北宋蘇軾的《寒食帖》,作於他被貶後第三年的寒食節,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網絡圖片)

晉文公悲痛不已,立規矩,要求全國民眾要去祭拜亡人,亦不可在此日生火,只能吃凍食,寒食節的「寒食」就是此來源。唐朝詩人盧象作詩:「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為一人。」

寒食節從唐朝起,逐步與清明節合併。清明因此有了祭拜祖先的習俗。不過,在介子推焚身的地方,也就是現今山西介休市(「介休」就是介公喪生之地的意思)的綿山一帶,至今都還保持著寒食節三日不食晚飯,只喝涼水的習俗。

相較於寒食節,上巳節是一個更為熱情奔放的傳統節日。(視覺中國)

上巳:古代男女自由定情之日

至於上巳節,為農曆三月初三,今年就是4月7日。又稱為春浴日,古言為「祓禊」,「祓」就是拔除疾病,清潔身心;「禊」就是修整、淨身,驅除厄運。在周朝時,朝廷會專門選派女巫在這一日行「祓禊」禮儀。

在漢代以前,上巳節是非常熱情奔放的一個節日,《周禮·地官·媒氏》有云:「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意思就是說,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日子,男女可以自由在戶外約會,私情歡愛也不算違反禮儀規範。古人也會在這一天祭拜婚姻、生育之神,這位神的真身有女媧說,亦有伏羲說。

這一日也是文人騷客吟詩作賦的大好日子,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大名鼎鼎的《蘭亭集序》,就是寫於這一日。王羲之在上巳節邀請當時諸多名家,在會稽山陰集會,雅稱「蘭亭之會」。群賢席間在河渠邊做遊戲,上游有人放置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面前,他便要取被飲酒,是為「曲水流觴」。王羲之醉意之下,揮墨寫下「天下行書第一」之稱的《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真跡已經失傳,此為後世認為最接近正本的唐代臨摹的「神龍本」。(網絡圖片)

直至宋代,程朱理學興盛,禮教逐漸森嚴,上巳節歡愉祥和的景象不再。

不過,在歷史的發展長河中,原本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因為前臨寒食節、後接上巳節,逐漸轉接了這兩者掃墓、踏青的習俗,遂成為中國人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另外三個為新春、端午節、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