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邊塞的傷痕記憶 敦煌再添「中華詩詞之鄉」美譽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有「飛天的故鄉」之稱的甘肅省敦煌市,11月26日獲得中華詩詞學會授予「中華詩詞之鄉」稱號,讓這座具有國際觀光知名度的文化古城再添一筆榮譽。自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後,敦煌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更有無數文人以敦煌為題,留下許多琅琅上口的詩作。

敦煌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日前再添「中華詩詞之鄉」的美譽。(VCG)

過去,敦煌是絲綢之路的第一樞紐,更是古代東西方使者往來、商業貿易、文化東傳西漸的必經要道。同時也是邊塞詩的發源地,目前敦煌文獻所保存的文學作品中,以唐代為大宗,且據學者統計,與敦煌相關的詩詞更是超過兩萬首。

唐代的敦煌地區雖受中亞文化影響,但在文學方面仍以中原文化為主,在整理出土的敦煌文獻裏,絕大多數為中原文士所作的詩詞。一般將唐代的文學作品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四個階段,不過敦煌詩詞的內容風格,可簡單以安史之亂爆發(公元755年)作為分水嶺。

唐玄宗任內爆發安史之亂,也使得敦煌的詩詞內容風格發生轉變。(VCG)

安史之亂前的敦煌與中原的聯繫十分密切,眾多知名詩人如孟浩然(689年-740年)、王昌齡(698年-757年)、李白(701年-762年)、高適(704年-765年)、岑參(718年-769年)等人的詩作都有被抄錄在敦煌文書中。且知名的邊塞詩人岑參,更在西域留下數十首詩詞,如《敦煌馬太守後庭歌》,「敦煌太守才且賢,郡中無事高枕眠。太守到來山出泉,黃砂磧里人種田。敦煌耆舊鬢皓然,願留太守更五年。城頭月出星滿天,曲房置酒張錦筵」。雖然前半部分着重頌揚敦煌太守的政績,但也反映出當時敦煌當地人民安居樂業的情景。

不過岑參在詩中所寫的和平景致,對於敦煌來說相當稀有。因為敦煌自古以來即是扼守中原安全的重要地區,對於唐朝朝廷來說,一旦喪失敦煌,西方各遊牧民族就可輕易入主中原。此外,絲綢之路無論是北、中、南的三條商道均以敦煌作為起點,可見敦煌這條絲路上的璀璨明珠,長久以來受到各民族的覬覦。敦煌地區自漢唐以來曾受匈奴、吐蕃、回鶻等民族的統治,對於當地人民來說,「政權更迭」、「變動不安」、「蕃漢之別」才是日常生活中的常態。

敦煌莫高窟是現在甘肅省有名的旅遊景點,過去卻是許多政權覬覦,充滿傷痛的地方。(VCG)

由於安史之亂起,導致唐軍在敦煌當地的軍防空虛,吐蕃趁機陸續佔領唐朝的涼州(今甘肅省武威市)、甘州(今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肅州(今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等地,而敦煌的百姓最後也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無奈「降蕃」,自此敦煌進入到「陷蕃」、「落蕃」時期。直到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在沙州(敦煌於唐代的古名)豪強張議潮(又作張義潮,799-872年)的帶領下,才起義脱離吐蕃的統治。

敦煌曲子詞《望江南》,說的就是敦煌人在吐蕃統治下的苦與恨:

敦煌郡,四面六蕃圍。生靈苦屈青天見,數年路隔失朝儀,目斷望龍墀。新恩降,草木總光輝。若不遠仗天威力,河湟必恐陷戎夷,早晚聖人知。

從「若不遠仗天威力。河湟必恐陷戎夷」,點出中原如果沒有強大的軍事武力,敦煌必淪為遊牧民族所控有的地區。

另一首曲子詞《菩薩蠻.敦煌古往出神將》,也有類似的強烈情緒:

敦煌古往出神將,感得諸蕃遙欽仰。效節望龍庭,麟台早有名。只恨隔蕃部,情懇難申吐。早晚滅狼蕃,一齊拜聖顏。

從「早晚滅狼蕃,一齊拜聖顏」一句,可以感受到詩中強烈表達出敦煌人民希望能出現一個英勇滅敵的將軍,從此脱離吐蕃的統治。

2019年7月,甘肅省酒泉市敦煌莫高窟景區大型國際展覽「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藝術珍品展」,这是全球首次以吐蕃为主題的文物大展。(VCG)

敦煌在吐番統治時期,許多唐朝舊民不僅改着「蕃服」、梳辮子頭,甚至淪為奴隸。活躍於吐蕃統治敦煌時的知名文士竇良驥作有《陰處士碑》:

梟聲未殄,路絕河西。燕向幕巢,人傾海外。羈維板籍,已負蕃朝;歃血盟書,義存好舅。熊羆愛子,拆襁褓以文身;鴛鴦夫妻,解鬟鈿而辮髮。豈圖恩移舊日,長辭萬代之君;事遇此年,屈膝兩朝之主。

他以相當強烈的用字遣詞,如「梟聲未殄、熊羆愛子,拆襁褓以文身」等,描述在吐蕃治下的敦煌百姓的遭遇,並且說明內心不願「屈膝兩朝之主」的悲怨心聲。

不同於中原詩人所看到的西域大漠風光、葡萄美酒,敦煌民眾所留下的詩作,因為遭受入侵而多帶有屈辱、悲恨等情緒。在欣賞珍貴的敦煌文書時,或許不妨將注意力轉向當時敦煌人民的集體記憶,看看那鮮為被中原人所知道的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