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地攤經濟影響市容 宋代如何管理違章侵街佔道?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夏日炎炎,不少人選鍾意逛夜市,與三五好友吃燒烤、喝啤酒,不過,在大陸,路邊地攤總是遭到城管取締。為了餬口謀生在街道擺攤的攤販,和維護市容負責取締攤販的城管,兩者彷佛水火不容的對立關係。近日中國大陸因新冠肺炎疫情降温,為重振民生,各地紛紛興起了「地攤經濟」,代表民間旺盛的自發性庶民經濟,但有地方政府卻仍保持不鼓勵的態度並嚴加取締。

其實攤販管理的問題在中國由來已久,古代甚至曾阻礙皇帝出巡。而打破坊市制度、實現住商混合而擁有空前城市經濟發展的宋代,又是如何管理城市,讓商業貿易不至於干擾民眾生活呢?

通過傳世畫作《清明上河圖》,現代人多少可以窺看宋代的繁榮。圖為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傳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橋上有各式雜亂無章的攤販。(台北故宮博物院網站)

擺地攤幾乎和人類的商業歷史一樣悠久,流動性高又來去自如的攤販,從很久以前就成為古代城市管理的重點對象。商業繁榮,吸引大量人潮,漫溢的人口自然就會侵街佔道,古代所謂的「侵街」,是指在街道上違規建造房舍、擺地攤。當民眾紛紛侵佔道路嚴重影響城市交通,歷朝歷代對此皆祭出重罰。

雖然唐宋兩代的城市生活有巨大的差異,不過唐代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則已相當成熟,也為宋代效仿。《唐律》規定:「距府十丈(唐制一丈約3米,十丈為30米)無市,商於舍外半丈,監市職治之」,意即進行商業活動至少要離官府30公尺以上,也不可離民宅太近,由監市負責督管。同時,《唐律》亦對佔道經營的店家有相當嚴厲的懲罰:「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捱打不代表完事,還要負責把街道恢復原狀。《宋刑統.侵巷街阡陌》也有相似的規定:「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並針對亂倒垃圾、影響環境衛生推出相關規範:「其有穿穴垣牆以出穢污之物於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無罪。主司不近與同罪」,把垃圾丟到街上,破壞公共衛生,不只當事人要受罰,連城管也要跟着捱打。

後人模仿所做宋代蘇漢臣的〈貨郎圖〉。(故宮博物院網站)

透過記載宋代社會生活的《東京夢華錄》以及知名畫作《清明上河圖》等傳世名作,今日的我們多少能夠想象當年宋代城市大街上店鋪林立的繁榮盛景,自然也注意到宋代街道上各式違規建築與攤販。為了保持城市的交通順暢,宋代皇帝們屢下詔書,對商家侵佔公共街道的現象進行管制,如開寶九年(976)宋太祖(927-976年)令:「宴從臣於會節園,還經通利坊,以道狹,撤侵街民舍益之」。這是由於趙匡胤在會節園宴請大臣後,經通利坊返回宮殿,由於該街道侵街現象嚴重,使皇家儀仗無法順利通行,讓趙匡胤勃然大怒,決定要整治市街亂象,拆除所有侵街建築。

為此,宋廷特地組織了類似今日城管的執法隊伍-街道司。《宋會要輯稿》載:「(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十二月二十九日,置街道司指揮兵士,以五百人為額」。街道司由500人組成,統一穿青衫,負責維持街市場秩序、街道衛生、疏導交通與管理侵街問題。在拆除沿路侵街的攤販與違章建築的同時,官府也考慮到天候對行人的影響,因此會在一些街道兩旁建「廊」,讓道路可以遮風擋雨雪,如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的「坊巷御街」就設有「廊」,但「廊」的設置最終還是方便了民眾擺攤與私搭亂建違章建築。

不只中央朝廷,地方官也相當重視侵街現象,且侵街佔道除了讓市容看起來非常雜亂外,也容易產生消防隱患。嘉佑四年(1059)「右諫議大夫周湛知襄州(今湖北省襄陽市)。襄人不善陶瓦,率為竹屋。歲久,侵據官道,檐廡相逼,故火數為害。湛至,度其所侵,悉毀撤之,自是無火患」,當周湛改善侵街情形後,該地火災的次數也降低許多。除了強制拆除外,宋廷也會採取經濟手段加以控制,如元豐二年(1079)朝廷開始徵收「侵街錢」、宋徽宗時期(1100-1126)則徵收「侵街房廊錢」。但朝廷向商家收錢的結果,如同一定程度地承認攤販們有權利在此擺攤、等於就地合法化,反不利街道司執法。

因城市經濟繁榮,宋代百姓生活相當豐富。圖為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清明上河圖》(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網站)

北宋以來所頒佈的城市管理措施,始終難以杜絕侵街現象,經常是蓋了又拆,拆了又蓋,同雜草般春風吹又生。這情況即使到了宋室南渡長江、京城從汴京遷到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官府仍不時採取強硬措施,拆除侵街民舍。宋孝宗(1127-1194年)於淳熙三年(1176)下詔:「臨安府都亭驛(臨安城東南門內)至嘉會門(臨安城南門)裡一帶居民,舊來侵佔官路,接造浮屋。近緣郊祀大禮拆去,旋復搭蓋。如應日前界至,且聽依舊,其今次侵展及官路大段窄狹去處,日下拆截。其餘似此侵佔去處,令本府相度,開具以聞」。這彷彿再現了宋太祖回宮時受阻的那一幕,連皇帝要離宮至郊區祭祀前,仍需清除街面上的侵街佔道,儀杖隊伍才得以順利通過市區。

從北宋到南宋,其侵街問題始終無法解決,即使朝廷祭出嚴厲的處罰(打七十大板、一律拆除違建),百姓依然故我地繼續侵街佔道,代表民眾有極大的現實需求,讓朝廷無法單純通過政策法令就能達到遏止效果。宋廷一味地推出各種侵街禁令,顯示出只圍堵、不疏通的政策根本無法有效維持街面的暢通與兼顧消防安全。倘若是宋代為政者能換一換思維,適時地順應商業發展而劃設「地攤經濟區」、集中管理,或許就能有效解決侵街問題。而今日的地攤經濟熱潮,除了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低迷蕭條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擺地攤也勾起了人們對城市生活的記憶。但與宋代情況相同,如何能同時兼顧商業貿易、衛生、消防安全與都市交通,或許才是政府積極有所作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