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甩教仔學】少年願由低做起,但父母阻止?

撰文:任建峰
出版:更新:

在墨爾本長大時,身邊的同學們一到十六歲,就有不少會開始做兼職。他們的工作大多是做超級市場收銀員或搬擺貨員、快餐店「一腳踢」等工作。他們做的工時不多,通常都只是每星期5-10小時,工資不高。當然,澳洲始終是較平等的社會,他們的低工資比起香港的低工資會好一點。

大家不要以為去做這些兼職的一定是來自家境困難的家庭。老實說,不少家境困難的青少年很可能在十六、七歲就不繼續上學,全職工作。他們會去做不同類型對學歷要求較低(但未必是收入低)的工作,為求幫保家計。相反,會去做上述兼職的不少都是來自中產家庭、有些更是家境富裕,當中不乏來自貴族名校的學生。

既然不是為了錢,為何他們還要出來做這些在香港會被不少人視為「低等」的工作?

在墨爾本長大時,身邊的同學們一到十六歲,就有不少會開始做兼職。(視覺中國)

  父母會鼓勵兒女去嘗試,因為他們想子女明白賺錢並不容易,由此學懂珍惜自己得到的一切。

  少年本身除了能賺點零用錢外,亦可以學到團隊精神,學到職業無分貴賤,甚至從做到一些較簡單的工作為自己找點自信心。

  商界、專業界僱主在聘請大學畢業生時都喜見一些在履歷表上說明在中學時做過上述工作的應徵者。僱主們認為,這些應徵者證明了他們不會嫌棄某些工作是太「低級」。他們亦證明了能兼顧工作與學業,表示他們的時間管理與承受壓力能力應該較高。他們更接受過大機構的訓練,處事理應較成熟。

父母會鼓勵兒女去嘗試,因為他們想子女明白賺錢並不容易(視覺中國)

在香港,上述的模式較難實踐。香港的全職基層員工工資甚低、要解僱他們亦比起澳洲的全職員工容易。所以香港僱主相對地對於找學生做低工資兼職的需求亦較低。不過,我有理由相信,香港家長的心態亦有一點影響。

為何我會這樣說?回流香港這十多年來,我們家中成員都分別遇過一些個案,當中牽涉一些從長期精神病或情緒病康復中、或一些因各種理由自信極低的少年。他們不時都會在社工、輔導員、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鼓勵下,通過身邊的親友或其他援助去找一些較簡單的工作。這些工作是為了讓他們逐漸重拾信心、逐步再全身投入社會,工種包括派傳單、交送訂閱報紙、去一些類似復康工場的地方做簡單工序、在食肆做一些基本收拾工作。

有關的少年通常都是願意嘗試的。他們明白如果連這些工作都不願或不敢做,要他們去做一開始就做一些較複雜的工作根本就無助他們重拾自信。但是,他們的父母就往往嫌棄這些工種太「低級」,不願讓少年嘗試。他們總是覺得,要他們兒女做「那些工作」是一件很失面子的東西。當然,父母們有這種想法都是被社會風氣影響的。譬如說,香港的大機構僱主就絕對未必會像澳洲的大機構僱主那樣,懂得欣賞一些曾在超級市場或快餐店工作的少年。

最終,我們遇過的這些少年大多都難以找到重拾信心的的契機。有些繼續被病魔纏繞。有些被父母推去做一些較複雜的工作後更被嚴重地「打沉」,回復自信的日子離他們越來越遠。雖然沒有人能保證他們如果先做較簡單的工作就一定會康復,但連嘗試一下都被父母阻止,就好像有點可惜。

由以上例子可見,無論他們個人是有自信或欠缺自信,香港的少年並不是像某些人那樣說,不願吃苦、不願嘗試、不願由低做起。使到他們最終不願或不敢去吃苦、嘗試、由低做起的,往往就是他們的父母,而這群父母亦是被香港社會的功利風氣影響的。這是香港少年的悲哀,亦是香港的悲哀。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或團體,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