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家長.博評】香港小孩的目標都很一致

撰文:吳俊熙
出版:更新:

一般港爸港媽,之所謂的望子成龍或贏在起跑線,不外乎是讓孩子考入最好的幼稚園、小學、中學,語文數理化滿分,游泳或跆拳,再加德語法語,同時修鋼琴或小提琴, 一年練習三首考試歌曲,文化修養不是重點,要訣是考取文憑有助升學,最終入讀醫科或是法律。如果孩子提出入音樂學院,家長連忙搖頭,因為華裔中只有一個朗郎、一個王羽佳,像兩人般進入殿堂級紐約倫敦的演奏廳,那是不切實際的空想。港爸港媽為的就是一張平穩的人生入場卷,往後十多二十年不用做藍領太辛苦,最好子女變成星球人、月球人,供車供樓,貢獻社會GDP。

孩子大學畢業,亦中了這名為conformity的毒,信奉四仔主義,車仔、屋仔、老婆仔、仔仔,首二十年的人生目標,不外乎是完成一個專業學位,整靚張CV,繼而四十歲退休,環遊世界,享受人生。

多麼謙卑的理想。

網上流傳的一張圖片,說明亞裔父母迫孩子學鋼琴小提琴,而當孩子想成為音樂家時,卻威脅與之斷絕關係。(網上圖片)

那麼沒有書緣又如何?

可有聽過稻船敬二?他是前日本神級遊戲設計師,Capcom的話事人,風靡全球的街頭霸王就是出自他手筆。稻船書唸得不好,可是繪得一手好畫,加上創意無限,又大概懂得玩遊戲者的心理,故設計了許多經典遊戲。離開Capcom後,他創立自己的公司,及後成功賣盤。很難想像稻船出生在香港這個單一化的城市會怎樣,要是他跟港爸港媽說,想成為遊戲設計師,他們會支持嗎?又應該怎樣支持?送他到大學唸創意媒體還是唸電腦遊戲開發高級文憑?

為了夢想,為什麼怕失敗?

飾演《權力遊戲》中侏儒Tyrion Lannister的Peter Dinklage,夢想成為演員,可是一直拒絕當童話故事中精靈一類的角色。到了二十九歲,他決定容許自己失敗,離開數據處理的工作,全身投入演藝事業。港爸港媽最大的問題,是只讓孩子走那條很狹窄他們眼中唯一的道路,然而,世界比起他們所想像更大更遠,而失敗不一定是他們所想像的可怕。如果孩子有夢想,連嘗試都沒有機會,那是很可惜的事。更何況在香港,有夢想的孩子,已經買少見少,因為夢想早已埋葬在考試中,而大家的目標都很一致,就是考入大學,最好是職業相關的科目,文學歷史哲學可免則免,畢業找份好工,沒有人希望成為下一個朗郎、王羽佳、Steve Jobs或Elon Musk。人生而要搵食,但吃飽了,卻餓死靈魂,那人與動物又有何分別?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