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甩教仔學】有了孩子,就更應該乘搭公共交通

撰文:任建峰
出版:更新:
是時候買車了!

這句話,我不時在剛剛有了孩子或將會有孩子的中產或中上階層香港父母口中聽到。他們不少都認為,如果有孩子,就一定需要一部私家車去代步。為何有這個需要?

有些人覺得這是疼愛孩子的指定動作,好讓他們能很舒適地由一個地方去到另一個地方,不需要行去搭車、不需要等車、不需要轉車,時間都會好用一點。

有些人覺得這是疼愛自己的指定動作,因為有了小孩後出街就要帶很多東西,如果有私家車就不需要那麼辛苦把東西四周拿着,放在車內運送就可以了。

有些人覺得香港空氣不好、公共交通及街上都細菌多,為了保護孩子,都是讓他們乘搭私家車較好。

有些人預計了孩子將來學業、補習、課外活動會很繁忙,所以需要一部車來帶他們周圍去,讓他們從一個補習去另一個課外活動之間在車上短睡、吃東西,有需要的話更可以聘請司機。

老婆與我就剛剛相反。我們在香港從來沒有私家車。不過,未有阿仔前,我們(其實應該說主要是我)都會因貪方便而不時乘搭的士。但有了阿仔之後,我們不單止沒有買車,我們連的士(包括後來的Uber)都少了乘搭。除了與老人家出去、或出街出到過了平時阿仔的睡覺時間後會較多乘搭的士或Uber,否則我們這八年來絕大多時候都是乘搭鐵路、巴士、小巴。

有些人覺得為小孩買車是一種疼愛的表現。(視覺中國)

我們起初決定這樣做時,阿仔還未懂性。我們當時只是想阿仔在成長過程中習慣一些較大眾化的生活方式。隨着阿仔長大,我們繼續大多數用公共交通時,發覺與阿仔一起搭車有不少好處。

搭公共交通可以讓他學責任心,因為他小時會見到我們一家人出去要為他拿不少日用品、小食等周圍去才行,到他大了一點後亦要自己帶着背囊拿水、八達通、出去停頓時看的書或玩的小遊戲。他更會因從小見到我們兩公婆為他拿那麼多東西才出去而懂得珍惜我們、珍惜出去的時光。 

搭公共交通能令阿仔學去習慣怎樣與其他人分享空間,更給他機會在他人讓座位給他或他與我們讓座位給長者、孕婦等時候學懂何謂禮讓。他亦可以在上車、落車過程中學習排隊、學習做個有公德心的人。

搭公共交通令阿仔領會,這個地球不是圍繞着他而轉的,要預充足時間行去搭車、等車、轉車。這個好處如果是去澳洲探親友時就更甚,因為在那裏的公共交通班次較疏。

搭公共交通逼使我們一家在去不同地方時不要過急,不要擺太多項目、活動在行程上,亦間接令我們難以好像「充軍」那樣推阿仔四周去課外補習或課程。

搭公共交通讓阿仔對自己是去什麼地方更有概念,因為他會留意着自己搭車時經過什麼站及每個站之間的四周環境。

搭公共交通給阿仔一個機會見到車上、車站乘客的人生百態,無論見到的是好事或壞事,都給我們一些例子去教仔。同時,在見到那麼多人時,阿仔有時亦可以(當然在我們看着、確保安全環境下)與某些途人(特別是公公、婆婆)聊天,給他提升與人溝通自信的機會。

乘坐公共交通讓他們從生活中學習與成長。(視覺中國)

搭公共交通讓我們在旅途中不太需要時常集中精神「睇路」,可以在路途中花多些時間與阿仔溝通及玩遊戲。

搭公共交通能讓阿仔在群眾中對環境的細菌建立抵抗力,更能為環保、減少空氣污染作貢獻(如果多些人放棄私家車就對空氣更好吧)。

搭公共交通令我們省了買車、養車的可觀金額,這些錢可以拿來與阿仔去旅行、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對於一些住在偏遠地區的人,我可以明白私家車的重要性。但香港絕大部分地方都有公共交通,真的需要為了孩子而要私家車嗎?為何不與孩子一起,透過公共交通讓他們從生活中學習與成長?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或團體,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