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PISA.博評】教學潮流返璞歸真 探究式學習不如老師教導?

撰文:麥嘉隆
出版:更新:

筆者早前發表《學童成績好的秘訣不是補習》一文,引述麥健時顧問公司(McKinsey & Co)利用《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PISA)的數據,分析五十多萬名 15 歲、大約等於香港中三至中四程度的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三個領域的能力,指出學生心態與信念(mindsets)是影響成績表現的決定性因素。

報告還揭示一項令全球教育官員相當迷惑的結果。話說近年各地教育專家都大力推動「探究式學習」(enquiry based learning)。意思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則擔當促進者(facilitator)的角色,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引導他們透過活動收集資料、解決問題、達到自學的效果,代替傳統老師傳授知識和給予正確答案的做法。在理想的情況下,這方法能提升學習興趣和令學生更深入牢固掌握知識。

香港的教育政策也跟從這趨勢,例如課程發展處《新任小學常識科教師導引(修訂)》中的〈常識科課程的更新與發展〉文件就開宗明義表明「探究式學習」是「學與教的主導原則」。

教育局文件開宗明義表明「探究式學習」是「學與教的主導原則」。(《新任小學常識科教師導引 (修訂)》文件擷圖)

可惜理論與現實有距離,麥健時的報告顯示,以老師作主導的教授方法(teacher directed methods)為主、少量「探究式學習」為輔助的混合教學法,最能培養 PISA 成績優秀的學生;相反,大量採用「探究式學習」的學生成績最差。

報告的結論是:學生需要透過教師教導,先掌握足夠的基礎知識後,「探究式學習」才能發揮效用。

麥健時的報告顯示,在歐盟國家,以老師作主導的教授方法為主、少量「探究式學習」為輔助的混合教學法,最能培養 PISA 成績優秀的學生。(mckinsey.com)

相信前線老師不會對研究結果感到意外。現在一般初中學生要修讀七至八科,每科內容都非常緊湊,學校要補課追趕課程進度的事情,常有發生。然而「探究式學習」的特性是學生主導,每一位學生的興趣、能力、學習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都不一樣,如果全面讓學生自由發展,極大機會有一批學生在數理邏輯方面很出色,但文科較弱;而另一批卻可以完全相反。在現有制度下,無論是 PISA、TSA 或文憑試,採用「探究式學習」的學生整體成績評分自然落後。

另一個現實,是老師除了要應付課程外,世界各地大有為的教育官員都愛趕潮流以示與時俱進。於是我們有「一生一體藝」、「廣泛閱讀計劃」、「學會學習」、「普教中」、「電子教學」,「STEM」、還有前衛的芬蘭式不分學科跨領域教學……近年更要承擔政治任務:「國民教育」、「正確認識基本法」、聽李飛爺爺演講、中史獨立成科等。老師和學生要兼顧的東西只有增加,從沒減少,如果未能大幅增加課堂時間或師生比例,推行「探究式學習」只會令學生成績倒退。

麥健時報告有如暮鼓晨鐘,再次提醒教育界和家長,造就好成績沒有秘密或捷徑,重點是在家培養學生正確的心態和信念,在校讓老師切切實實做好教學工作,學生在建立紮實的基礎知識後,再鼓勵探究、自學、創新、批判性思考等,才能水到渠成。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