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夫人國際親子台】每個香港媽媽的掙扎:請不請工人姐姐好?

撰文:Hello Bonnie
出版:更新:
本港的親子關係很多時亦涉及與姐姐之間的互動,要處理這段「三角關係」並不容易。別忘了我們與「姐姐」的互動,一點一滴,孩子也看在眼內,畢竟這是很埋身,也很實際的身教。
Hello Bonnie

原來我和沈爸爸的二人世界,自從女兒雪雪的到來,變成一村人的世界。而這條村,除了沈爸爸,其餘都是女性 (雪雪、我們的媽媽、陪月、外傭和我)。起初,沈爸爸差點崩潰不斷避走。還好,隨着女兒長大,這村人也逐步淡出和縮減。不過,我倆平日都需要工作,所以也得請外傭替我們在上班時間幫忙照顧女兒。

早前有一段疑似外傭掌摑BB 42巴的短片在媽媽谷瘋傳,影片中的「外傭」虐兒手法非常兇狠,令作為媽媽的我們不禁大呼心痛,當中更有不少感同身受的媽媽邊看邊哭。(及後證實「兇手來自哈薩克前首都阿拉木圖」而非外傭。)

感同身受,是因為這20年間(1986-2015),本地投入職場的女性增長率超過90%,而2015年在本港的外傭數字更超過34萬。外傭的出現,讓不少家庭能把處理日常家務及照顧家中長幼的工作,以相對低廉的工資「外判」,以便繼續在職場上拼搏,從以平衡/維持家庭成員增加後的生活水平。故日常與孩子在家相處的人,由媽媽轉變為「姐姐」。我,亦是其中一員。

請外傭是每個香港媽媽的掙扎

身為媽媽,面對請外傭,其實有不少掙扎。原先希望她能分擔家務,而非取代我們在家中的責任及角色,尤其在照顧小孩子方面,理應父母才是他們的榜樣。但實際上,我們每天與小朋友的相處時間是3小時,而外傭姐姐面對孩子則每日13小時。有時看到小朋友跟「姐姐」的感情比跟爸媽的還要好,看在媽媽眼中,應該很不是味兒吧!還記得當年有同事在孩子3歲時辭職,離職前她曾跟我剖白:

「每天努力工作,原本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但現在,卻像是為請另一個人去取代我作為孩子媽媽的角色,我實在受不了。」

要在這忙碌的城市,掌握到平衡點,着實非常困難。

以上的情況,是當我們遇到一個相對盡責及可信賴的外傭時才會出現,起碼她對孩子友善,故孩子才會親她。另一些媽媽朋友跟我大吐苦水,因為遇人不淑,家中成了職場以外的另一戰場,身心俱疲。其實,我們不妨嘗試以國際關係角度與大家一同看看外傭來港工作的原因,並反思我們除了提供薪金以外,還可以如何減少不愉快經歷。

每個工人姐姐,都有一個離鄉別井的故事。(資料圖片)

離鄉別井去支持香港人的家 值得多一點諒解

2015年,菲律賓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約為21,000披索,即大約3,200港元,與香港外傭最低工資4,310港元比較,來港工作似乎更為化算。正因如此,其實不少外傭都擁有大學學歷或特別技能,在家鄉工作都能獨當一面,只不過因家鄉的收入偏低,所以選擇離鄉別井來港工作,當中包括我家「姐姐」。她不單擁有大學學位,更在家鄉教小朋友英語,與她閒談時,才發現原來她當年專門教資優兒童,或許比我們教小朋友更要專業。年中也不時有新聞報道,發現原來某「姐姐」曾是菲律賓選美冠軍,還有來自印尼的 Helper 勇奪國際攝影比賽冠軍等等,這些故事如果發生在香港,她們足以成為收入可觀的「名人」呢。她們每天盡力了解你的生活所需時,如果我們能了解她們的背景,還有選擇離鄉別井背後的故事,有助我們對她們多一點諒解,多一份尊重。這些溝通能換來多點互信,否則在「日對夜對」時,發現更多問題。

文化差異,在跨國公司工作時總會遇上,更何況這將會是家中每日也相見的人。除了盡量尋找她們在他鄉的故事,也要清楚自己對姐姐的要求,並在僱用前讓見工者清楚知道這些要求,讓他們有心理準備,自行決定是否為你打工,以減少不必要的誤會。當然,如她們有前僱主,不妨嘗試了解他們的關係如何,讓我們更立體地認識這位家中新成員。

除了見識過不少令人激氣的「姐姐」,也見過不少令人摸不着頭腦的僱主。聽說有些人「用盡」外傭,在新加坡,很多外傭竟沒有每周假期。將心比己,自己一周辛勞工作,也是等TGIF,怎會不明白「姐姐」打工的感受。如何看Domestic Helper的角色──我們當她是伙伴?幫手?還是我們的工人?只是從小事上,就可見一斑。

如何對待姐姐 也是對孩子的教育

其中一例,一位外籍朋友的姐姐曾不幸發生意外,需要住院數天,剛巧遇上孩子學校假期,她決定把小朋友帶回公司陪伴她工作。孩子沒有半點怨言之餘,她也驚覺小朋友看着她工作,原來也能成為他們成長的一部分。而自己那幾天竟有更大動力做好工作,為兒子作個好榜樣。工人出院後,很快便恢復工作,同時亦很珍惜我這位朋友的照顧,良好賓主關係一直維持超過10年。

本港的親子關係很多時亦涉及與姐姐之間的互動,要處理這段「三角關係」並不容易。別忘了我們與「姐姐」的互動,一點一滴,孩子也看在眼內,畢竟這是很埋身,也很實際的身教。很多父母口說,不要因為有「姐姐」而縱容孩子,影響他們的自理能力。撫心自問,自己平日有沒有這份自覺及堅持?當姐姐在廚房煮飯的時候,我會選擇拿起吸塵機,與小孩子一同打掃屋;還是繼續窩在沙發看電視?食飽晚飯,我們是立即玩手機,還是幫忙收拾碗筷?

固然,我們可說,這是「姐姐」的工作;但作為父母,以身作則,其實也責無旁貸。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